送郭知章宰浮梁·其一

作者:彭汝砺 朝代:宋代

送郭知章宰浮梁·其一原文

万室喁喁望已深,临流不敢重分襟。

闾阎早觉春风到,岩谷遥思昼日临。

制御古非无至策,爱调人自有良心。

笑言已得公才敏,侧耳风前听好音。

诗词问答

问:送郭知章宰浮梁·其一的作者是谁?答:彭汝砺
问:送郭知章宰浮梁·其一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送郭知章宰浮梁·其一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彭汝砺的名句有哪些?答:彭汝砺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参考注释

喁喁

(1) 同“喁”

(2) 仰望期待

天下英雄,喁喁冀有所望

不敢

(1)

没有胆量,没有勇气做某事

他不敢拒绝妻子的要求

(2)

不要

有事同众人好好商量嘛,可不敢一说话就瞪眼

(3)

谦词,不敢当

贵姓?不敢当,姓盛。——周立波《山乡巨变》

分襟

犹离别,分袂。 唐 王勃 《春夜桑泉别王少府序》:“他乡握手,自伤关塞之春;异县分襟,竟切悽愴之路。” 元 萨都剌 《别高照庵》诗:“分襟在今日,握手又何年?” 明 无名氏 《玉环记·范张别皋》:“人生聚散如蓬转,莫为分襟苦掛牵。”《花月痕》第五十回:“这二人与 荷生 八载分襟,一朝捧袂,伤秋华之宿草,喜春镜之罗花,真个説不了别后心事。”

闾阎

(1).里巷内外的门。后多借指里巷。《史记·平準书》:“守閭阎者食粱肉,为吏者长子孙,居官者以为姓号。” 唐 白居易 《湖亭望水》诗:“岸没閭阎少,滩平船舫多。” 清 薛福成 《应诏陈言疏》:“以臣所见,閭阎十室九空,而百物昂贵,小民奔走拮据,艰於生计。”

(2).泛指民间。《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论》:“ 甘茂 起 下蔡 閭阎,显名诸侯,重彊 齐 楚 。”《梁书·处士传·何胤》:“顷者学业沦废,儒术将尽,閭阎搢绅,尠闻好事。”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五:“皆言衣食于官久,不愿为农,又皆习弓刀,一旦散之閭阎,必皆为盗贼。” 章炳麟 《驳建立孔教议》:“未尝普施閭阎,貤及謡俗。”

(3).借指平民。《史记·李斯列传论》:“ 李斯 以閭阎歷诸侯,入事 秦 。” 唐 刘禹锡 《同州谢上表》:“閭阎凋瘵,远近共知。” 孙中山 《军政府宣言》:“以卫国保种自任,战士不爱其命,闾阎不惜其力,则革命可成。”

春风

(1) 春天的风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2) 比喻和悦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长环境

岩谷

亦作“嵒谷”。犹山谷。《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土鬱之发,巖谷震惊。”《南齐书·杜京产传》:“谓宜释巾幽谷,结组登朝,则嵒谷含懽,薜萝起抃矣。” 唐 张乔 《题玄哲禅师影堂》诗:“巖谷藏虚塔,江湖散学人。” 清 吴伟业 《赠王鉴明五十》诗:“桓荣抱诗书,拾梠逃巖谷。” 谢觉哉 《访广西的笔记三则》:“ 龙胜 完全是山区,入境,车即行岩谷中。”

遥思

(1).思念处在远方的人或相隔已久的事。《楚辞·远游》:“步徙倚而遥思兮,怊惝怳而乖怀。” 汉 蔡邕 《述行赋》:“并日夜而遥思兮,宵不寐以极晨。”

(2).指对处在远方的人或相隔已久的事的思念。 晋 潘岳 《西征赋》:“俾万乘之盛尊,降遥思於征役。” 王西彦 《古屋》第二部一:“而在晚上,我看见的则是藉以寄托着我的遥思的,几颗远远的隐没无常的星星。”

昼日

白天

昼日则见鬼。——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制御

控制,防备。 宋 丁谓 《丁晋公谈录》:“居其上者制御小人,切不可失其机,乃贾害之速也。” 元 无名氏 《气英布》第三折:“人主制御梟将之术,如养鹰一般,饥则附人,饱则颺去。”《明史·外国传三·日本》:“但海寇出没无常,两地官弁不能通摄,制御为难。”

统治,控制。《史记·秦始皇本纪》:“凡所为贵有天下者,得肆意极欲,主重明法,下不敢为非,以制御海内矣。” 宋 苏洵 《御将》:“人君当观其才之大小而为之制御之术,以称其志。”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已而教皇以其权力,制御全 欧 ,使列国靡然受圈。”

至策

最好的计策;上策。《汉书·成帝纪》:“常侍 閎 ( 王閎 )前为大司农中丞,数奏 昌陵 不可成,侍中卫尉 长 ( 淳于长 )数白宜早止……公卿议者皆合 长 计。﹝ 长 ﹞首建至策, 閎 典主省大费,民以康寧。”

调人

(1). 周 官名。负责调解民众之间的争端。《周礼·地官·调人》:“调人掌司万民之难而谐和之。” 郑玄 注:“难,相与为仇讎。谐犹调也。” 孙诒让 正义:“古者不禁报讎,而有调和之令,此官主司察而治之。”

(2).称调解纠纷的人。 清 黄宗羲 《<庚戌集>自序》:“ 有明 一代之文,论之者有二:以谓其初沿 宋 元 之餘习,北地一变而始復於古;以谓 明 文盛於前,自北地至 王 李 而法始亡。其有为之调人者,则以为两派不妨并存。” 老舍 《茶馆》第一幕:“三五十口子打手,经调人东说西说,便都喝碗茶,吃碗烂肉面……就可以化干戈为玉帛了。”

(3).调弄人,戏弄人。 唐 张鷟 《游仙窟》:“梦中疑是实,觉后忽非真。诚知肠欲断,穷鬼故调人。”

良心

(1) 个人内心的是非感;对自己行为、意图或性格的好坏的认识;同时具有一种做好人好事的责任感,常被认为能引起对于做坏事的内疚和悔恨

(2) 对道德行为主要原则的先天知识

笑言

(1).谓又说又笑;边说边笑。《易·震》:“震来虩虩,笑言哑哑。” 唐 韩愈 《自袁州还京行次安陆先寄随州周员外》诗:“行行指 汉 东,暂喜笑言同。”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裴珙》:“ 珙 即大呼弟妹之名字,亦无应者,笑言自若。”

(2).笑话。《太平广记》卷一 * 引 隋 侯白 《启颜录》:“ 秦 优旃 善为笑言,然合於道。”

(3).笑容与言语。 宋 曾巩 《司封郎中孔君墓志铭》:“君气仁色温,寡笑言。”

公才

谓可与三公相当的才能。《三国志·魏志·崔琰传》:“ 琰 又名之曰:‘ 孙 ( 孙礼 )疏亮亢烈,刚简能断, 卢 ( 卢毓 )清警明理,百练不消,皆公才也。’” 唐 刘长卿 《哭陈歙州》诗:“儒行公才竟何在,独怜棠树一枝存。”参见“ 公才公望 ”。

侧耳

认真倾听的样子

侧耳而听

好音

(1).悦耳的声音。《诗·鲁颂·泮水》:“食我桑黮,怀我好音。” 汉 祢衡 《鹦鹉赋》:“采采丽容,咬咬好音。” 唐 杜甫 《蜀相》诗:“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鸝空好音。” 宋 王安石 《半山春晚即事》诗:“惟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

(2).也特指乐声。 清 李渔 《风筝误·嘱鹞》:“新诗为我逗琴心,更仗新诗索好音。”

(3).犹言好消息。《诗·桧风·匪风》:“谁将西归,怀之好音。” 晋 潘岳 《为贾谧作赠陆机》诗:“子其超矣,实慰我心。发言为诗,俟望好音。” 唐 杜牧 《为人题赠》诗之一:“的的新添恨,迢迢絶好音。”《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好兄弟,是必替我送送,倘有好音,必当重谢。” 叶圣陶 《城中·前途》:“不胜盼祷,跂望好音。”

喜爱音乐。《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寡人窃闻 赵王 好音,请奏瑟。” 汉 马融 《长笛赋》序:“ 融 既博览典雅,精核数术,又性好音,能鼓琴吹笛。”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