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友人

作者:贾岛 朝代:唐代

寄友人原文

同人半年别,一别寂来音。
赖有别时文,相思时一吟。
我常倦投迹,君亦知此衿。
笔砚且勿弃,苏张曾陆沉。
但存舌在口,当冀身遂心。
君看明月夜,松桂寒森森。

诗词问答

问:寄友人的作者是谁?答:贾岛
问:寄友人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寄友人是什么体裁?答:五古
问:贾岛的名句有哪些?答:贾岛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571-45

参考注释

同人

(1) 旧时称在同一单位工作的人或同行业的人。又作“同仁”

(2) 也称志同道合的人

告同人曰。——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时文

科举时代称应试的文章,特指八股文

粗粗地记得几篇时文

相思

互相思念,多指男女彼此思慕

投迹

见“ 投迹 ”。

亦作“ 投跡 ”。举步前往,投身。《庄子·天地》:“且若是,则其自为处危,其观臺多物,将往投迹者众。” 三国 魏 锺会 《檄蜀文》:“诚能深鉴成败,邈然高蹈,投跡 微子 之踪,措身 陈平 之轨,则福同古人,庆流来裔。”《新唐书·狄仁杰传》:“不循礼义,投迹犬羊,以图赊死,此君子所愧。”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三:“翰林非病叟所处,宠禄非庸夫所食,官谤可畏,幸而得请,投跡故山。”

笔砚

亦作“ 笔研 ”。1.笔和砚。泛指文具。《三国志·魏志·后妃传》“ 文昭甄皇后 ” 裴松之 注引 晋 王沉 《魏书》:“年九岁,喜书,视字輒识,数用诸兄笔砚。”《世说新语·方正》“ 夏侯玄 ” 刘孝标 注引 晋 孙盛 《魏氏春秋》:“ 正始 中,护军 曹爽 诛,徵为太常,内知不免,不交人事,不畜笔研。”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育子》:“至来岁生日,谓之‘周晬’,罗列盘琖於地,盛菓木、饮食、官誥、笔研、筭秤等,经卷鍼綫,应用之物。观其所先拈者,以为徵兆。”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王太仓上书事》:“时举朝失色,无敢与笔砚者。”

(2).指文墨书写之事。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杂艺》:“犹以书工,崎嶇碑碣之间,辛苦笔砚之役。”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李岳州》:“苦心笔砚二十餘年,偕计而试者,亦仅十年,心破魂断,以望斯举,今復无名,岂不终无成乎?” 宋 刘攽 《遣闷》诗之一:“若能全疗诗书癖,用底聊均笔砚劳。”

苏张

(1). 战国 时纵横家 苏秦 、 张仪 的并称。 汉 班固 《奕旨》:“割地取偿, 苏 张 之资。” 前蜀 贯休 《行路难》诗之三:“败他存此亦何功, 苏 张 终作多言鬼。” 梁启超 《瓜分危言》第二章第二节:“於此而犹谓 山东 为吾所有,虽有 苏 张 之舌,不能辩也。”

(2). 唐 名士 苏颋 与 张说 的并称。 唐 元稹 《代曲江老人百韵》:“ 李 杜 诗篇敌, 苏 张 笔力匀。”《新唐书·苏颋传》:“自 景龙 后,与 张説 以文章显,称望略等,故时号‘ 燕 许 大手笔’。”按, 苏颋 袭封 许国公 , 张说 封 燕国公 。

陆沉

(1) 陆地沉没

(2) 比喻国土沦丧,也比喻隐居

陆沉于俗

遂心

称心;合乎心愿,如心所欲

遂心如愿

月夜

有月光的夜晚。《魏书·李谐传》:“座有清谈之客,门交好事之车。或林嬉於月夜,或水宴於景斜。”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支诺皋中》:“花盛时,每月夜有小人五六,长尺餘,游於上。” 清 吴敏树 《新修吕仙亭记》:“至於为月夜泛舟之游,无风波卒然之恐,惟亭下可也。” 巴金 《灭亡》第九章:“她很爱月夜,每逢月夜总是睡得很迟。”

寒森森

形容寒气逼人

冰窖里寒森森的,不能久待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