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雪

作者:李世民 朝代:唐代

喜雪原文

碧昏朝合雾,丹卷暝韬霞。
结叶繁云色,凝琼遍雪华。
光楼皎若粉,映幕集疑沙。
泛柳飞飞絮,妆梅片片花。
照璧台圆月,飘珠箔穿露。
瑶洁短长阶,玉丛高下树。
映桐珪累白,萦峰莲抱素。
断续气将沉,徘徊岁云暮。
怀珍愧隐德,表瑞伫丰年。
蕊间飞禁苑,鹤处舞伊川。
傥咏幽兰曲,同欢黄竹篇。

诗词问答

问:喜雪的作者是谁?答:李世民
问:喜雪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李世民的名句有哪些?答:李世民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1_31

参考注释

昏朝

(1).犹朝夕。亦指短时间。 明 俞安期 《望潮》诗:“纷纷灵异变昏朝,阴火随波远自飘。” 清 洪昇 《长生殿·絮阁》:“爱清幽西閤,暂息昏朝。”

(2).指时光,光阴。《白雪遗音·南词·读书未就》:“我要去买卖经营学肩挑,到街坊,赚些钱合钞,将将就就与你度昏朝。”《再生缘》第二六回:“我给尔,好衣好食度昏朝。”

韬霞

掩盖霞光。谓失去彩色的光芒。

繁云

犹层云。 晋 张协 《杂诗》之四:“翳翳结繁云,森森散雨足。” 南朝 宋 谢灵运 《咏冬》:“繁云起重阴,迴飈流轻雪。”

雪华

见“ 雪花 ”。

飞絮

飘飞的像棉絮一般的柳树、芦苇等的种子

梅片

(1).梅花瓣。 宋 韩淲 《菩萨蛮·同仲明饮山隐》词:“梅片已飞香,海棠红试妆。”

(2).喻雪花。 宋 陈傅良 《再和林懿仲喜雪韵》:“柳绵著歌茵,梅片堕粧额。”

(3).茶名。《儒林外史》第四二回:“ 葛来官 叫那大脚三把螃蟹壳同菓碟都收了去,揩了桌子,拿出一把紫砂壶,烹了一壶梅片茶。”

璧台

《穆天子传》卷六:“天子乃为之臺,是曰重璧之臺。” 郭璞 注:“言臺状如垒璧。”后用“璧臺”形容华美的高台。 晋 王嘉 《拾遗记·魏》:“琼室之侈,璧臺之富,穷神工之奇妙,人力勤苦。” 唐 上官仪 《八咏应制》之一:“雪花飘玉輦,云光上璧臺。” 清 龚自珍 《乙酉十二月十九日得汉凤纽白玉印一枚喜极赋诗》:“ 夏后 苕华刻, 周王 重璧臺。”

圆月

(1).圆的月亮。 南朝 梁 江淹 《班婕妤》诗:“紈扇如圆月,出自机中素。” 唐 常建 《西山》诗:“圆月逗前浦,孤琴又摇曳。” 鲁迅 《呐喊·故乡》:“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2).中秋节亲人团聚,饮宴赏月,谓之“圆月”。《红楼梦》第七六回:“ 贾母 看时, 宝釵 姊妹二人不在坐内,知他家去圆月。”

(3).指团茶。 宋 秦观 《茶臼》诗:“呼奴碎圆月,搔首闻錚鏦。”

珠箔

即珠帘。《汉武故事》:“ 武帝 起神室,以白珠织为箔。” 唐 李白 《陌上赠美人》诗:“美人一笑褰珠箔,遥指红楼是妾家。” 宋 刘秉 《七夕》诗:“珠箔风轻月似钩,还将锦绣结高楼。” 明 夏完淳 《怨晓月赋》:“美人二八兮捲珠箔,明月三五兮流华阁。” 清 汪懋麟 《东风第一枝》词:“喜六街高揭金幡,万户低垂珠箔。”参见“ 珠帘 ”。

短长

(1) 缺点和长处

(2) 事情的是非和人的好坏

(3) 意料不到的变故

(4) 物品的短与长

(5) 人的个子的矮或高

玉丛

指竹林。 唐 陈陶 《竹》诗之十一:“ 玄圃 千春闭玉丛,湛阳一祖碧云空。”

高下

指高低、优劣(用于比较双方的水平)

两个人的技术不分高下

桐珪

亦作“ 桐圭 ”。《史记·晋世家》:“ 成王 与 叔虞 戏,削桐叶为珪以与 叔虞 曰:‘以此封若。’……於是遂封 叔虞 於 唐 。”后以“桐珪”指帝王封拜的符信。 唐 王勃 《乾元殿颂》序:“桐圭作瑞,凤毛曜丹穴之英;茅壤分维,麟距冠元丘之俊。”圭,一本作“ 珪 ”。 唐 许孟容 《享文恭太子庙乐章》:“桐珪早贵,象輅追设。”

抱素

保持淳朴的本质。《汉书·礼乐志》:“易乱除邪,革正异俗,兆民反本,抱素怀朴。” 宋 沉作喆 《寓简》卷九:“ 唐 李嗣真 论 右军 书……《逍遥篇》、《孤鴈赋》,跡远趣高,有拔俗抱素之像。”

断续

时而中断,时而继续

他一手扶着犁把,断续地吆喝着牲口

徘徊

(1) 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他在街上徘徊

(2) 比喻犹豫不决

三纳之而未克,徘徊容与,追者益近。——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3) 危险常顾

经常在崩溃的边缘徘徊

怀珍

犹怀才。 汉 蔡邕 《陈太丘碑》:“於皇先生,袌寳怀珍。” 明 唐顺之 《罗君八十寿序》:“怀珍抱器之士又安得不贵於古而贱於今也歟。”

隐德

(1).施德于人而不为人所知,谓之“隐德”。《晋书·王湛传》:“初有隐德,人莫能知,兄弟宗族皆以为痴,其父 昶 独异焉。” 唐 韩愈 《进顺宗皇帝实录表状》:“ 顺宗皇帝 以上圣之姿,早处储副,晨昏进见,必有所陈,二十餘年,未尝懈倦,阴功隐德,利及四海。” 宋 叶适 《朝散鲍公墓志铭》:“ 梁公 铭所谓‘有隐德,东南士人器重之’者, 梁公 , 元祐 名臣也。” 清 戴名世 《先世遗事记》:“余家世孝弟力田,至 南居 府君尤多隐德,乡里称为长者。”

(2).立志。 宋 王禹偁 《殿中丞赠户部员外郎孙府君墓志铭》:“高祖 简 ,徙居于 蔡 ,曾祖 中 ,祖 真 ,皆隐德不仕。” 元 无名氏 《醉写赤壁赋》第二折:“祖讳 德新 ,父讳 古 ,皆隐德不仕。”

丰年

丰硕的年景;丰收之年

瑞雪兆丰年

禁苑

(1).帝王的园林。《史记·平準书》:“是时禁苑有白鹿而少府多银锡。”《文选·班固<西都赋>》:“西郊则有上囿禁苑,林麓藪泽陂池,连乎 蜀 汉 ,繚以周墻,四百餘里,离宫别馆,三十六所,神池灵沼,往往而在。” 李善 注:“上囿禁苑,即林苑也。” 唐 卢贞 《和白尚书赋永丰柳》序:“ 永丰坊 西南角有垂柳一株……近有詔旨取两枝植於禁苑。” 明 梅鼎祚 《玉合记·标目》:“ 柳夫人 章臺 名擅, 韩君平 禁苑诗传。” 清 黄宗羲 《陈伯美七十寿序》:“内侍引入禁苑,徧观 玉堂 、 神明 、 渐臺 、 太液 之胜。”

(2).指宫廷。 清 周亮工 《题汪湛若临摹<黄素黄庭>后》:“真跡将归禁苑时, 湛若汪子 操舴艋穷数百里,毕旬日之力追寻临摹,不尽不止。”

(3).指宫廷文学侍从官署。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五:“自此禁苑闕人,上谓少年轻薄,不足为馆阁重。”

伊川

(1).古地名。指 伊水 所流经的 伊河 流域。《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辛有 适 伊川 ,见被髮而祭於野者。” 杜预 注:“ 伊川 , 周 地。 伊 ,水也。” 杨伯峻 注:“ 伊川 , 伊河 所经之地,当今 河南省 嵩县 及 伊川县 境。”参见“ 伊水 ”。

(2). 宋 程颐 的别号。参见“ 伊川先生 ”。

幽兰

(1).兰花。《楚辞·离骚》:“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可佩。” 前蜀 韦庄 《上春词》:“幽兰报暖紫芽折,夭花愁艷蝶飞迴。” 陈毅 《冬夜杂咏·幽兰》:“幽兰在山谷,本自无人识。”

(2).古琴曲名。 战国 楚 宋玉 《讽赋》:“臣援琴而鼓之,为《幽兰》、《白雪》之曲。” 南朝 宋 谢惠连 《雪赋》:“《曹风》以 * 比色, 楚 謡以《幽兰》儷曲。” 唐 白居易 《听幽兰》诗:“琴中古曲是《幽兰》,为我慇懃更弄看。”

同欢

共同欢乐。亦指共相欢乐之人。 汉 蔡邕 《上始加元服与群臣上寿表》:“臣妾万国,遐邇大小,一心同欢,同喜逸豫,式歌且舞。” 南朝 宋 吴迈远 《长相思》诗:“ 虞卿 弃相印,担簦为同欢。” 唐 李颀 《圣善阁送裴迪入京》诗:“清吟可愈疾,携手暂同欢。” 唐 朱湾 《咏柏板》:“既能亲掌握,愿得接同欢。”

黄竹

(1).指竹。亦指毛竹。 唐 白居易 《忆洛中所居》诗:“厌緑栽黄竹,嫌红种白莲。” 五代 齐己 《江居寄关中知己》诗:“旧栽花地添黄竹,新陷盆池换白莲。” 黄朝天 《乌江架桥》:“又马上命令步兵与工兵一起去砍黄竹。”

(2).《穆天子传》卷五载, 周穆王 往 苹泽 打猎,“日中大寒,北风雨雪,有冻人,天子作诗三章以哀民”,首句为“我徂 黄竹 ”。本为传说中的地名。后即用指 周穆王 所作诗名。其诗亦为后人伪托。 南朝 宋 谢惠连 《雪赋》:“ 岐昌 发咏於来思, 姬满 申歌於《黄竹》。” 唐 李商隐 《瑶池》诗:“ 瑶池 阿母 綺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清 吴伟业 《读史有感》诗之二:“ 重璧臺 前八骏蹄,歌残《黄竹》日轮西。”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