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六月十七日)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雨(六月十七日)原文

晴适旬朝度,雨欣三寸宜。

不徐还弗疾,允渥亦覃滋。

千涧玉声落,万林珠点垂。

晚来晴正好,润濯夕阳姿。

诗词问答

问:雨(六月十七日)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雨(六月十七日)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雨(六月十七日)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御制诗馀集卷十九

2. 六月十七日

参考注释

三寸

指舌。《艺文类聚》卷十七引 晋 张韩 《不用舌论》:“ 留侯 不得已而掉三寸,亦反初服而效神仙。” 南朝 梁简文帝 《舌赋》:“夫三端所贵,三寸著名。故微言传乎往记,妙説表乎丹青。”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搆衅》:“他自负半世英豪,那见得一腔奇抱。烂斑三寸人前掉,电光闪烁皆倾倒。”

玉声

(1).佩玉相击的声音。用以节步。《礼记·玉藻》:“既服,习容观玉声。” 孔颖达 疏:“既服,著朝服已竟也,服竟而私习仪容,又观容听己珮鸣,使玉声与行步相中适。”《宋书·乐志二》:“多士盈九位,俯仰观玉声。”《文献通考·乐十》:“故燕乐有大箜篌、小箜篌。音逐手起,曲随弦成,盖若鹤鸣之嘹唳,玉声之清越。”

(2).引申为美妙的声音。 唐 杜牧 《闺情代作》诗:“月照石泉金点冷,凤酣簫管玉声微。”

(3).对他人言语的敬称。《战国策·楚策二》:“王身出玉声,许万乘之强 齐 ;而不与,负不义於天下。” 汉 袁康 《越绝书·内传陈成恒》:“今大夫不辱而身见之,又出玉声以教孤,孤赖先人之赐,敢不奉教乎?”

(4).敬称他人的诗文。 唐 令孤楚 《奉和仆射相公酬忠武李相公见寄之作》:“初瞻綺色连霞色,又听金声继玉声。”

晚来

傍晚;入夜。 唐 杜甫 《题郑县亭子》诗:“更欲题诗满青竹,晚来幽独恐伤神。” 郭沫若 《芭蕉花》:“白日里家务忙,到晚来背着弟弟在菜油灯下洗尿布的光景,我在小时还亲眼见过,我至今也还记得。”

正好

(1) 恰好

我想派人去叫你们,你们正好来了

(2) 不多不少,没有零头的

正好用十秒钟赶上了公共汽车

夕阳

傍晚的太阳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登乐游原》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