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华宫用甘泉韵

作者:王渐逵 朝代:明代

天华宫用甘泉韵原文

蓬莱古仙阁,天华闻妙香。

两涧流石髓,一歃充饥肠。

我爱轩辕生,卜筑山之阳。

时主不能致,浩然天一方。

至今御园柑,犹复栖鸾皇。

昔我往从之,铁桥亘且长。

朝宴夜乐洞,夕宿金沙庄。

烟霞驻羲望,倒景怜清光。

安得谢世人,山中日相忘。

诗词问答

问:天华宫用甘泉韵的作者是谁?答:王渐逵
问:天华宫用甘泉韵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王渐逵的名句有哪些?答:王渐逵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阳韵

2. 天华宫乃轩辕生所建。

参考注释

蓬莱

又称“蓬壶”。神话中渤海里仙人居住的三座神山之一(另两座为“方丈”、“瀛洲”)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

仙阁

(1).仙人的楼阁。亦借称道观或宫殿。 南朝 宋 孝武帝 《游覆舟山诗》:“逢皋列神苑,遭坛树仙阁。” 唐 刘允济 《明堂赋》:“望仙阁之秀出,瞻月观之宏峙。”

(2). 唐 代称尚书省。 唐 沉佺期 《酬苏员外味道夏晚寓直省中见赠》诗:“并命登仙阁,分曹直礼闈。”

(3).特指 蓬莱阁 。在今 山东省 蓬莱县 北的 丹崖山 巅。下临大海,殿阁巍峨,重檐八角,绕以回廊。始建于 北宋 嘉祐 间, 明 代扩建, 清 代重修。历代文人学士多雅集于此。“仙阁凌空”为 蓬莱 十大胜景之一,因称 蓬莱阁 为“仙阁”。 宋 协周 《半空蜃气结楼台》:“夜色灯空,为渔家海贾带来了不少福音,也为凌空仙阁增加了不少神韵。” 宋 协周 《半空蜃气结楼台》:“诗人由身在仙阁而想到仙家,把神话传说中日出的地方,刻划得色彩斑烂,美妙异常。”

天华

见“ 天花 ”。

妙香

(1).佛教谓殊妙的香气。《楞严经》卷五:“见诸比丘烧沉水香,香气寂然来入鼻中……尘气倐灭,妙香密圆。” 唐 杜甫 《大云寺赞公房》诗之三:“灯影照无睡,心清闻妙香。” 清 魏源 《天台纪游》诗之六:“妙香浮虑静,鐘梵梦魂寂。”

(2).特指美妙的花香。 宋 陈师道 《次韵苏公竹间亭小酌》:“鸟语带餘寒,竹风回妙香。”

流石

山谷中被水冲下的石头

从流石蛇行。——《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充饥

吃东西解饿

他带了几个烧饼,预备在路上充饥

轩辕

(1).传说中的古代帝王 黄帝 的名字。传说姓 公孙 ,居于 轩辕之丘 ,故名曰 轩辕 。曾战胜 炎帝 于 阪泉 ,战胜 蚩尤 于 涿鹿 ,诸侯尊为天子。后人以之为 中华 民族的始祖。《楚辞·远游》:“ 轩辕 不可攀援兮,吾将从 王乔 而娱戏!”《史记·五帝本纪》:“ 黄帝 者, 少典 之子,姓 公孙 ,名曰 轩辕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史传》:“ 轩辕 之世,史有 仓頡 ,主文之职,其来久矣。” 明 王世贞 《登岱》诗:“ 轩辕皇帝 有高臺,鞭石千秋輦道开。”

(2).借指中华民族。 鲁迅 《集外集拾遗·<自题小像>诗》:“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 轩辕 。”

(3).指车輈。《战国策·赵策二》:“前有轩辕,后有长庭,美人巧笑,卒有 秦 患而不与其忧。”《史记·苏秦列传》:“前有楼闕轩辕,后有长姣美人。”《说文·车部》“輈,辕也” 清 朱骏声 通训:“大车左右两木直而平者谓之辕;小车居中一木曲而上者谓之輈,故亦曰轩辕,谓其穹隆而高也。”

(4).星座名。在星宿北。共十七星,蜿蜒如龙,故称。其第十四星为一等大星,因在五帝座之旁,故为女主象。后多借指皇后。《史记·天官书》:“权,轩辕。轩辕,黄龙体。前大星,女主象;旁小星,御者后宫属。” 张守节 正义:“轩辕十七星,在七星北。黄龙之体,主雷雨之神,后宫之象也……二十四变,皆轩辕主之。其大星,女主也;次北一星,夫人也;次北一星,妃也;其次诸星皆次妃之属。” 清 钱谦益 《皇后册文》:“上应张星,主太庙明堂之位;下临角亢,叶后宫 轩辕 之占。”

(5).运行。 清 龚自珍 《尊隐》:“夫日胎於溟涬,浴於东海,徘徊於华林,轩辕於高閎,照耀人之新沐濯。”

(6).传说中的国名。 汉 张衡 《思玄赋》:“超 轩辕 於 西海 兮,跨 汪氏 之龙鱼,此国之千岁兮,曾焉足以娱余。”

(7).复姓。 唐 有 轩辕集 。见《全唐文》卷九二八。

卜筑

择地建筑住宅,即定居之意。《梁书·外士传·刘訏》:“﹝ 刘訏 ﹞曾与族兄 刘歊 听讲於 钟山 诸寺,因共卜筑 宋熙寺 东涧,有终焉之志。” 唐 孟浩然 《冬至后过吴张二子檀溪别业》诗:“卜筑依自然, 檀溪 不更穿。”《明史·唐顺之传》:“﹝ 唐顺之 ﹞卜筑 阳羡山 中,读书十餘年。” 清 赵翼 《华峒》诗:“他年拟抽簪,卜筑於此寄。”

时主

当代的君主。 汉 刘向 《续列女传·张汤之母》:“君子谓 张汤 母能克己感悟时主。”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一:“自 秦 汉 以还,时主能享国多歷年所者,独 汉武帝 在位五十四载。” 清 唐孙华 《闻毁明逆阉魏忠贤墓》诗:“时主问蛙鸣,奸阉任鴟张。”

不能

(1)

不可能;不能够

又北向,不能得日。——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不能理解

不能生育

不能实现

(2)

〈方〉∶不允许,不可以

不能不谈到

不能接受

不能相提并论

(3)

〈方〉∶不至于

浩然

(1).水盛大貌。《法苑珠林》卷八二引 南朝 齐 王琰 《冥祥记》:“时积雨大水, 懿 前望浩然,不知何处为浅,可得揭躡。”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一》:“崖头之南,江流浩然自放。” 鲁迅 《坟·科学史教篇》:“洪波浩然,精神亦以振,国民风气,因而一新。”

(2).广大壮阔貌。《管子·内业》:“精存自生,其外安荣,内藏以为泉原。浩然和平,以为气渊。”《淮南子·要略》:“诚通其志,浩然可以大观矣。” 唐 李白 《日出入行》:“囊括大块,浩然与溟涬同科。” 明 方孝孺 《题<郑叔致字辞>后》:“发之为文章,则浩然而无涯。” 鲁迅 《故事新编·理水》:“吾尝登 帕米尔 之原,天风浩然,梅花开矣,白云飞矣。”

(3).正大豪迈貌。 晋 陶潜 《扇上画赞》:“至於 於陵 ,养气浩然。” 元 张可久 《金字经·偕王公实寻梅》曲:“浩然英雄气,塞乎天地间。”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三:“﹝ 赵忠节 ﹞有侠丈夫风,呼卢纵饮,意气浩然。”参见“ 浩然之气 ”。

(4).不可阻遏、无所留恋貌。《孟子·公孙丑下》:“夫出昼,而王不予追也,予然后浩然有归志。” 朱熹 集注:“浩然,如水之流不可止也。” 唐 温庭筠 《送人东游》诗:“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 清 徐士鸾 《宋艳·丛杂》:“ 杨蟠 宅在 钱塘湖 上,晚罢 永嘉郡 浩然挂冠。” 朱自清 《“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再到 南美洲 去看那茫茫的大沙漠……到 南沙群岛 去看那郁郁的大森林--于是浩然归国。”

天一

(1).谓与天合而为一。《庄子·大宗师》:“安排而去化,乃入於寥天一。” 郭象 注:“安於推移而与化俱去,故乃入於寂寥而与天为一也。”

(2).星名。《史记·天官书》:“前列直斗口三星,随北端兑,若见若不,曰阴德,或曰天一。” 张守节 正义:“天一一星,疆閶闔外,天帝之神,主战鬭,知人吉凶。明而有光,则阴阳和,万物成,人主吉;不然,反是。”《晋书·天文志上》:“天一星在紫宫门右星南,天帝之神也,主战鬭,知人吉凶者也。”

(3).神名。《史记·封禅书》:“其后人有上书,言‘古者天子三年壹用太牢祠神三一: 天一 、 地一 、 太一 ’。” 司马贞 索隐引 宋均 曰:“ 天一 、 太一 , 北极神 之别名。”

(4).太岁的别名。《广雅·释天》:“天一……太岁也。”参阅 清 王引之 《经义述闻·太岁考上》“论太岁之名有六名异而实同”。

至今

(1) 直至此刻

至今杳无音信

(2) 直到今天

御园

即御苑。 唐 李绅 《忆春日曲江后许至芙蓉园》诗:“春风上苑开桃李,詔许看花入御园。” 清 厉鹗 《东城杂记·富景园》:“ 武林 城东曰 东园 者, 宋 御园也。”参见“ 御苑 ”。

鸾皇

亦作“ 鸞凰 ”。1.鸾与凤。皆瑞鸟名。常用以比喻贤士淑女。《楚辞·离骚》:“鸞皇为余先戒兮,雷师告余以未具。” 王逸 注:“鸞皇,俊鸟也。皇,雌凤也。以喻仁智之士。” 唐 韩愈 《苦寒》诗:“鸞皇苟不存,尔固不在占。” 明 无名氏 《鸣凤记·驿里相逢》:“老夫人,你平日呵,本是个天上鸞凰,今日受此大难呵,反做了风中尘垢。” 徐嘉 《论诗绝句》之十六:“ 彭城 二老啸鸞凰,一闋勤王泪满觴。”

(2).鸾凰配对。比喻夫妻或情侣。 元 荆干臣 《醉花阴·闺情》套曲:“分鶯燕,拆鸞凰,总是离人苦断肠。” 明 高濂 《玉簪记·回观》:“因此上收入在云房,今日呵,那知道为你结鸞凰。” 清 李渔 《比目鱼·发端》:“ 刘旦 生来饶艷质, 谭生 一见钟情极,默订鸞凰人不识。”

铁桥

(1).用钢铁等建造的桥,多为通火车之用。

(2).指 广东省 增城县 东 罗浮山 中的石梁,望之如桥,因称。 唐 曹唐 《送羽人王锡归罗浮》诗:“石磴倚天行带月, 铁桥 通海入无尘。” 宋 苏轼 《游罗浮山示儿子过》诗:“ 铁桥 石柱 连空横,杖藜欲趁飞猱轻。”自注:“山有 铁桥 、 石柱 ,人罕至者。” 清 林则徐 《中秋饮沙角炮台眺月》诗:“ 铁桥 石柱 我未到, 黄湾 胥口 先句留。”参阅 明 陈琏 《罗浮山志·洞天福地》。

(3).地名。在 云南省 中甸县 境。 唐 置铁桥,跨 金沙江 ,以通 吐蕃 。 吐蕃 于此置 铁桥城 ,为 吐蕃 十六城之一。《旧唐书·德宗纪下》:“﹝ 贞元 十年﹞ 南詔 异牟寻 攻收 吐蕃 铁桥 已东城垒一十六,擒其王五人,降其民众十万口。”

朝宴

见“ 朝宴 ”。

亦作“ 朝讌 ”。朝廷的宴会。《三国志·魏志·明帝纪》“生而 太祖 爱之,常令在左右” 裴松之 注引 晋 王沉 《魏书》:“帝生数岁而有岐嶷之姿, 武帝 异之……每朝宴会同,与侍中近臣并列帷幄。”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 柏梁 展朝讌之诗, 金堤 製恤民之咏。”《南史·王泰传》:“每预朝宴,刻烛赋诗,文不加点,帝深赏叹。”

金沙

(1).含有金子的沙砾。《文选·左思<蜀都赋>》:“金沙银砾,符采彪炳,暉丽灼烁。” 刘逵 注:“ 永昌 有水,出金,如糠在沙中。” 唐 杜甫 《陪王使君晦日泛江就黄家亭子》诗之二:“有径金沙软,无人碧草芳。” 清 马建忠 《适可斋记言·富民说》:“盖南、北 天山 金沙最富,淘者甚众,记不絶书。”

(2).井名。 唐 李商隐 《昭郡》诗:“绳烂 金沙井 ,松乾乳洞梯。” 冯浩 笺注:“《方舆胜览》:‘ 金沙井 在 平乐府 治东。’《平乐县志》:‘在 塘背庵 内。 唐 李义山 所咏也。近为僧填,不可復问。’”

(3).泉名。《元史·世祖纪七》:“赐 湖州 长兴县 金沙泉 名为 瑞应泉 。 金沙泉 不常出, 唐 时用此水造紫笋茶进贡。”

(4).借指泉水。 宋 苏轼 《佛日山荣长老方丈》诗之三:“东麓云根露角牙,细泉幽咽走金沙。” 清 许承钦 《由来鹤桥登楼观趵突泉》诗:“槛外金沙玉蕊繁,谁开眼界任澜翻。”

(5).见“ 金沙罗 ”。

(6).见“ 金砂 ”。

(7).见“ 金沙江 ”。

烟霞

烟雾和云霞,也指“山水胜景”

倒景

见“ 倒影 ”。

清光

(1).清美的风彩。多喻帝王的容颜。《汉书·晁错传》:“今执事之臣皆天下之选已,然莫能望陛下清光,譬之犹五帝之佐也。” 颜师古 注引 晋灼 曰:“今之臣不能望见陛下之光景所及。” 唐 李白 《赠郭季鹰》诗:“盛德无我位,清光独映君。” 宋 范仲淹 《除枢密副使召赴阙陈让第二状》:“窃念臣等,自临边鄙,久阻闕廷,入对清光,人臣所愿。” 明 陈与郊 《昭君出塞》:“空庭春暮矣,惊传詔,奉清光,疑错报,幸 平阳 。”

(2).清亮的光辉。多指月光、灯光之类。 南朝 齐 谢朓 《侍宴华光殿曲水》诗:“欢飫终日,清光欲暮。” 唐 崔备 《奉陪武相公西亭夜宴陆郎中》诗:“剪烛清光发,添香煖气来。” 明 刘基 《雪中》诗之二:“移床漫向明牎下,图得清光好照书。” 巴金 《家》十九:“漫天的清光洗着他们的脸。”

谢世

逝世

中日

隔日。《仪礼·聘礼》:“士中日则二双。” 郑玄 注:“中,犹间也。”

相忘

彼此忘却。《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於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宋 苏轼 《送穆越州》诗:“江海相忘十五年,羡君松柏蔚苍颜。” 白采 《被摈弃者》:“我宝宝一天一天的烦聒我,同伴都像与我相忘了。”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