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鱼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饲鱼原文

洿池宽数顷,漭沆育众鳞。

曾无网罟施,孳息日以纷。

春风桃李花,秋月兰芷濒。

双下鹭不窥,群泳人堪亲。

譬彼武陵源,鸡犬皆天民。

我来坐石矶,匪为羡垂纶。

鱼亦识其然,喁唼争张唇。

点波投饭𩟒,不分鲕与鲲。

既饱洋洋去,烟水阔无垠。

从知虽弃物,适用皆为仁。

狗彘食人食,大戒古所云。

苾刍施伊蒲,随喜鲂鲤群。

所戒我不为,所喜讵有欣。

偶作饲鱼诗,如如眄澄沦。

诗词问答

问:饲鱼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饲鱼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六部 出处:御制诗初集卷二十六

参考注释

洿池

水塘。《孟子·梁惠王上》:“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宋书·符瑞志中》:“麒麟者,仁兽也……不食不义,不饮洿池,不入坑穽,不行罗网。” 清  查慎行 《闸口观罾鱼者》诗:“吾闻王政虽无泽梁禁,鯤鮞尚有洿池游。”

漭沆

水广大貌。《文选·张衡<西京赋>》:“顾临 太液 ,沧池漭沆。” 薛综 注:“漭沆犹洸潒,亦宽大也。” 唐  韦元旦 《兴庆池侍宴应制》诗:“沧池漭沆帝城边,殊胜 昆明 凿 汉 年。” 明  陈与郊 《昭君出塞》:“和亲定讲,此日天孙降。向银河蚤填漭沆。”

网罟

(1).捕鱼及捕鸟兽的工具。《管子·势》:“兽厌走而有伏网罟。” 唐  杜甫 《五盘》诗:“地僻无网罟,水清反多鱼。”《镜花缘》第八九回:“道姑道:‘剧怜编网罟,始克奉盘匜。’” 王西彦 《鱼鬼》:“捉鱼的伙伴先后来到了,大家携带着网罟和鱼篓,坐在柳荫下,指点着纹圈的增添。”

(2).指法网。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七十:“苟非婴网罟,何必万里畿。” 宋  苏辙 《送柳子玉》诗:“坐令不羈士,举足遭网罟。”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佟觭角》:“倘为逻役所获,重罹网罟,再思悻免,詎可得乎?”

息日

休息日。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五:“﹝ 江 南人﹞九月九日,不用作事,咸以为息日也。”

春风

(1) 春天的风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2) 比喻和悦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长环境

桃李

桃花和李花;比喻栽培的后辈和所教的门生;喻人的青春年少;喻争荣斗艳、品格低下的小人庸人

秋月

(1).秋夜的月亮。 晋  陶潜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诗:“叩栧新秋月,临流别友生。” 唐  杜甫 《十七夜对月》诗:“秋月仍圆夜,江村独老身。” 清  陆圻 《与歌者陈郎》诗:“玉管谩吹秋月白,红牙曾对綺筵新。” 殷夫 《放脚时代的足印》诗:“秋月的深夜,没有虫声搅破寂寞,便悲哀也难和我亲近。”

(2).秋季。《魏书·长孙嵩传》:“比及秋月,徐乃乘之,则 裕 首可不战而悬。”《南齐书·州郡志上》:“土甚平旷,刺史每以秋月多出 海陵 观涛,与 京口 对岸, 江 之壮阔处也。”

兰芷

兰草与白芷。皆香草。《楚辞·离骚》:“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 王逸 注:“言兰芷之草,变易其体而不復香。”《史记·日者列传》:“兰芷芎藭弃於广野,蒿萧成林,使君子退而不显众,公等是也。” 唐  沉佺期 《别侍御严凝》诗:“静言芟枳棘,慎勿伤兰芷。” 宋  柳永 《如鱼水》词之一:“乍雨过,兰芷汀洲,望中依约 瀟湘 。”

武陵源

(1). 晋  陶潜 《桃花源记》载: 晋  太元 中, 武陵 渔人误入 桃花源 ,见其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男女老少怡然自乐。村人自称先世避 秦 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遂与外界隔绝。后渔人复寻其处,“迷不復得”。后以“武陵源”借指避世隐居的地方。 唐  宋之问 《宿清远峡山寺》诗:“寥寥隔尘事,何异 武陵源 。” 唐  李白 《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诗:“功成拂衣去,归入 武陵源 。” 宋  王安石 《即事》诗之七:“归来向人説,疑是 武陵源 。”亦作“ 武陵滩 ”、“ 武陵川 ”。 唐  汪遵 《东海》诗:“同作危时避 秦 客,此行何似 武陵滩 。” 唐  皇甫冉 《酬包评事壁画山水见寄》诗:“寒侵 赤城 顶,日照 武陵川 ;若览名山誌,仍闻《招隐》篇。” 明  唐顺之 《广德道中》诗:“倘遇 秦 人应不识,只疑误入 武陵川 。”

(2).亦作“ 武陵溪 ”。 东汉  刘晨 、 阮肇 入 天台山 迷不得返,饥食桃果,寻水得大溪,溪边遇仙女,并获款留。及出,已历七世,复往,不知何所。后成文人经常援引的典故。见《太平御览》卷四一引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 唐  王之涣 《惆怅词》之十:“ 晨  肇 重来路已迷,碧桃花谢 武陵溪 。” 元  无名氏 《货郎旦》第三折:“多管为残花几片,悮 刘晨 迷入 武陵源 。” 元  曾瑞 《留鞋记》第一折:“有缘千里能相会, 刘晨 曾入 武陵溪 。”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寻梦》:“为甚呵, 玉真 重遡 武陵源 ?也则为水点花飞在眼前。”

天民

(1).指贤者。因其明乎天理,适乎天性,故称。《庄子·庚桑楚》:“人之所舍,谓之天民;天之所助,谓之天子。”《孟子·尽心上》:“有天民者,达可行於天下而后行之者也。” 宋  陈师道 《理究》:“贤而在下谓之天民,贤而在上谓之天吏。” 明  方孝孺 《林泉读书斋铭》:“匪学奚知,匪行奚臻,主敬立诚,卓为天民。”

(2).指人民;普通人。《礼记·王制》:“少而无父者谓之孤,老而无子者谓之独,老而无妻者谓之矜,老而无夫者谓之寡,此四者天民之穷而无告者也。”《墨子·非攻下》:“夫取天之人,以攻天邑,此刺杀天民。” 清  魏源 《长沙秋怀》诗之四:“我本赤子一,天民天自育。”

石矶

水边突出的巨大岩石。 唐  张旭 《桃花溪》诗:“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磯西畔问渔船。” 唐  韩愈 《送区册序》:“与之翳嘉林,坐石磯,投竿而渔,陶然以乐,若能遗外声利而不厌乎贫贱也。”《红楼梦》第八一回:“ 寳玉 道:‘我是要做 姜太公 的。’便走下石磯,坐在池边钓起来。” 清  沉复 《浮生六记·闲情记趣》:“如 云林 石法,巉巖凹凸,若临江石磯状。”

垂纶

(1).垂钓。 三国  魏  嵇康 《兄秀才公穆入军赠诗》之十五:“流磻平皋,垂纶长川。”《南史·王彧传》:“ 文帝 尝与羣臣临 天泉池 ,帝垂纶良久不获。” 明  刘基 《题秋江独钓图》诗:“秋风江上垂纶客,知是 严陵 是 太公 ?” 苏曼殊 《与刘半农书》:“不慧比来胸膈时时作痛,神经纷乱,只好垂纶湖畔。”

(2).传说 吕尚 ( 姜太公 )未出仕时曾隐居 渭 滨垂钓,后常以“垂纶”指隐居或退隐。 晋  葛洪 《抱朴子·嘉遯》:“盖禄厚者责重,爵尊者神劳。故 漆园 垂纶而不顾卿相之贵, 柏成 操耜而不屑诸侯之高。” 北周  庾信 《拟咏怀》诗之二:“赭衣居 傅巖 ,垂纶在 渭川 。” 唐  李颀 《送乔琳》诗:“汀洲芳杜色,劝尔暂垂纶。” 王闿运 《上征赋》:“任治乱之迭运兮,岂妨余之垂纶。”

(3).借指隐士。 唐  杜甫 《奉寄章十侍御》诗:“朝覲从容问幽仄,勿云 江  汉 有垂纶。”

(4).指钓鱼的用具。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十五章:“余乃负杖出门,随步所之,遇渔翁,相与闲话,迄翁收拾垂纶,余亦转身归去。”

其然

(1).犹言如此。《论语·宪问》:“子曰:‘其然,岂其然乎?’”《后汉书·党锢传序》:“若 范滂 、 张俭 之徒,清心忌恶,终陷党议,不其然乎?”《周书·王杰王勇等传论》:“ 耿豪 、 王勇 ,不其然乎。”

(2).必如此。《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申丰 ﹞对曰:‘其然,将具敝车而行。’” 杜预 注:“其然,犹必尔。”

争张

争竞,夸张。 金  王若虚 《文辨三》:“ 欧阳 《昼锦堂记》,大体固佳;然辞困而气短,颇有争张粧饰之态。” 金  王若虚 《滹南诗话》卷上:“ 乐天 之诗……至长韵大篇,动数百千言,而顺适愜当,句句如一,无争张牵强之态。”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