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米元章书迹拓本

作者:董史 朝代:宋代

题米元章书迹拓本原文

书家宝晋殆犹龙,妙用通神五指中。

墨海波澜无定势,玄云夭矫欲随空。

格高韵胜存人品,脚阔头空笑俗工。

建绍圣人精鉴赏,夺真移在玉屏风。

诗词问答

问:题米元章书迹拓本的作者是谁?答:董史
问:题米元章书迹拓本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题米元章书迹拓本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东韵

2. 《皇宋书录》卷中

参考注释

家宝

(1).家中值得世传的珍宝。 南朝 宋 颜延之 《吊张茂度书》:“足下门教敦至,兼实家宝,一旦丧失,何可为怀?” 唐 白居易 《为段相谢手诏及金刀状》:“詔赐累加,惭惶交集;宠来天上,感动人间。且金藴其坚,奉之而永贞王度;刀宣其利,操之而远耀天威。岂唯佩作身荣,实可藏为家宝。” 宋 何薳 《春渚纪闻·苏浩然断金碎玉》:“余与其孙 之南 字 仲容 ,游其家,所藏不过数笏,而余於 李汉臣 丈得半笏,持视 仲容 云:‘真家宝也。’”

(2).指于家中珍藏。 宋 苏轼 《铁拄杖诗序》:“ 柳真龄 字 安期 , 闽 人也。家宝一铁拄杖,如榔栗木,牙节宛转天成,中空有簧,行輒微响。”

犹龙

(1).谓道之高深奇妙,如龙之变化不可测。语出《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孔子 去,谓弟子曰:‘……至於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 老子 ,其犹龙邪!’” 唐 黄滔 《省试王者之道如龙首赋》:“王者以御彼万国,居于九重。既体天而立制,遂如首以犹龙。” 宋 陆游 《读<老子传>》诗:“但説 周公 曾入梦,寧於 老子 叹犹龙。”

(2).指 老子 。 宋 周密 《齐东野语·三教图赞》:“ 理宗 朝有待詔 马远 画《三教图》:黄面老子则跏趺中坐, 犹龙翁 儼立於傍,吾夫子乃作礼於前。” 清 王夫之 《连珠》之二:“材有让乎 犹龙 ,道有超乎维宝。” 王毓岱 《乙卯自述》诗:“覆鹿忘前梦, 犹龙 悟守雌。”

(3).称有道之士。 清 徐振芳 《海陵寄李子微》诗:“犹龙久矣逃尘世,牵犊公然饮上流。”

妙用

奇妙的作用或用处

妙用无穷

通神

通于神灵。形容本领极大、才能非凡。 汉 王延寿 《鲁灵光殿赋》:“非夫通神之俊才,谁能剋成乎此勋。” 唐 李商隐 《王昭君》诗:“ 毛延寿 画欲通神,忍为黄金不顾人。” 清 张德彝 《随使法国记·马赛波尔多纪事》:“因 郎柏尔 病愈……深赞 惕庵 之能,察脉通神,为今日之 和缓 。”

五指

(1).五个手指。《荀子·劝学》:“若挈裘领,詘五指而顿之,顺者不可胜数也。”《左传·宣公四年》“子公食指动” 唐 孔颖达 疏:“然则手之五指之名,曰巨指(拇指)、食指、将指(中指)、无名指、小指也。”《水浒传》第三二回:“ 武行者 听了,跳起身来,叉开五指望店主人脸上只一掌。”

(2).五个脚指。《素问·厥论》:“寒厥之为寒也,必从五指而上於膝者,何也?”

海波

硫代硫酸钠,在摄影上作定影剂用

定势

固定的心理活动的趋势

心理定势

玄云

(1).黑云,浓云。《楚辞·九歌·大司命》:“广开兮天门,纷吾乘兮玄云。” 三国 魏 曹植 《愁霖赋》:“瞻玄云之晻晻兮,听长空之淋淋。” 唐 杜甫 《久雨期王将军不至》诗:“数看黄雾乱玄云,时听严风折乔木。” 鲁迅 《无题》诗之一:“故乡黯黯锁玄云,遥夜迢迢隔上春。”

(2).古指冬官。 北周 庾信 《同州刺史尒绵永神道碑》:“夏官司武,待白露而治兵;冬官考工,记玄云而授职。” 倪璠 注:“ 服虔 曰:‘ 黄帝 以云名官,春官为青云氏,夏官为縉云氏,秋官为白云氏,冬官为黑云氏,中官为黄云氏。’冬官黑云,故云玄云矣。”

(3).指墨。 宋 苏轼 《和范子功月石砚屏》诗:“紫潭出玄云,翳我潭中星。” 王十朋 集注引 赵次公 曰:“紫潭言砚,玄云言墨也。” 金 元好问 《赋泽人郭唐臣所藏山谷洮石研》诗:“玄云肤寸天下徧,壁水直上文星高。”

(4).比喻黑发。 明 郑若庸 《玉玦记·截发》:“我帛束玄云,知难再结。”

(5). 汉 铙歌名。列为吹鼓曲,用于战阵之事。《晋书·乐志下》:“ 汉 时有《短簫鐃歌》之乐,其曲有……《玄云》《黄爵行》《钓竿》等曲,列於鼓吹,多序战阵之事。” 唐 陈子昂 《登泽州城北楼宴》诗:“且歌《玄云》曲,御酒舞薰风。”

夭矫

形容姿态的伸展屈曲而有气势

抚凌波而凫跃,吸翠霞而夭矫。——郭璞《江赋》

船头龙夭娇。——白居易《和微之春日投简阳明洞天》

韵胜

犹高雅。 明 宋濂 《同虚山房记》:“ 若霖 ( 傅若霖 )恬淡而好读书,皦皦霞外,诚韵胜之士也。”

人品

(1) 人的品质

人品很好

(2) 模样

圣人

(1) 德高望重、有大智、已达到人类最高最完美境界的人,有时也专指孔子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唐· 韩愈《师说》

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韩非子·五蠹》

(2) 封建时代对君主的尊称

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精鉴

见“ 精鑑 ”。

亦作“ 精鉴 ”。明于鉴别。亦指高明的识别力。 唐 韩愈 《与凤翔邢尚书书》:“欲求士之贤愚,在於精鉴博采之而已。” 五代 齐己 《爱吟》:“传写会逢精鉴者,也应知是咏閒情。”《宋史·儒林传四·吕祖谦》:“尝读 陆九渊 文喜之,而未识其人,考试礼部,得一卷,曰:‘此必 江西 小陆 之文也。’揭示,果 九渊 ,人服其精鑑。” 王先谦 《与缪荃孙书》:“ 石州 文除 祁 赵 两碑志外,无可入选,足徵精鉴。”

玉屏风

(1).玉制或玉饰的屏风。小型的用作摆设,供观赏。《南史·王僧虔传》:“ 文惠太子 镇 雍州 ,有盗发古冢者,相传云是 楚王 冢,大获寳物:玉履、玉屏风、竹简书、青丝纶。” 唐 郑遂初 《别离怨》诗:“尘生锦步障,花遶玉屏风。”

(2).即肉屏风。古时豪门显贵以美人排列作为屏障,故称。《 * 词话》第五五回:“但见……左右玉屏风,一个个 夷光 、 红拂 。”参阅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卷十四“肉屏风”。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