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诗

作者:萧衍 朝代:南北朝

七夕诗原文

白露月下团。
秋风枝上鲜。
瑶台含碧雾。
罗幕生紫烟。
妙会非绮节。
佳期乃凉年。
玉壶承夜急。
兰膏依晓煎。
昔悲汉难越。
今伤河易。
怨咽双断念。
凄悼两情悬。

诗词问答

问:七夕诗的作者是谁?答:萧衍
问:七夕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南北朝
问:萧衍的名句有哪些?答:萧衍名句大全

萧衍七夕诗书法欣赏

萧衍七夕诗书法作品欣赏
七夕诗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白露

节气名,每年九月上旬交节

月下

(1).月光之下。 南朝 梁武帝 《七夕》诗:“白露月下团,秋风枝上鲜。” 前蜀 韦庄 《捣练篇》:“临风縹緲叠秋雪,月下丁冬擣寒玉。” 宋 文同 《莲赋》:“张翠帷於月下兮,列綵仗於烟际。” 元 刘因 《采石图》诗:“平生曾有 金陵 梦,似记扁舟月下归。” 清 阮大鋮 《燕子笺·双逅》:“闪得我月下星前,独自孤单。”

(2).指月下老人。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媒合》:“月下传言,多蒙作伐,堂前醮酒,权作主婚。”参见“ 月下老人 ”。

秋风

秋天的风

瑶台

(1).美玉砌的楼台。亦泛指雕饰华丽的楼台。《楚辞·离骚》:“望瑶臺之偃蹇兮,见 有娥 之佚女。” 游国恩 纂义引 徐焕龙 曰:“瑶臺,砌玉为臺。”《淮南子·本经训》:“晚世之时,帝有 桀 紂 ,为琁室瑶臺,象廊玉牀。”《旧唐书·后妃传上·太宗贤妃徐氏》:“是以卑宫菲食,圣主之所安;金屋瑶臺,骄主之为丽。” 明 李梦阳 《去妇词》:“瑶臺筑就犹嫌恶,金屋装成不论钱。”

(2).指传说中的神仙居处。 晋 王嘉 《拾遗记·昆仑山》:“傍有瑶臺十二,各广千步,皆五色玉为臺基。” 明 贾仲名 《金安寿》第四折:“你如今上丹霄、赴絳闕、步瑶臺。比红尘中别是一重境界。”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牛相奉旨招婿》:“小娘子是瑶臺 閬苑 神仙, 蔡状元 是 天禄 石渠 贵客。”

(3).积雪的楼台。 南朝 宋 谢惠连 《雪赞》:“气徧霜繁,年丰雪积……权陋瑶臺,暂践盈尺。” 唐 许浑 《看雪》诗:“客醉瑶臺曙,兵防玉塞寒。” 宋 柳永 《望远行》词:“长空降瑞,寒风翦,淅淅瑶花初下……须信幽兰歌断,彤云收尽,别有瑶臺琼榭。”

(4).玉镜台。妆台的美称。 唐 刘禹锡 《伤往赋》:“寳瑟僵兮弦柱絶,瑶臺倾兮镜匳空。” 明 汤显祖 《南柯记·御饯》:“冠裳俊雅,正瑶臺镜里,凤妆浓乍。”

碧雾

青色的云雾。 唐 高宗 《过温汤》诗:“暖溜惊湍驶,寒空碧雾轻。” 宋 陆游 《月夕》诗:“出门碧雾合,九陌无人行。” 明 高明 《琵琶记·激怒当朝》:“目断青鸞瞻碧雾,情深红叶看金沟。”

罗幕

丝罗帐幕。《文选·陆机<君子有所思行>》:“邃宇列綺窻,兰室接罗幕。” 张铣 注:“罗幕即罗帐。” 唐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宋 晏殊 《蝶恋花》词:“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紫烟

见“ 紫烟 ”。

亦作“ 紫烟 ”。1.紫色瑞云。 晋 郭璞 《游仙诗》之三:“ 赤松 临上游,驾鸿乘紫烟。”《梁书·皇后传·高祖丁贵嫔》:“贵嬪生於 樊城 ,有神光之异,紫烟满室,故以‘光’为名。” 宋 范仲淹 《上汉谣》:“冉冉去红尘,飘飘凌紫烟。” 清 钮琇 《觚賸续编·樾巢近体》:“书成招手呼青鸟,歌罢翻身上紫烟。”

(2).山谷中的紫色烟雾。 南朝 梁武帝 《游锺山大爱敬寺》诗:“长途弘翠微,香楼间紫烟。” 唐 李白 《望庐山瀑布水》诗之二:“日照 香炉 生紫烟,遥看瀑布掛前川。” 宋 刘弇 《宿长山寺》诗:“破暝紫烟生,写谷清樾好。”

会非

应当不是。《南史·齐竟陵王子良传》:“寻完者为用,既不兼两,回復迁贸,会非委积。”

绮节

七夕之别称。 南朝 梁武帝 《七夕》诗:“妙会非綺节,佳期乃良年。” 明 夏完淳 《秋怀》诗之五:“佳期非綺节,妙会乃凉夕。”《渊鉴类函·岁时·七月七日》:“綺节,是夕乃罗织之节也。”参见“ 七夕 ”。

佳期

(1) 婚期

(2) 情人约会的日期、时间

玉壶

(1) 玉制的壶

(2) 计时器,即宫漏

一片冰心在玉壶。——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兰膏

(1).古代用泽兰子炼制的油脂。可以点灯。《楚辞·招魂》:“兰膏明烛,华容备些。” 王逸 注:“兰膏,以兰香炼膏也。” 晋 张华 《杂诗》:“朱火青无光,兰膏坐自凝。” 唐 刘长卿 《杂咏上礼部李侍郎·寒釭》:“恋君秋夜永,无使兰膏薄。”

(2).一种润发香油。 唐 浩虚舟 《陶母截发赋》:“象櫛重理,兰膏旧濡。” 唐 温庭筠 《张静婉采莲曲》:“兰膏坠髮红玉春,燕釵拖颈抛盘云。” 明 无心子 《金雀记·合雀》:“合将令女配时髦,从教与你共处幽闺,同事兰膏。”

怨咽

哀伤呜咽。 南朝 宋 鲍照 《绍古辞》之七:“怨咽对风景,闷瞀守闺闥。” 唐 白居易 《听竹枝赠李侍御》诗:“ 巴 童 巫 女竹枝歌,懊恼何人怨咽多。” 后蜀 顾敻 《荷叶杯》词:“夜久歌声怨咽,残月。”

断念

打消念头;不再指望

他一切都断念了

凄悼

悲悼。《宋书·刘穆之传》:“故侍中、司徒 南昌侯 刘穆之 ,深谋远猷,肇基王跡……感事怀人,实深悽悼。” 唐 无名氏 《补江总白猿传》:“忽若有物惊悟者,即已失妻矣……既逾月,忽於百里之外丛篠上,得其妻绣履一隻,虽浸雨濡,犹可辨识。 紇 尤悽悼。”

两情

(1).指双方的心思、责任心。《晋书·贺循传》:“今不明部分,使所在百姓与军家杂其徼备,两情俱堕,莫适任负,故所以徒有备名而不能为益者也。”

(2).指双方的感情、情意。 唐 权德舆 《古离别》:“鸡鸣东方曙,夙驾临通逵。欲出强移步,欲留难致辞。两情不得已,念此留何为。” 宋 秦观 《鹊桥仙》词:“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警世通言·金明池吴清逢爱爱》:“那小员外与女儿两情厮投,好説得着。”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