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中游观之地清风楼为第一前此诸公有诗似觉

作者:王炎 朝代:宋代

原文

山屏四面碧相重,苕霅无声泻玉虹。
万户连甍皆在下,一楼飞栋独当中。
不容半点浮尘到,但觉无边爽气通。
安得翛然辞物役,披襟终日挹清风。

诗词问答

问:《郡中游观之地清风楼为第一前此诸公有诗似觉》的作者是谁?答:王炎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王炎的名句有哪些?答:王炎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山屏

形如屏风的山崖。 南唐 韩熙载 《漂水无相寺》诗:“ 无相 景幽远,山屏四面开。” 宋 邓忠臣 《诗呈同院》:“山屏当户列,瀑布入溪流。” 元 周伯琦 《纪行》诗:“夹岸山屏展,穿沙水带縈。” 黄裳 《新婚夫妇》:“天更暗了,对岸的山屏和眼前的树木都成了一片黑。”

四面

东、南、西、北四个方面,泛指周围

四面受敌

相重

互相敬重。 郭沫若 《雄鸡集·团结、工作、批评》:“现在是文人艺人相重,团结在一起,真正和兄弟姊妹骨肉手足一样。”

苕霅

苕溪 、 霅溪 二水的并称。在今 浙江省 湖州市 境内。是 唐 代 张志和 隐居之地。《新唐书·隐逸传·张志和》:“愿为浮家泛宅,往来 苕 霅 间。” 明 陈子龙 《吴兴道中》诗:“鸣榔涉杪秋, 苕 霅 何淹薄。”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五:“聊存科名盛事,兼为 苕 霅 美谈也。”

无声

没有一点声音

无声无息

玉虹

(1).白虹。 宋 苏轼 《郁孤台》诗:“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

(2).诗词中常以喻象虹一样的事物。喻明洁的瀑布或流水。 唐 李贺 《北中寒》诗:“争瀯海水飞凌喧,山瀑无声玉虹悬。” 宋 杨万里 《和昌英叔雪中春酌》:“ 南谿 春寒强似冬, 南谿 春水走玉虹。” 宋 陆游 《故山》诗:“落涧泉奔舞玉虹,护丹松老卧苍龙。”

(3).喻石拱桥。 宋 苏轼 《何公桥》诗:“疏为玉虹,隐为金堤。” 宋 吴文英 《十二郎·垂虹桥》词:“酹酒苍茫,倚歌平远,亭上玉虹腰冷。”

(4).喻带状的光。 宋 杨万里 《正月二十四夜小楼看灯》诗:“光射瑠璃贯水晶,玉虹垂地照天明。”

(5).喻宝剑。 明 潘纬 《发佩剑送方生趋幕府》诗:“ 延津 双玉虹,神物合雌雄。”

万户

(1).一万户。《史记·高祖本纪》:“诸将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亦指万人。 宋 陈师道 《赠魏衍》诗之二:“寧须万户权轻重,不待千篇一已多。”

(2).万家;万室。万,极言其多。 汉 班固 《西都赋》:“张千门而立万户,顺阴阳以开闔。” 唐 李白 《子夜吴歌》之三:“ 长安 一片月,万户擣衣声。”

(3).官名。 金 初设置, 元 代相沿,为世袭官职。万户为“万夫之长”,总领于中央的枢密院;驻于各路者,则分属于行省。设万户府以统领千户所,诸路万户府各设达鲁花赤一员,万户一员。又有海道运粮万户府,设官与诸路万户府同。参阅《元史·百官志七》。

连甍

(1).形容房屋连延成片。甍,屋脊。 晋 左思 《蜀都赋》:“比屋连甍,千廡万室。” 唐太宗 《帝京篇》之一:“连甍遥接汉,飞阁迥凌虚。” 清 顾禄 《桐桥倚棹录·市廛》:“亦杰阁连甍,与 山景园 、 三山馆 鼎峙矣。”

(2).指千家万户。《旧唐书·昭宗纪》:“ 全忠 令 长安 居人按籍迁居,彻屋木,自 渭 浮 河 而下,连甍号哭,月餘不息。”《旧五代史·汉书·张允传》:“自诛 史弘肇 后,京城士庶,连甍恐悚。”

在下

称呼自己的谦词

在下姓许名宣

飞栋

高耸的屋梁。 三国 魏 曹植 《赠徐干》诗:“春鳩鸣飞栋,流猋激櫺轩。” 南朝 梁 陆倕 《石阙铭》:“形耸飞栋,势超浮柱。”

独当

(1).独自迎击;单独抵御。《北史·隋纪上·文帝》:“﹝皇考﹞尝从 周文 狩於 龙门 ,皇考独当一兽,左挟其腰,右拔其舌, 周文 壮之。” 明 唐顺之 《咨总督都御史胡》:“本司恐 青州 兵不成独当,贴以鸟銃手四十名。”

(2).单独承当;独任。《旧唐书·归登传》:“ 执易 草疏成,示 登 ; 登 愕然曰:‘愿寄一名。雷电之下,安忍足下独当?’自是同列切諫。”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诗文十一·汤胤绩》:“﹝ 胤绩 ﹞每自言:士不脱颖而出,何见其才?使某独当边方一面,必有可观。”参见“ 独当一面 ”。

不容

(1)

不许;不让

不容置疑(不容许有什么怀疑)

(2)

不容许存在;不接纳(为世所不客)

半点

形容数量少

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来不得半点虚夸。——《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一星半点儿

浮尘

(1).空中飞扬或物面附着的灰尘。 宋 林逋 《寺居》诗:“不压浮尘拟何了,片心难舍此缘中。” 宋 苏辙 《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之十六:“浮尘扫欲尽,火枣行当成。” 峻青 《黎明的河边·马石山上》:“他们的身上,落着一层黄色的浮尘。”

(2).见“ 浮尘子 ”。

无边

没有边际

无边界框

翛然

无拘无束貌;超脱貌。《庄子·大宗师》:“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而已矣。” 成玄英 疏:“翛然,无係貌也。” 前蜀 韦庄 《赠峨嵋李处士》诗:“如今世乱独翛然,天外鸿飞招不得。” 明 归有光 《南云翁生圹志》:“翁为人有风致,可谓翛然于生死之际,则予之所谓命者,又不足为翁道也。” 冰心 《寄小读者》十一:“有时夜半醒来,万籁俱绝,皓月中天,翛然四顾,觉得心中一片空灵。”

迅疾貌。 宋 司马光 《馆宿遇雨怀诸同舍》诗:“佳雨濯烦暑,翛然生晓凉。”

物役

《荀子·正名》:“故嚮万物之美而盛忧,兼万物之利而盛害……夫是之谓以己为物役矣。” 杨倞 注:“己为物之役使。”后谓为外界事物所役使为“物役”。《文选·谢瞻<答灵运>诗》:“独夜无物役,寝者亦云寧。” 张铣 注:“无物役,谓无事役己也。” 唐 羊士谔 《九月十日郡楼独酌》诗:“掾史当授衣,郡中稀物役。” 清 曹寅 《真州西轩行药念俊三病》诗:“物役穷年咀草木,归怀并日接宾僚。”

披襟

(1).敝开衣襟。多喻舒畅心怀。 战国 楚 宋玉 《风赋》:“有风颯然而至,王廼披襟而当之曰:‘快哉此风!’” 宋 张景星 《秋日白鹭亭》诗:“开樽屏丝竹,披襟向萧籟。” 清 杜岕 《张大育头陀抱琴来同孟新听弹》诗:“一曲《涂山操》,披襟此日过。”

(2).指衣衫破烂,把衣襟拖挂下来。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四章二:“那些壮丁们在每一个人身上穿着一件卫生衣……大框小洞,带片披襟,甚至有的一边袖筒短了一截。”

(3).亦作“ 披衿 ”。犹披心。谓推诚相与。《晋书·周顗传》:“ 伯仁 总角於东宫相遇,一面披襟,便许之三事,何图不幸自貽王法。”《艺文类聚》卷五五引 南朝 梁 王僧孺 《<临海伏府君集>序》:“与君道合神遇,投分披衿。” 唐 杜甫 《奉赠卢五丈参谋琚》诗:“入幕知 孙楚 ,披襟得 郑侨 。” 清 陈盟 《与亲友话旧》诗:“所愿故乡归有路,披襟重话再生欢。”

终日

从早到晚

终日忙忙碌碌

终日而思。——《荀子·劝学》

清风

清凉的风

清风徐来

清风明月

诗文赏析


【原题】:
郡中游观之地清风楼为第一前此诸公有诗似觉摹写未尽辄成唐律一篇约魏倅同赋不拘和韵可也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