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安斋放鹤再叠避暑山庄放鹤亭韵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原文

壬午创放鹤,自此每推挍。

静宜例避暑,业已从其好。

御园亦蓄鹤,隔林偶闻叫。

剪羽常怀苦,充腹且谋乐。

意虽不肯住,焉能巢父掉。

因命概放之,往事胥堪效。

既无絷体虞,仍有清音报。

林监乃窃叹,官粟何由调。

胎仙饱与饥,彼固弗能告。

是谓免禽食,而实减人稻。

鹤安信鹤安,大遂凌霞操。

诗词问答

问:《鹤安斋放鹤再叠避暑山庄放鹤亭韵》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八部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三十八

2. 去岁驻香山静宜园曾视避暑山庄例放鹤并叠旧韵作诗纪事

参考注释

避暑

(1) 到凉爽的地方度过炎热的暑期

(2) 避免中暑

业已

业经;已经

准备工作业已完成

御园

即御苑。 唐 李绅 《忆春日曲江后许至芙蓉园》诗:“春风上苑开桃李,詔许看花入御园。” 清 厉鹗 《东城杂记·富景园》:“ 武林 城东曰 东园 者, 宋 御园也。”参见“ 御苑 ”。

常怀

固定不变的归向。《书·太甲》:“民罔常怀,怀于有仁。” 孔 传:“民所归无常,以仁政为常。”《新唐书·张文瓘传》:“夫制治於未乱,保邦於未危。人罔常怀,怀於有仁。”

充腹

充肠。《战国策·燕策一》:“人之飢所以不食乌喙者,以为虽偷充腹,而与死同患也。”《尉缭子·治本》:“非五穀无以充腹,非丝麻无以葢形。” 唐 冯贽 《云仙杂记》卷六:“ 陶渊明 日用铜鉢煮粥,为二食具,遇发火,则再拜曰:‘非有是火,何以充腹。’” 明 刘基 《养志斋记》:“所以适口充腹者,无不有矣。”

不肯

——用于否定式助动词表示拒绝

他不听劝告,不肯在他的船上装一台辅助引擎

巢父

传说为 尧 时的隐士。 汉 王符 《潜夫论·交际》:“ 巢父 木栖而自愿。” 晋 皇甫谧 《高士传·巢父》:“ 巢父 者, 尧 时隐人也,山居不营世利,年老以树为巢而寝其上,故时人号曰 巢父 。”一说 巢父 为 许由 之号。 宋 韩淲 《涧泉日记》卷中:“ 譙周 《古史考》曰:‘ 许由 夏常居巢,故一号 巢父 。’”世多不采其说。

往事

从前的事情

往事历历在目

有清

指 清 代。有,词头。《清史稿·礼志十二》:“有 清家 法,不立储贰。” 梁启超 《新民说》十六:“有 清二 百年间民德之变迁,在 朱 学时代有伪善者,犹知行恶之为可耻也,在 汉 学时代并伪焉者而无之,则以行恶为无可耻也。”

官粟

官府的谷物。《诗·小雅·甫田》“我取其陈” 唐 孔颖达 疏:“所以紓出官粟之蓄积久滞者,待秋收,然后取民新穀以纳官也。” 宋 苏轼 《和叔盎画马次韵》:“駑駘饱官粟,未受一洗空。”《宋史·韩亿传》:“ 益州 岁出官粟六万石,振糶贫民。”

何由

亦作“ 何繇 ”。1.从何处,从什么途径。《楚辞·天问》:“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汉 王褒 《四子讲德论》:“僕虽嚚顽,愿从足下。虽然,何由而自达哉!” 唐 王昌龄 《送韦十二兵曹》诗:“出处两不合,忠贞何由伸?”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六:“ 晋 张华 有鸚鵡,每出还,輒説僮僕好恶。一日,寂无言; 华 问其故,曰:‘被禁在瓮中,何繇得知?’” 鲁迅 《野草·墓碣文》:“痛定之后,徐徐食之。然其心已陈旧,本味又何由知?”

(2).怎能。 南朝 宋 谢灵运 《石门新营所住四面高山迴溪石濑修竹茂林》诗:“美人游不还,佳期何由敦?”《宋书·沉庆之传》:“治国譬如治家,耕当问奴,织当访婢。陛下今欲伐国,而与白面书生辈谋之,事何由成?” 明 刘基 《次韵和脱因宗道感兴》诗之三:“路远无羽翼,何由得飞还?”《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稍加责罚,此辈就到家主面前轻事重报,説你怎地凌虐。妹夫必然着意防范,何繇除得?”

(3).因何。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卷三:“有云 太仓 王宫詹 ,藏 宋 搨《十三行》,一字无损。然与《玉版》对观,无少差,信为《玉版》未损时之拓也。何由落水,以致剥漶?或造物忌之邪?”

胎仙

(1).鹤的别称。古代鹤有仙禽之称,又相传胎生,故名。 元 张养浩 《寨儿令·夏》曲:“见胎仙,飞下九重天。”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禽一·鹤》﹝释名﹞引 八公 《相鹤经》:“鹤乃羽族之宗,仙人之驥,千六百年乃胎产,则胎仙之称以此。世谓鹤不卵生者误矣。”

(2).道教神名。《黄庭内景经·上清章》:“琴心三叠儛 胎仙 。” 务成子 注:“ 胎仙 即 胎灵大神 ,亦曰 胎真 ,居明堂中。”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