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别离

作者:陈陶 朝代:唐代

赠别离原文

碧玉飞天星坠地,玉剑分风交合水。
杨柳听歌莫向隅,鸡鸣一石留髡醉。
蹄轮送客沟水东,月娥挥手崦嵫峰。
蛮天列嶂俨相待,风官扫道迎游龙。
天姥剪霞铺晓空,漴漴大帝开明宫。
文鲸掉尾四海通,分明瀑布收灵桐。
山妖水魅骑旋风,魇梦啮魂黄瘴中。
借君朗鉴入崆峒,灵光草照闲花红。

诗词问答

问:赠别离的作者是谁?答:陈陶
问:赠别离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赠别离是什么体裁?答:乐府
问:陈陶的名句有哪些?答:陈陶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745-33

参考注释

碧玉

一种不透明隐晶质石英,常见有几种颜色(如红色、褐色、绿色、黄色)

飞天

(1).飞向天空。 唐 李邕 《日赋》:“乍出海而融朗,忽飞天而光大。” 唐 韦执中 《白云无心赋》:“徒见其紆餘上汉,繚绕飞天。”

(2).“飞龙在天”的略称。比喻王者得天下,有龙兴之象。语出《易·乾》:“九五,飞龙在天。” 孔颖达 疏:“犹若圣人有龙德,飞腾而居天位。” 唐 黄滔 《周以龙兴赋》:“一旦飞天,霹破 殷辛 之国。”

(3).佛教壁画或石刻中的空中飞舞的神。梵语称神为“提婆”。因“提婆”有天的意思,故译为飞天。 徐迟 《哥德巴赫猜想·祁连山下》:“窟顶有莲花。四角上,飞天翱翔。”

坠地

(1) 婴儿刚生下来

呱呱坠地

(2) 物体落地

戒指坠地

(3) 比喻衰落

家声坠地

玉剑

玉具剑。 汉 刘向 《说苑·善说》:“ 襄成君 始封之日,衣翠衣,带玉剑,履縞舃,立於游水之上。” 唐 李商隐 《闻著明凶问哭寄飞卿》诗:“空餘双玉剑,无復一壶冰。” 冯诰 笺注:“玉具剑习见之事。《汉书·匈奴传》注曰:摽首鐔卫尽用玉为之也。” 明 王世贞 《渡汝水戏作襄城君曲》:“玉剑翡翠衣,光照清川口。”

分风

(1).谓神仙把风分为两个方向。 晋 葛洪 《神仙传·栾巴》:“ 庐山 庙有神……人往乞福,能使江湖之中分风举帆,船行相逢。”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庐江水》:“山下又有神庙,号曰 宫亭庙 ……山庙甚神,能分风擘流,住舟遣使,行旅之人过必敬祀而后得去。故 晋 曹毗 咏云:‘分风为二,擘流为两。’” 唐 王维 《赠焦道士》诗:“饮人聊割酒,送客乍分风。” 明 谈迁 《枣林杂俎·宫亭神》:“ 宫亭神 甚灵,有婢名 如愿 ,客有所求,叩 如愿 即获。又能于湖心分风,使上下各得顺风。”

(2).借指分离。 宋 黄庭坚 《寄馀干徐隐甫》诗:“东江始分风,苔网馈百纸。”

(3).谓无定向的风。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渐江水》:“ 句践 都 琅邪 ,欲移 允常 冢。冢中生分风,飞沙射人,人不得近。”

交合

*

杨柳

(1) 杨树和柳树的合称

(2) 专指柳树

杨柳岸晓风残月。——宋· 柳永《雨霖铃》

(3) 古曲名,即“折杨柳”

羌笛何须怨杨柳。——唐· 王之涣《凉州词》

向隅

面对着角落,比喻孤立、孤独或得不到机会而失望

鸡鸣

(1).鸡叫。常指天明之前。《诗·郑风·风雨》:“风雨凄凄,鸡鸣喈喈。” 南朝 宋 鲍照 《行药至城东桥》诗:“鸡鸣关吏起,伐鼓早通晨。” 清 顾炎武 《燕中赠钱编修秉镫》诗:“ 燕 市鸡鸣动客轮,九门驰道足黄尘。” 鲁迅 《秋夜有感》诗:“中夜鸡鸣风雨集,起然烟卷觉新凉。”

(2).《世说新语·赏誉》“ 刘琨 称 祖车骑 为朗诣” 刘孝标 注引 晋 孙盛 《晋阳秋》:“ 逖 ( 祖逖 )与司空 刘琨 俱以雄豪著名。年二十四,与 琨 同辟 司州 主簿,情好绸繆,共被而寝。中夜闻鸡鸣,俱起,曰:‘此非恶声也。’每语世事,则中宵起坐,相谓曰:‘若四海鼎沸,豪杰共起,吾与足下相避中原耳。’”事又见《晋书·祖逖传》。后以“鸡鸣”为身逢乱世当及时奋起之典。 唐 李白 《宣城送刘副使入秦》诗:“虎啸俟腾跃,鸡鸣遭乱离。”

石留

(1).见“ 石溜 ”。

(2).见“ 石榴 ”。

(3).乐府鼓吹曲, 汉 短箫铙歌十八曲之一。《乐府诗集·鼓吹曲辞一·汉铙歌》 郭茂倩 题解引 南朝 陈 智匠 《古今乐录》:“ 汉 鼓吹鐃歌……十八曰《石留》。”

蹄轮

借指车马。 唐 韩愈 《酬裴十六功曹巡府西驿途中见寄》诗:“四海日富庶,道途隘蹄轮。” 宋 许庭 《临江仙·咏柳》词:“不见 灞陵 原上柳,往来过尽蹄轮。” 清 姚锡钧 《怀人》诗:“十年踪迹老蹄轮,握手相看各愴神。”

送客

为客人送行

月娥

指传说的月中仙子。亦借指月亮。 唐 孟郊 《看花》诗之一:“月娥双双下,楚艷枝枝浮。” 五代 牛希济 《临江仙》词:“簫皷声稀香烬冷,月娥敛尽湾环。”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三:“ 周王 者,有道术,中秋夜会,有月色方莹,谓坐客曰:‘我能挈月置之怀袂。’因取筯数百条,绳而驾之,曰:‘我梯取此月娥。’以手举月,怀中出寸许,光色照烂,寒入肌骨。” 清 孙枝蔚 《题梨园图》诗:“弟子教成月娥笑,能得花前听几回。”

挥手

挥动手臂或手中拿着的东西表示信号、问候或致敬

不住地向他挥手,直到列车在远处消失

崦嵫

山名。在甘肃省天水县西。古代常用来指日落的地方

列嶂

相连的山峰。 唐 李益 《再赴渭北使府留别》诗:“列嶂高峯举,当峯太白低。”

相待

(1).对待。《韩非子·六反》:“犹用计算之以相待也,而况无父子之泽乎?”《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 张胜 心坚似铁,只以主母相待,并不及乱。” 清 吉尔杭阿 《致英法公使照会》:“彼此相待两歧,未免相形见拙。”

(2).招待;款待。《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免不得买些酒相待他们。”

道迎

导致;引迎。《汉书·武五子传论》:“ 千秋 材知未必能过人也,以其销恶运,遏乱原,因衰激极,道迎善气,传得天下人之祐助云。” 颜师古 注:“激去至极之灾,引致福善之气。道,读曰导。”

游龙

(1).游动的蛟龙。《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前过 濯龙 门上,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 明 何景明 《望郭西诸峰有怀昔隐兼发鄙志》诗:“游龙戢渊鳞,翔鷺振云翮。” 胡鄂公 《辛亥革命北方实录》:“其继也,若游龙之行空,长虹之逶迤。”

(2).荭草的别名。《诗·郑风·山有扶苏》:“山有桥松,隰有游龙。”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四:“红蓼即《诗》所谓游龙也,俗呼水红。”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五·荭草》﹝释名﹞引 陈藏器 曰:“天蓼即水葒,一名游龙,一名大蓼。”一说:游,谓枝叶放纵;龙,草名。见《诗·郑风·山有扶苏》 郑玄 笺、 孔颖达 疏。

(1).游动的龙。比喻姿态婀娜。《古文苑·宋玉<舞赋>》:“軆如游龙,袖如素蜺。” 章樵 注:“《神女赋》:‘蜿若游龙。’言其轻举也。”《文选·曹植<洛神赋>》:“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李善 注:“翩翩然若鸿雁之惊,婉婉然如游龙之升。”《隶释·魏修孔子庙碑》:“虽 大晧 游龙以君世, 虞氏 仪凤以临民……尚何足称於 大魏 哉!”

(2).喻良马。《文选·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游龙曜路,歌吹盈耳。” 李善 注:“《周礼》曰:凡马八尺为龙。” 元 耶律楚材 《扈从羽猎》诗:“ 湛然 扈从 狼山 东,御闲天马如游龙。”

天姥

山名。在 浙江省 嵊县 与 新昌县 之间。《太平寰宇记·江南东道八·越州》:“ 天姥山 在县南八十里……《后吴録》云:‘ 剡县 有 天姥山 ,传云登者闻天姥歌謡之响。’” 南朝 宋 谢灵运 《登临海峤与从弟惠连》诗:“暝投 剡中 宿,明登 天姥 岑。” 唐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诗:“ 越 人语 天姥 ,云霞明灭或可覩。”

霞铺

如霞光四射。 唐 李濯 《广达楼赋》:“璇题景曜,银牓霞铺。”

漴漴

象声词。水声。 清 毛奇龄 《谒嵩岳》诗:“烟霏春渺渺,水滴午漴漴。”

大帝

天帝,天

玉皇大帝

明宫

指神祠。 唐 韩愈 《南海神庙碑》:“故明宫斋庐,上雨旁风,无所盖障。” 元 李治 《敬斋古今黈》卷七:“﹝神祠﹞名之清宫者,谓清浄之宫也。而亦得以为明宫……盖明宫则神明之所宅。”

掉尾

(1).摇尾。《淮南子·精神训》:“我受命於天……视龙犹蝘蜒,颜色不变,龙乃弭耳掉尾而逃。” 唐 杜甫 《太子张舍人遗织成褥段》诗:“开缄风涛涌,中有掉尾鲸。” 清 吴伟业 《松鼠》诗:“寻绳透帘幕,掉尾来几席。”

(2).犹言煞尾。 夏衍 《观剧偶感》:“感谢默默地在冬天准备了这绚烂的剧目的朋友们,三月,春的剧坛该还有一次掉尾的活跃吧。”

海通

与海外通航。 严复 《译<天演论>例言》:“海通以来,象寄之才,随地多有。” 鲁迅 《南腔北调集·谈金圣叹》:“汽车飞艇,价值既远过于大轿马车,租界和外国银行,也是海通以来新添的事物。” 钱锺书 《围城》二:“海通几百年来,只有两件西洋东西在整个 中国 社会里长存不灭。”

分明

(1) 清楚(明白)状

此七月望日之事也,汝在九原,当分明记之。——清· 袁枚《祭妹文》

(2) 简单明了地

这分明不对

(3) 清楚地划开界限

瀑布

从山崖上直流下来像悬挂着的布匹似的水

直至源流之处,乃是一股瀑布飞泉。——《西游记》

山妖

山中怪物。 宋 苏轼 《云龙山观烧得“云”字》诗:“谷蛰起蜩燕,山妖窜夔羵。” 元 袁桷 《圆冈揭斗》诗:“晞髮步上帝,空巖泣山妖。”

旋风

螺旋状的疾风;亦形容迅疾的动作

这股邀请的旋风真把我弄得头昏目眩

魇梦

恶梦。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咬鬼》:“夫人奔入,无所见,笑其魘梦之诬。”参见“ 梦魘 ”。

黄瘴

见“ 黄茅瘴 ”。

朗鉴

明镜。 晋 陆机 《君子行》:“朗鉴岂远假,取之在倾冠。” 晋 葛洪 《抱朴子·嘉遯》:“使夫承兰风以倾柯,擢清波以遣秽者,若沉景之应朗鉴,方圆之赴规矩。” 唐 李白 《送杨少府赴选》诗:“羣贤无邪人,朗鉴穷清深。”

崆峒

(1)

(2) 山名,在甘肃

(3) 岛名,在山东

(4) 指仙山

此去定教扶圣主,将军真可倚崆峒。——《杨家将演义》

灵光

(1) 神异之光

那大圣棍起处,打倒妖魔,才断绝了灵光。——《西游记》

(2) 指画在神像头部的光辉

(3) 〈方〉∶顶用;好

他的羽毛球打得真灵光

这药不灵光

闲花

亦作“闲花”。1.指野花。 唐 李嘉祐 《赠别严士元》诗:“细雨湿衣看不见,閒花满地落无声。” 明 刘基 《题陆放翁<湖上诗>后》诗:“门前流水斜还直,篱外閒花白復红。” 清 陈梦雷 《建溪舟行》诗之一:“新涨平江树,闲花护客舟。” 郭小川 《青松歌》:“而青松啊,决不与野草闲花为伍。”

(2).幽雅的花。閒,通“ 嫺 ”。 唐 沉佺期 《仙萼池亭侍宴应制》诗:“閒花开石竹,幽叶吐蔷薇。”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