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作者:释正觉 朝代:宋代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原文

机锋不敏,神观不清。
一点寒灰后,三乘热椀鸣。
历代祖咽喉把定,十方心手段放行。
春风剪剪兮,物像英英。

诗词问答

问: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的作者是谁?答:释正觉
问: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正觉的名句有哪些?答:释正觉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机锋

佛教禅宗名词。指机警犀利的话语。也指话语里的锋芒

其间有先唱后提,抑扬教法,顿挫机锋,祖令当施,生杀在手。——文益《宗门十规论》

语多机锋

不敏

不聪明,不明事理

我虽不敏,请尝试之。——《孟子·梁惠王上》

神观

谓精神容态。《新唐书·裴度传》:“ 度 退然纔中人,而神观迈爽,操守坚正,善占对。” 宋 陈善 《扪虱新话·自悟前身》:“﹝ 张文定 、 苏东坡 ﹞二公平生学道,性地纯一,神观清浄,於一念顷遂见前世。” 明 宋濂 《佛日普照辨禅师塔铭》:“师为人形躯短小,而神观精朗,举明 * ,滂沛演迤,有不知其所穷。”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劳山道士》:“一道士坐 * 上,素髮垂领,而神观爽迈。”

一点

(1) 汉字的一种笔画。常指书画中的点画

(2) 表示甚少或不定的数量

做一点事

(3) 一方面,一部分

抓住一点,不及其余

(4) 一小时

下午一点

寒灰

(1).犹死灰。物质完全燃烧后留剩的灰烬。《三国志·魏志·刘廙传》:“扬汤止沸,使不燋烂,起烟於寒灰之上,生华於已枯之木。” 金 元好问 《甲午除夜》诗:“暗中人事忽推迁,坐守寒灰望復燃。” 柯灵 《<阿英散文选>序》:“这笑容使我想到一盆雪白的寒灰,煨着晕红的烬余的炭火,用它最后的生命在向人输温送暖。”

(2).比喻不生欲望之心或对人生已无任何追求的心情。 五代 齐己 《答无愿上人书》诗:“ 郑生 驱蹇 峴山 迴,传得 安公 好信来。千里阻修俱老骨,八行重叠慰寒灰。” 宋 陆游 《余年四十六入峡忽复二十三年感怀赋长句》:“已把痴顽敌忧患,不劳团扇念寒灰。” 明 唐顺之 《与尚仰山巡按书》:“况今縗絰纔终,哀魂未返,兼之年过五十,老丑尽见,寒灰槁木,久甘不齿於人羣;束带整冠,岂宜再尘於仕路。”

(3).指尸体或棺椁年久朽烂化成的泥土。 唐 李白 《古风》之三:“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清 陈梦雷 《西郊杂咏》之八:“昔时 闽 越 王,宫闕列高臺。今日重泉下,玉槨化寒灰。”

(4).谦辞。谓己无用。 唐中宗 陆景初 等《十月诞辰内殿宴群臣效柏梁体联句》:“帝歌难续仰昭回,微臣捧日变寒灰。” 唐 杨汝士 《和段相公夏登张仪楼》:“远山标宿雪,末席本寒灰。陪赏今为忝,临欢敢诉杯。”

(5).指葭灰。古人烧苇膜成灰。分置十二律管中,放密室内,以占节候。某一节候至,相应律管中的葭灰即自行飞出。 唐 元稹 《春六十韵》:“节应寒灰下,春生返照中。未能消积雪,已渐少回风。”

三乘

三乘车。每乘四马。 殷 商 时为下大夫的仪制。《礼记·少仪》:“贰车者,诸侯七乘,上大夫五乘,下大夫三乘。” 郑玄 注:“此盖 殷 制也。”

(1).佛教语。一般指小乘(声闻乘)、中乘(缘觉乘)和大乘(菩萨乘)。三者均为浅深不同的解脱之道。亦泛指佛法。《魏书·释老志》:“初根人为小乘,行四諦法;中根人为中乘,受十二因缘;上根人为大乘,则俢六度。虽阶三乘,而要由修进万行,拯度亿流,弥歷长远,乃可登佛境矣。”《西游记》第二回:“妙演三乘教,精微万法全。” 潘飞声 《甘露寺》诗:“荒苔佛座参三乘,老树僧房坐六朝。”

(2).道教语。谓以 元始天尊 所传为大乘上法,属洞真部;以 灵宝天尊 所传为中乘中法,属洞元部;以 道德天尊 所传为小乘初法,属洞神部。《云笈七籤》卷一:“精研三乘,详观四辅。”

历代

(1) 以往各代

历代王朝

(2) 过去的整个年代

历代名画

咽喉

(1) 喉咙,包括咽、食管上部、喉及气管的通向胃和肺的通道

(2) 颈的前方上部紧接面颊的部分;上咽头

(3) 比喻形势险要的交通孔道

此二处皆是汉中咽喉。——《三国演义》

把定

(1).控制住,把握住。《朱子语类》卷五二:“ 告子 不动心,是硬把定。”《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九:“ 沙三 把定了手,才画得一个十字。”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我款款地行,我从容地走,把定前程,我一人敢承当。”

(2).结亲前下定礼,送信物。亦指定礼,信物。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不须把定,这七絃琴便是大媒人。” 元 郑光祖 《智勇定齐》第二折:“贤女许箇‘肯’字,接了公子把定,再与你父母议亲。”

方心

方正之心。《管子·霸言》:“先王之争天下也以方心,其立之也以整齐,其治之也以平易。” 唐 柳宗元 《乞巧文》:“凿臣方心,规以大圆;拔去呐舌,约以工言。” 宋 周必大 《正月三日胡季亨李达可雨中小集迭秀阁·答李达可》诗:“圆规枉把方心凿,尘世常令笑口开。” 清 王鹏运 《沁园春·代词答》词:“谁遣方心,自成沓名,翻讶《金荃》不入时。”

手段

(1) 为某种目的采取的方法、措施

为挽救病人的生命,医院采取了一切可能的手段

(2) 待人处世的不正当方法

欺骗手段

(3) 本领;能耐

他办事很有手段

放行

(1) 指岗哨、关卡准许通过

(2) 放过不予惩罚

春风

(1) 春天的风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2) 比喻和悦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长环境

剪剪

(1).齐整貌。 宋 曾巩 《王君俞哀词》:“众人剪剪兮趋慕要津,我躬处方兮不夸。” 清 曹垂灿 《插秧词》:“针苗剪剪緑初齐,如卦行行立畛畦。”

(2).风拂或寒气侵袭貌。 金 张翰 《再过回公寺》诗:“轻寒剪剪侵駞褐,小雪霏霏入蜃楼。”《红楼梦》第七六回:“谁家不啟轩?轻寒风剪剪。”

(3).飘动貌;闪忽貌。 明 蒋尔璵 《浣溪沙》词:“剪剪轻云片片霞。” 清 黄景仁 《感旧杂诗》:“明灯锦幄珊珊骨,细马春山剪剪眸。”

物像

来自物体的光通过小孔或受到反射、折射后形成的像。 宋 何薳 《春渚纪闻·辨月中影》:“然尚有未尽解处,今以半镜悬照物像,则全而见之;月未满,则中之物像亦只半见,何也?”

英英

(1).轻盈明亮的样子。《诗·小雅·白华》:“英英白云,露彼菅茅。” 朱熹 集传:“英英,轻明之貌。” 唐 皎然 《答道素上人别》诗:“碧水何渺渺,白云亦英英。” 清 钱谦益 《茅山怀古》诗之四:“英英岭上云,至今在空谷。”

(2).形容音声和盛。《吕氏春秋·古乐》:“乃令 鱓先 为乐倡, 鱓 乃偃寝,以其尾鼓其腹,其音英英。” 高诱 注:“英英,和盛之貌。”

(3).俊美而有才华。 晋 潘岳 《夏侯常侍诔》:“英英夫子,灼灼其雋。” 唐 李益 《自朔方还与郑式瞻等会法云寺》诗:“英英二三彦,襟旷去烦扰。” 清 朱琦 《朱副将战殁》诗:“大儿善射身七尺,小儿英英头虎额。”

(4).光彩鲜明的样子。 晋 潘岳 《为贾谧作赠陆机》诗:“英英朱鸞,来自南冈。” 唐 皎然 《答裴集阳伯明二贤》诗:“何似双琼璋,英英曜吾手。” 清 吴士玉 《玉带生歌奉和漫堂先生》:“英英紫玉晕痕透,有如白虹贯日昭精诚。”

(5).奇伟的,杰出的。 唐 韩愈 《赠别元十八协律》诗之二:“英英 桂林伯 ,实维文武特。” 宋 秦观 《次韵邢敦夫秋怀》之七:“英英 范 与 苏 ,器识兼文武。” 明 陆时雍 《诗镜总论》:“ 蔡文姬 才气英英,读《胡笳吟》可令惊蓬坐振,沙砾自飞。” 王闿运 《黄司使诔》:“异军特起,实利武夫,英英 黄君 ,奋与为徒。”

(6).茂美貌。 明 张居正 《咏怀》之三:“英英园中槿,朱荣媚朝阳。” 清 龚自珍 《赠太子太师卢公神道碑》:“观政於曹,翠翎英英。” 康有为 《泛漓江到桂林》诗:“英英虎鬚草,浸泉生气活。”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