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入盘门

作者:范成大 朝代:宋代

晚入盘门原文

人语嘲喧晚吹凉,万窗灯火转河塘。
两行碧柳笼官渡,一簇红楼压女墙。
何处采菱闻度曲,谁家拜月认飘香。
轻裘骏马慵穿市,困倚蒲1一1团入睡乡。

诗词问答

问:晚入盘门的作者是谁?答:范成大
问:晚入盘门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范成大的名句有哪些?答:范成大名句大全

范成大晚入盘门书法欣赏

范成大晚入盘门书法作品欣赏
晚入盘门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嘲喧

嘈杂地鸣叫。 宋 范成大 《西江有单鹄行》:“水鸟不足羣,朝暮徒嘲喧。”

晚吹

晚风。 唐 刘长卿 《观校猎上淮西相公》诗:“笳随晚吹吟边草,箭没寒云落塞鸿。” 前蜀 韦庄 《雨霁池上作呈侯学士》诗:“鹿巾蔾杖葛衣轻,雨歇池边晚吹清。”

灯火

泛指亮着的灯烛

河塘

河堤。 宋 何薳 《春渚纪闻·司马才仲遇苏小》:“不踰年而 才仲 得疾,所乘画水舆艤泊河塘。” 应修人 《看花去》诗:“对河的桃林沿河塘:脚边苜蓿;拦腰有菜花黄。”

两行

(1). 庄子 谓不执着于是非的争论而保持事理的自然均衡为“两行”。《庄子·齐物论》:“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 郭象 注:“任天下之是非。”

(2).两者一起通行、流行。《毛诗·周南关雎诂训传》 唐 陆德明 题注:“故训旧本多作故,今或作詁……案:詁、故皆是古义,所以两行。”

(3).两者一起施行、实行。《新唐书·吕諲传》:“始在 河西 ,悉知诸将能否,及为尹,奏取材者数十人总牙兵,故威惠两行。”

笼官

唐 时 吐蕃 将职名。《新唐书·吐蕃传下》:“ 吐蕃 不得志,入掠 黎 雅 ,於是 剑南 兵合 南詔 与战,破之,禽大笼官 论器然 。”《新唐书·吐蕃传下》:“禽笼官,斩级三百,获马、粮、械数千。”

一簇

表数量。用于聚集之物或人。 唐 杜甫 《江畔独步寻花》诗之五:“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金 元好问 《塞上曲》:“平沙细草散牛羊,一簇征人在戍楼。”《儿女英雄传》第十四回:“ 安老爷 一望,只见前面有几丛杂树,一簇草房。” 沙汀 《航线》:“在一簇屋子的高处,一片惹眼的红色奔过去了。” 马烽 西戎 《吕梁英雄传》第九回:“只见红红绿绿一簇人马下来,霎时已进了村。”

红楼

(1).红色的楼。泛指华美的楼房。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寺塔记上》:“ 长乐坊 安国寺 红楼, 睿宗 在藩时舞榭。” 宋 史达祖 《双双燕》词:“红楼归晚,看足柳昏花暝。” 清 洪昇 《长生殿·偷曲》:“人散曲终红楼静,半墙残月摇花影。”

(2).富贵人家女子的住房。 唐 白居易 《秦中吟》:“红楼富家女,金缕绣罗襦。” 宋 王庭珪 《点绛唇》词:“花外红楼,当时青鬢颜如玉。”

(3).犹青楼。妓女所居。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二:“当时红楼中有某校书尤艷。” 清 周友良 《珠江梅柳记》卷二:“二卿有此才貌,误落风尘,翠馆红楼,终非结局,竹篱茅舍,及早抽身。”

女墙

城墙上的矮墙,也称“女儿墙”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刘禹锡《石头城》

何处

哪里,什么地方。《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唐 王昌龄 《梁苑》诗:“万乘旌旗何处在?平臺宾客有谁怜?”《宋史·欧阳修传》:“ 脩 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奬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 欧阳脩 者,何处得来?’” 茅盾 《一个女性》五:“但是何处有爱呢?何处是爱呢?”

采菱

乐府清商曲名。又称《採菱歌》、《採菱曲》。 晋 郭璞 《江赋》:“忽忘夕而宵归,咏《採菱》以叩舷。” 南朝 宋 鲍照 《代春江行》有“奏《採菱》,歌《鹿鸣》”之句,并作《採菱歌》七首。 南朝 梁武帝 制《江南弄》,中有《採菱曲》一首,其辞曰:“歌《採菱》,心未怡,翳罗袖,望所思。”参阅《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一·<江南>序》、《清商曲辞七·<江南弄>序》。

古代歌曲名。《楚辞·招魂》:“《涉江》、《采菱》,发《扬荷》些。” 王逸 注:“ 楚 人歌曲也。” 南朝 宋 谢灵运 《道路忆山中》诗:“《采菱》调易急,《江南》歌不缓。” 元 张翥 《多丽》词:“澄碧生秋,闹红驻景,《采菱》新唱最堪听。”

度曲

作词曲;唱曲

自度曲,被歌声。——《汉书·元帝纪赞》

度曲未尽,云起雪飞。——张衡《西京赋》

谁家

(1).何家,哪一家。《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二·蒿里》:“蒿里谁家地,聚歛魂魄无贤愚。”《水浒传》第二八回:“ 武松 忍耐不住,按定盒子,问那人道:‘你是谁家伴当?怎地只顾将酒食来请我?’”《儒林外史》第二回:“ 王举人 道:‘去年在谁家作馆?’”

(2).谁,何人。 唐 张鷟 《游仙窟》:“ 十娘 咏曰:‘眼心俱忆念,心眼共追寻;谁家解事眼,副着可怜心?’” 元 无名氏 《鸳鸯被》第二折:“他题的名姓儿别,语话儿差,空着我担个没来由牵掛,这不识羞的汉子你是谁家?” 孙犁 《澹定集·致铁凝信(三)》:“ 鲁迅 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曾列有对照表(即真人与书中人),也没有听说有谁家向作者提出抗议,或是起诉。”

(3).何处。 唐 李白 《春夜洛城闻笛》诗:“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 洛 城。” 宋 张元干 《石州慢》词:“谁家疏柳低迷,几点流萤明灭。” 元 张寿卿 《红梨花》第一折:“贪和你书生打话,畅好是兜兜搭搭,因此上不知明月落谁家。”

(4).怎样。 唐 王建 《寄刘蕡问疾》诗:“年少病多应为酒,谁家将息过今春。” 宋 张炎 《数花风·别义兴诸友》词:“好游人老,秋鬢芦花共色。征衣犹恋去年客。古道依然黄叶,谁家萧瑟!”

(5).怎能。 唐 韩愈 《杏园送张彻侍御归使》诗:“归来身已病,相见眼还明。更遣将诗酒,谁家逐后生。” 宋 吴文英 《瑞龙吟·送梅津》词:“ 西湖 到日,重见梅鈿皱。谁家听琵琶未了,朝驄嘶漏。”

(6).为什么。 宋 苏轼 《秋兴》诗之一:“野鸟游鱼信往还,此身同寄水云间。谁家晚吹残红叶,一夜归心满旧山。” 宋 苏轼 《谢人见和前篇》之二:“得酒强欢愁底事,闭门高卧定谁家。” 元 张可久 《折桂令·湖上道院》曲:“ 双井 先春採茶, 孤山 带月锄花,童子谁家,贪看 西湖 ,懒诵《南华》。”

(7).甚么。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二出:“生:适来听得一派乐声,不知谁家调弄?众:《烛影摇红》。” 钱南扬 校注:“谁家调弄,犹云‘甚么曲调’。” 宋 张炎 《台城路·抵吴书寄旧友》词:“雁拂沙黄,天垂海白,野艇谁家分晓?” 明 汤显祖 《牡丹亭·惊梦》:“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8).甚么东西。 唐 杜甫 《少年行》:“马上谁家白面郎,临阶下马坐人牀。不通姓字粗豪甚,指点银瓶索酒尝。” 元 杨暹 《西游记》第三本第十二出:“[鬼母云]谁家一个黄口孺子,焉敢駡我?”参见 张相 《诗词曲语词汇释·谁家》。

飘香

被和缓的气流飘送且能被感觉到的香味

她经常使用的那种清雅、温和的香水的微弱飘香

轻裘

轻暖的皮衣。《论语·雍也》:“ 赤 之适 齐 也,乘肥马,衣轻裘。” 三国 魏 何晏 《景福殿赋》:“玄輅既驾,轻裘斯御。” 明 王世贞 《忆昔》诗:“轻裘 鄠杜 张公子 ,挟瑟 邯郸 吕氏 倡。”

骏马

骏足。即良马;跑得快的好马

睡乡

指入睡后的境界;熟睡状态

不如睡乡去,万事风马牛。——宋· 陆游《睡乡》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