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释圆慧 朝代:宋代

偈原文

达磨正宗,衲僧巴鼻。

堪嗟迷者成群,开眼瞌睡。

头上是天,脚下是地。

耳朵闻声,鼻孔出气。

敢问云堂之徒,时中甚么安置。

可怜双林傅大士,却言祇这语声是。

诗词问答

问:偈的作者是谁?答:释圆慧
问:偈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圆慧的名句有哪些?答:释圆慧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三部

2. 《五灯会元》卷一八

参考注释

达磨

见“ 达摩 ”。

正宗

原为佛教始祖教义的嫡系相承者;泛指嫡传承继

衲僧

和尚,僧人。 唐 黄滔 《上李补阙》诗:“諫草封山药,朝衣施衲僧。” 元 萨都剌 《江城玩雪》诗:“舟子迷归寒浦外,衲僧疑在白云间。”《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况自此再三十年, 京 已寿登耄耋,更削髮披緇坐此洞中为衲僧耶?”

巴鼻

来由;根据。 宋 陈师道 《后山诗话》:“ 熙寧 初,有人自常调上书,迎合宰相意,遂丞御史。 苏长公 戏之曰:‘有甚意头求富贵,没些巴鼻便姦邪。’”《水浒传》第四五回:“这厮倒来我面前又説 海闍黎 许多事,説得个没巴鼻。”《古今小说·裴晋公义还原配》:“那吏部官道是告敕、文簿尽空,毫无巴鼻,难辨真伪。” 周立波 《扫盲志异》:“人家疑心不是没有一点巴鼻的,蚂蚁子不爬没缝的砖墙。”

成群

较多的人或动物聚集在一起

野马喜欢成群地吃草或活动

开眼

看到新奇或美好的、珍贵的事物,增长见闻

这样的好风景,来一趟真开眼

瞌睡

(1) 倦极思睡

(2) 打盹,很短时间的睡眠

头上

(1).头的上方;头顶。 五代 齐己 《荆渚感怀寄僧达禅弟》诗之二:“春残相忆 荆江 岸,一隻杜鹃头上啼。” 许杰 《惨雾》下:“村上的妇人们……恐怕恶魔在他们的头上回旋着,正如强悍的老鹰一般,转瞬间把他们的生命如打小鸡一般的啄去。”

(2).指时候,时间的某一点。《初刻拍案惊奇》卷六:“ 巫娘子 取一块来喫,又輭又甜,况是飢饿头上,不觉一连喫了几块。”《红楼梦》第八十回:“ 香菱 説到热闹头上,忘了忌讳。” 高延昌 《我的朋友》一:“到第五天头上,老师就叫 靳秀兰 去看车。”

(3).先,前头。《 * 词话》第六九回:“説在头上,就是爹赏的这银子,小媳妇也不敢领去,寧可领了爹言语,对太太説就是了。”

(4).方位词。用在名词后,表示在某种事物的范围以内。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我向这筵席头上整扮,做一箇缝了口的撮合山。” 王西彦 《一个小人物的愤怒》:“现在,同样神圣的义务轮到自己头上来了。” 汪曾祺 《七里茶坊》:“为什么找到我头上呢?说是以前去了两拨人,都闹了意见回来了。”

脚下

(1).脚底下。 唐 杜甫 《李鄠县丈人胡马行》:“头上鋭耳批秋竹,脚下高蹄削寒玉。”《朱子语类》卷二十:“问志学与立,曰:‘志是要求箇道,犹是两件物事;到立时,便是脚下已踏著了也。’”《老残游记》第八回:“不但人行脚下觉得轻了许多,即驴子也不似从前畏难苟安的行动。” 王洪涛 《莉莉》诗:“ 太行 在你的脚下,你在 太行 的怀里!”

(2).物体近地面的部分。 唐 白居易 《草茫茫》诗:“草茫茫,土苍苍,苍苍茫茫在何处, 驪山 脚下 秦皇 墓。” 前蜀 贯休 《渔家》诗:“前山脚下得鱼多,恶浪堆中尽头睡。”《古今小说·宋四公大闹禁魂张》:“来日午时,你可将船泊于 蒋山 脚下南岸第七株杨柳树下相候。”

(3).指鞋子。《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便是雨不得住,鞋儿都踏湿了,教 青青 回家,取伞和脚下。”

(4).现在;马上。 宋 钱愐 《钱氏私志》:“ 子瞻 若能脚下承当,把一二十年富贵功名贱如泥土。努力向前,珍重珍重!” 陈登科 《风雷》第一部第五一章:“要是依着俺,脚下就动手。” 孙犁 《风云初记》十六:“去年的皇历,今年不能使了。从脚下起,就得变个样儿!”

耳朵

人和哺乳动物的听觉与平衡器官

闻声

(1).听到声音。 前蜀 毛文锡 《喜迁莺》词:“碧纱窗晓怕闻声,惊破鸳鸯暖。” 李木庵 《制宪》诗:“总纂加工宜努力,梦中删稿尚闻声。”

(2).听到消息。 柯岩 《奇异的书简·天涯何处无芳草》:“儿子的朋友闻声也都抢着来传阅。”

声名。《南史·任昉传》:“ 褚彦回 尝谓 遥 曰:‘闻卿有令子,相为喜之,所谓百不为多,一不为少。’由是闻声藉甚。”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刑部·立枷》:“当时人心大快, 佐 以此得縉绅闻声。”

鼻孔

鼻子的外开口;泛指带有鼻子外开口的鼻窝的前部

出气

(1) 把怨恨发泄出来

谁欺负了你,我帮你出气

(2) 排气;放气

云堂

(1).僧堂。僧众设斋吃饭和议事的地方。 晋 支遁 《五月长斋诗》:“四部钦嘉期,洁己升云堂。” 宋 陆游 《寺居睡觉》诗:“披衣起坐清羸甚,想像云堂缹粥香。”《水浒传》第四回:“﹝ 鲁智深 ﹞受记已罢, 赵员外 请众僧到云堂里坐下,焚香设斋供献。” 清 曹寅 《夜雨宿玉山寺》诗:“茫茫寄眼虫天外,已听云堂粥鼓音。”

(2).华美的殿堂。《宋书·符瑞志下》:“有蔼 景阳 , 天渊 之涘。 清暑 爽立,云堂特起。” 南朝 梁武帝 《江南弄·龙笛曲》:“美人绵眇在云堂,雕金鏤竹眠玉牀。” 唐 吕令问 《云中古城赋》:“歌臺舞榭,月殿云堂。”

时中

儒家谓立身行事,合乎时宜,无过与不及。《易·蒙》:“蒙亨,以亨行,时中也。” 孔颖达 疏:“谓居蒙之时,人皆愿亨,若以亨道行之,于时则得中也。”《礼记·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 孔颖达 疏:“谓喜怒不过节也。” 明 归有光 《孟子叙道统而不及周公颜子》:“性善时中之论,义利王伯之辨, 孟子 之自任以道,非僭也。” 郑观应 《<盛世危言>初刊自序》:“时中,用也。所谓变易者,圣之权也。”

有时料中。《汉书·张良传》:“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

甚么

什么。 唐 吕岩 《赠江州太平观道士》诗:“不知甚么汉,一任辈流嗤。” 元 刘唐卿 《蔡顺奉母》第二折:“要我这婆婆好,不问要甚么,都得捨。”《水浒传》第五四回:“ 李逵 道:‘你使的甚么鸟好,教众人喝采!’”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三段:“对江烟火更大,江桥被烟包围着,甚么也看不见。”

安置

(1) 敬语。请休息。睡前的问候语

吃了晚饭,叫了“安置”,望庙中去了。——《水浒传》

(2) 安排他人在指定的地方或位置上

安置他的妹妹作秘书

可怜

(1) 值得怜悯

露出一副可怜相

(2) 数量少或质量坏得不值一提

可怜的家产

双林

(1).指 释迦牟尼 涅槃处。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法云寺》:“神光壮丽,若金刚之在双林。” 周祖谟 校释:“佛在 拘尸那城 阿夷罗跋提河 边娑罗(sala)双树前入般湼槃(见《大般湼槃经》)。在今 印度 北方Kasia(距Gorakhpur约三十二英里)。” 南朝 梁元帝 《荆州长沙寺阿育王像碑》:“然俱冥四德,脱屣双林;示表金棺,现焚檀椁。” 唐 王勃 《释迦佛赋》:“双林告灭,演摩訶般若之教,示阿耨多罗之诀。”参见“ 双树 ”。

(2).借指 释迦牟尼 。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译经论》:“别於方等深经,领括枢要,源发般若,流贯双林。” 唐 姚合 《赠王山人》诗:“既能施六度,了悟达双林。”

(3).借指寺院。 唐 韩翃 《题龙兴寺澹师房》诗:“双林彼上人,诗兴转相亲。” 五代 齐己 《答陈秀才》诗:“他年立名字,笑我老双林。”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司空曙》:“迁謫 江 右,多结契双林,暗伤流景。”

大士

(1).德行高尚的人。《管子·法法》:“凡论人有要,矜物之人,无大士焉。” 尹知章 注:“大士不矜,谦以接物。”《韩诗外传》卷九:“ 孔子 曰:‘大士哉! 由 来,区区汝何攻? 赐 来,便便汝何使?愿得衣冠为子宰焉。’”

(2).佛教对菩萨的通称。 南朝 齐 周颙 《重答张长史》:“夫大士应世,其体无方,或为儒林之宗,或为国师道士,斯经教之成説也。” 唐 湛然 《法华文句记》卷二:“大士者,《大论》称菩萨为大士,亦曰开士。”

(3).特指观世音菩萨。《红楼梦》第五十回:“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 嫦娥 槛外梅。”

(4).对高僧的敬称。 宋 苏轼 《金山长老宝觉师真赞》:“望之儼然,即之也温,是惟 寳觉 大士之像。”

正狱讼之官。《礼记·曲礼下》:“天子建天官,先六大:曰大宰、大宗、大史、大祝、大士、大卜,典司六典。” 王引之 《经义述闻·礼记上》:“今案《晏子春秋·諫篇》:‘吾为夫妇狱讼之不正乎,则泰士 子牛 存矣;为社稷宗庙之不享乎,则泰祝 子游 存矣。’泰士、泰祝即大士、大祝也。大士正狱讼,盖若《秋官·士师》察狱讼之辞矣。”《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卫侯 与 元咺 讼, 宁武子 为辅, 鍼庄子 为坐, 士荣 为大士。” 杜预 注:“大士,治狱官也。” 汉 刘向 《说苑·臣术》:“ 忌 举北郭 刁勃子 为大士,而九族益亲,民益富。”

语声

说话的声音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