讽临安试

作者:淳佑士人 朝代:宋代

讽临安试原文

南省观图丧一名,补闱又试万人英。
两重门阈如天险,十有七人倒地横。
谁设秦阬来贡院,枉教唐士梦登瀛。
云山万里家何在,月白风清鬼哭声。

诗词问答

问:讽临安试的作者是谁?答:淳佑士人
问:讽临安试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淳佑士人的名句有哪些?答:淳佑士人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省观

察看;阅览。《明史·兴宗孝康皇帝传》:“天下山川惟 秦 地号为险固,汝往以省观风俗,慰劳 秦 父老子弟。” 清 方东树 《书惜抱先生墓志后》:“诸君誌传所以论先生之文者至矣, 树 特以其私识者浅言之,俾学者时省观焉。”

人英

俊杰,英杰。《文子·上礼》:“明于天地之道,通于人情之理,大足以容众,惠足以怀远,智足以知权,人英也。” 唐 王维 《送韦大夫东京留守》诗:“天工寄人英,龙袞瞻君临。” 宋 陆游 《春夜读书感怀》诗:“贼酋实孱王,贼将非人英。”

重门

(1).谓层层设门。 汉 张衡 《西京赋》:“重门袭固,姦宄是防。” 晋 左思 《蜀都赋》:“华闕双邈,重门洞开。” 唐 杜甫 《彭衙行》:“延客已曛黑,张灯啟重门。” 宋 张先 《青门引》词:“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

(2).宫门;屋内的门。《文选·谢朓<观朝雨>诗》:“平明振衣坐,重门犹未开。” 吕向 注:“重门,帝宫门也。” 唐 李白 《酬坊州王司马与阎正字对雪见赠》诗:“价重 铜龙楼 ,声高重门侧。” 宋 张元干 《怨王孙》词:“红潮醉脸,半掩花底重门。”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闺咏》:“锁香闺慵窥蝶翅,掩重门休看蜂队。” 清 王灼 《游歙西徐氏园记》:“由堂左折,循墙入重门,中敞以广庭,前繚以曲榭。”

(3).犹重关。喻指边防要塞。《梁书·武帝纪下》:“不能使重门不闭,守在海外,疆埸多阻,车书未一。”《明史·孙继鲁传》:“天设重险,以藩卫国家,岂可聚师旷野,洞开重门以延敌?”

天险

天然地势险峻的所在

七人

指古代天子的七位诤臣。 宋 范仲淹 《苏州谢就除礼部员外郎表》:“念三圣之艰难,而成丕业;求七人之蹇諤,以补大猷。”参见“ 七臣 ”。

倒地

(1).横躺在地上。

(2).谓把人杀死。《水浒传》第六二回:“你若要我倒地他,不是我诈你,只要把五百两金子与我。”

抗 日 战争时期,农民在党的领导下,按原价赎回过去贱卖给地主的土地。 方升普 《红偃师》:“上面说, 巩县 琉璃庙沟 等地,正进行‘倒地’斗争,把凡是过去荒年贱价卖出去的土地,一律按原价赎回。于是,我们也立刻行动,一个声势浩大的‘倒地’运动,便在偃师南部山区开展起来。”

贡院

科举时乡试或会试的地方

枉教

敬辞。犹言屈尊赐教。 宋 王安石 《与李修撰书》:“乃烦枉教,慰感何可復言,尤喜动止多福。”

登瀛

(1).登上 瀛州 。犹成仙。 明 郑若庸 《玉玦记·祝寿》:“拚酩酊,算此乐人间,不减登瀛。”

(2).见“ 登瀛洲 ”。

(3).登上瀛台。 清 代新进士及第授官仪式之一。《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 安公子 ﹞一心只想飞回去见着父母……无如明日便是传臚大典,紧接着还有归大班引见,赴宴,谢恩,登瀛,释褐许多事,授了职便要进那座翰林院到任。”

云山

(1).云和山。 南朝 梁 吴均 《同柳吴兴乌亭集送柳舍人》诗:“云山离晻曖,花雾共依霏。” 唐 王昌龄 《过华阴》诗:“云起 太华山 ,云山共明灭。” 宋 苏舜钦 《无锡惠山寺》诗:“云山相照翠会合,殿阁对起凉参差。”

(2).高耸入云之山。 汉 蔡琰 《胡笳十八拍》:“云山万里兮归路遐,疾风千里兮扬尘沙。” 唐 皇甫冉 《送王司直》诗:“西塞云山远,东风道路长。”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二》:“既而 秋圃 揭换壁纸,又得数诗……又一首曰:‘咫尺楼窗夜见灯,云山似阻几千层。’”

(3).远离尘世的地方。隐者或出家人的居处。 南朝 梁 江淹 《萧被侍中敦劝表》:“臣不能遵烟洲而谢 歧伯 ,迎云山而揖 许由 。” 胡之骥 注:“ 阮嗣宗 《劝晋王牋》曰:‘临沧洲而谢 支伯 ,登 箕山 而揖 许由 。’” 唐 元稹 《修龟山鱼池示众僧》诗:“云山莫厌看经坐,便是浮生得道时。” 元 刘因 《赠狂道士》诗:“得意云山是处过,逢人对酒即高歌。”

万里

万里(1916- ) :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山东东平人。1936年加入中国 * 。曾任冀鲁豫地委书记、南京市军管会经济部部长。建国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城市建设部部长、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兼北京市副市长、铁道部部长、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何在

在哪里

公理何在?

月白风清

形容月夜的明朗幽静。 宋 苏轼 《后赤壁赋》:“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 元 李文蔚 《燕青博鱼》第三折:“这早晚玉绳高,银河浅,恰正是夜阑人静,端的这月白风清。”《三国演义》第七七回:“是夜月白风清,三更已后, 普浄 正在庵中静坐。” 清 王韬 《淞滨琐话·李延庚》:“其时则月白风清,其地则深山昧谷。” 秦牧 《花城·土地》:“不论是在月白风清还是九级风浪的夜里,他们都全神贯注地盯着宽阔的海域。”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