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茶

作者:刘挚 朝代:宋代

煎茶原文

饭后开都篮,旋烹今岁茶。

双龙碾圆饼,一枪磨新芽。

石鼎沸蟹眼,玉瓯浮乳花。

诗思一坐爽,睡魔千里遐。

茂陵病解渴,顿觉肺气嘉。

玉川风腋兴,直欲凌烟霞。

论功著为经,宜得鸿渐誇。

膏粱曲糵士,此物无与赊。

诗词问答

问:煎茶的作者是谁?答:刘挚
问:煎茶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刘挚的名句有哪些?答:刘挚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麻韵

参考注释

饭后

吃过饭之后,指茶饭后的一段空闲休息时间。

例句:

瞿秋白《普洛大众文艺的现实问题》:“难道还只当作亭子间‘茶余饭后’谈天的资料吗?” 

章以武《邢编辑轶事》:“在文艺界,传为茶余饭后的美谈。”

都篮

亦作“ 都蓝 ”。木竹篮。用以盛茶具或酒具。 唐 陆羽 《茶经·都篮》:“都篮以悉设诸器而名之。以竹篾内作三角方眼,外以双篾阔者经之,以单篾纎者缚之。” 宋 梅尧臣 《尝茶和公仪》:“都篮携具向都堂,碾破云团北焙香。” 清 朱彝尊 《沉上舍季友南还诗以送之凡三十四韵》:“都篮茶具列,月波酒槽压。”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拖床》:“ 明 时 积水潭 ,常有好事者联十餘牀,携都蓝酒具,舖氍毺其上,轰饮冰凌中以为乐。”

今岁

指今年

今岁是个丰收年

双龙

(1).两条龙。 北周 庾信 《贺传位于皇太子表》:“自当八风通,庆云聚,五老同游,三星运曜,岂直双龙再赐,九雉重飞而已哉。” 唐 李白 《玉真仙人词》:“清晨鸣天鼓,飆歘腾双龙。” 唐 李商隐 《九成宫》诗:“云随 夏后 双龙尾,风逐 周王 八马蹄。”

(2).称誉同时著名的两个人,多指兄弟。著名的有 东汉 许虔 、 许邵 , 南朝 梁 谢举 、 谢览 , 柳惔 、 柳悦 , 唐 乌承玼 、 乌承恩 等。《晋书·陆云传》:“矫翮南辞,翻栖火树;飞鳞北逝,卒委汤池。遂使穴碎双龙,巢倾两凤。”按,此指 陆机 、 陆云 。

(3).相传 晋 代 张华 见斗、牛二星之间常有紫气,推知 豫章 丰城 有宝剑。 张华 派 雷焕 到 丰城 ,掘狱屋基,得宝剑二把。 张华 和 雷焕 各得其一。后 张华 被诛,其剑顿失。 雷焕 卒, 雷焕 之子持剑行经 延平津 ,剑忽于腰间跃出堕水。使人下水取剑,不见剑,但见两龙各长数丈,蟠萦有文章。后以“双龙”用为宝剑之典。 唐 杜牧 《怀锺陵旧游》诗之二:“未掘双龙牛斗气,高悬一榻栋梁材。” 宋 司马光 《华星篇时视役河上寄郡中诸同舍》诗:“匣中夜半双龙吼,乃知神物不自藏。” 清 孙枝蔚 《遇张容庵话旧》诗:“匣里双龙在,人间猛虎愁。” 梁启超 《侠情记传奇·纬忧》:“昨夜双龙匣剑鸣,负汝汝难忍。”参阅《晋书·张华传》。

圆饼

一种做成扁平的,通常为圆块状的食物(如马铃薯、碎肉、碎鱼),经过烘烤或油炸

鼎沸

比喻吵闹、乱糟糟的样子。有如锅里的水开了一样

义兵鼎沸,在于董卓。——《后汉书·王允传》

蟹眼

(1).螃蟹的眼睛。比喻水初沸时泛起的小气泡。 宋 庞元英 《谈薮》:“俗以汤之未滚者为盲汤,初滚者曰蟹眼,渐大者曰鱼眼,其未滚者无眼,所语盲也。”《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难苏学士》:“﹝ 荆公 ﹞命童儿茶灶中煨火,用银銚汲水烹之。先取白定碗一隻,投 阳羡 茶一撮于内。候汤如蟹眼,急取起倾入。” 清 赵翼 《青山庄歌》:“《茶经》蟹眼淬旗枪,食品猩脣调醢酱。”

(2).茶的一种。 宋 杨伯嵒 《臆乘·茶名》:“茶之所产,六经载之详矣。独异美之名未备……若蟾背、虾鬚、鹊舌、蠏眼、瑟瑟尘、霏霏靄及鼓浪、涌泉、琉璃眼、碧玉池。又皆茶事中天然偶字也。” 明 史叔考 《黄莺儿·答僧惠茶》曲:“松牕月明,鐺香消尽相思病,感高僧,旋看蠏眼,与慧眼一般青。”

(3).比喻微小的花苞。 元 吴瓘 《柳梢青》词:“墙角孤根,株身纤小,娇羞无力。蟹眼微红,粉容未露,不禁春色。”

玉瓯

指精美的杯盂一类的盛器。 唐 吴融 《病中宜茯苓寄李谏议》诗:“金鼎晓煎云漾粉,玉甌寒贮露含津。” 元 关汉卿 《双赴梦》第二折:“我奉玉甌,进御酒,一齐山寿。” 郭沫若 《水调歌头·访大邑收租院》词:“荒淫无耻,佛号金鐘伴玉甌。”

乳花

(1).即石花。《政和证类本草·玉石中》:“石花……与殷孽同,一名乳花。”

(2).烹茶时所起的乳白色泡沫。 唐 李德裕 《故人寄茶》诗:“碧流霞脚碎,香泛乳花轻。” 宋 梅尧臣 《得雷太简自制蒙顶茶》诗:“汤嫩乳花浮,香新舌甘永。” 明 陆树声 《茶寮记·三烹点》:“云脚渐开,乳花浮面。”

诗思

做诗的思路、情致。 唐 韦应物 《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诗:“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 清 王夫之 《乍开梅》诗:“底事花魂多荏苒,逼人诗思在些些。”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弄堂生意古今谈》:“先只听得一片鼓钹和铁索声,我正想做‘超现实主义’的语录体诗,这么一来,诗思被闹跑了。”

一坐

(1).犹今一跪。古人“坐”如今跪,惟不直伸。《礼记·王制》:“八十拜君命,一坐再至。” 孔颖达 疏:“其受君命之时,理须再拜,不堪为劳,一坐於地,而首再至於地。”

(2).指全部在座的人。《史记·孝武本纪》:“ 少君 资好方,善为巧发奇中。尝从 武安侯 饮,坐中有年九十餘老人, 少君 乃言与其大父游射处,老人为儿时从其大父行,识其处,一坐尽惊。”《新唐书·杨师道传》:“帝曰:‘闻公每酣赏,捉笔赋诗,如宿构者,试为朕为之。’ 师道 再拜,少选輒成,无所窜定,一坐嗟伏。”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 寇莱公 在中书,与同列戏云:‘水底月为天上月’,未有对。而会 杨大年 适来白事,因请其对。 大年 应声曰:‘眼中人是面前人’,一坐称为的对。”

(3).一个座位。《晋书·礼志上》:“明堂南郊,宜除五帝之坐。五郊改五精之号,皆同称昊天上帝,各设一坐而已。”《宋史·礼志二》:“帝坐止三,紫微、太微者已列第二等,唯天市一坐在第三等。”

睡魔

喻指人受强烈睡意的侵袭

建茶三十斤,不审味如何?奉赠 包居士,僧房战睡魔。—— 宋· 苏轼《赠包安静先生》

千里

指千里马

先王之千里。——《吕氏春秋·察今》

茂陵

(1).古县名。治在今 陕西省 兴平县 东北。 汉 初为 茂乡 ,属 槐里县 。 武帝 筑 茂陵 ,置为县,属 右扶风 。见《汉书·地理志上》。

(2).陵墓名。(1) 汉武帝 刘彻 的陵墓。在今 陕西省 兴平县 东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汉书·武帝纪》:“﹝ 后元 二年﹞二月丁卯,帝崩于 五柞宫 ,入殯于 未央宫 前殿。三月甲申,葬茂陵。” 颜师古 注引 臣瓒 曰:“自崩至葬凡十八日。 茂陵 在 长安 西北八十里也。”(2) 明宪宗 朱见深 的陵墓。在今 北京市 昌平县 北 天寿山 。见《明史·宪宗纪》。

(3). 汉 司马相如 病免后家居 茂陵 ,后因用以指代 相如 。 北周 庾信 《奉和永丰殿下言志》之七:“ 茂陵 体犹瘠, 淮阳 疾未祛。” 唐 李贺 《昌谷园新笋》诗之四:“古竹老梢惹碧云, 茂陵 归卧叹清贫。” 清 蒋纲 《舟次书感》诗:“不及 茂陵 归有壁,翻同 杜老 别无家。”

解渴

消除渴的感觉

这西瓜真解渴

顿觉

佛教语。犹顿悟。 元 邓文原 《重刻<禅源诠>序》:“自顿觉至成佛,十重为浄;自不觉至受报,十重为染。”参见“ 顿悟 ”。

玉川

(1).清澈的河水。 唐 白居易 《和李相公六韵》:“似从银汉下,落傍玉川西。” 金 元好问 《济南庙中古桧同叔能赋》诗:“青餘玉川润,根入铁岸古。”

(2).本为井名。在 河南 济源县 泷水 北。 唐 卢仝 喜饮茶,尝汲井泉煎煮,因自号“玉川子” 唐 韩愈 《寄卢仝》诗:“ 玉 川 先生 洛城 里,破屋数间而已矣。” 金 元好问 《别康显之》诗:“ 玉川 文字五千卷, 郑监 才名四十年。” 清 孙枝蔚 《元夕饮闵于天宅》诗:“柑子真同 安定 酿,虾蟆早避 玉川 诗。”后世诗文中常以“玉川”代称茶。 宋 陆游 《昼卧闻碾茶》诗:“玉川七盌何须尔,铜碾声中睡已无。”

烟霞

烟雾和云霞,也指“山水胜景”

鸿渐

(1).《易·渐》:“初六,鸿渐于干”,“六二,鸿渐于磐”,“九三,鸿渐于陆”,“ * ,鸿渐于木”,“九五,鸿渐于陵”。谓鸿鹄飞翔从低到高,循序渐进。 晋 潘岳 《西征赋》:“振鷺于飞,鳬跃鸿渐,乘云頡頏,随波澹淡。”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夷饰》:“言必鹏运,气靡鸿渐。” 宋 契嵩 《<坛经>赞》:“若形影之无碍也,若鸿渐之有序也。”

(2).比喻仕宦的升迁。《文选·班固<幽通赋>》:“皇十纪而鸿渐兮,有羽仪於上京。” 李善 注引 应劭 曰:“鸿,鸟也;渐,进也。言先人至 汉 十世,始进仕。” 南朝 宋 谢瞻 《于安城答灵运》诗:“鸿渐随事变,云臺与年峻。” 宋 陆游 《答发解进士启》:“将鸿渐於天廷,始龙驤於学海。”

(3).比喻仕进于朝的贤人。《后汉书·蔡邕传》:“君臣穆穆,守之以平,济济多士,端委縉綎,鸿渐盈阶,振鷺充庭。” 李贤 注:“喻君子仕进於朝。”

膏粱

(1) 肥肉和细粮。泛指肥美的食物

膏粱之味。——《孟子·告子》

膏粱厚味

(2) 借指富贵人家子弟

伯子常自矜荫籍之美,谓 王弘曰:“天下膏梁。唯使君与下官耳。——《宋书·荀伯子传》

寄言纨裤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红楼梦》

无与

(1).不给予。《孟子·离娄下》:“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亷;可以与,可以无与,与伤惠。”《法苑珠林》卷六:“无取无与,无我所心;脱欲所须,便可提去。”

(2).犹不跟,不同。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翠》:“﹝ 王太常 ﹞生子 元丰 ,絶痴,十六岁不能知牝牡,因而乡党无与为婚。”

不参预;不相干。《左传·襄公十四年》:“詰朝之事,尔无与焉,与,将执女。”《汉书·张汤传》:“ 汤 念独丞相以四时行园,当谢; 汤 无与也,不谢。” 颜师古 注:“与读曰豫。无豫,谓不干其事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省事》:“此言为善则预,为恶则去……凡损於物,皆无与焉。”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五·赵康敏》:“公子孙自不肖,不能守此业;此宅且数易主人,与某无与。”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越铎>出世辞》:“民声寂寥,羣志幽閟,岂以为匹夫无与于天下,尚如戴朔北之虏也。”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