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大江骇浪限

作者:谈迁 朝代:清代

渡江·大江骇浪限原文

大江骇浪限东南,当日降帆有旧惭。
击楫空闻多慷慨,投戈毕竟为沉酣。
龙天浩劫馀孤塔,海岳书生别旧庵。
闻道佛狸曾驻马,岂因佳味有黄柑?

诗词问答

问:渡江·大江骇浪限的作者是谁?答:谈迁
问:渡江·大江骇浪限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渡江·大江骇浪限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谈迁的名句有哪些?答:谈迁名句大全

谈迁渡江·大江骇浪限书法欣赏

谈迁渡江·大江骇浪限书法作品欣赏
渡江·大江骇浪限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大江

(1) 大的江

(2) 中国的长江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

龟蛇锁大江。——毛 * 《菩萨蛮·黄鹤楼》

骇浪

汹涌澎湃,令人心惊的浪涛。 汉 王粲 《浮淮赋》:“凌惊波以高騖,驰骇浪而赴质。” 唐 杜甫 《奉汉中王手札》诗:“已觉良宵永,何看骇浪翻。” 清 梅曾亮 《陆母林孺人像赞》:“祁祁守礼,骇浪如砥。”

东南

介于东和南之间的方向

方是时,博鸡者以义闻东南。——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当日

就在本日、同一天

你可以当日来回

有旧

过去曾有交往

这秋桐便和贾琏有旧,从未来过一次。——《红楼梦》

经略洪承畴与之有旧。—— 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击楫

亦作“ 击檝 ”。指 晋 祖逖 统兵北伐,渡 江 中流,拍击船桨,立誓收复中原的故事。后亦用为颂扬收复失地统一国家的壮志之典。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和庞佑父》词:“我欲乘风去,击楫誓中流。” 元 戴良 《怀宋庸庵》诗:“ 祖逖 念时空击檝, 仲宣 多难但登楼。” 清 顾炎武 《京口即事》诗之一:“ 祖生 多意气,击楫飞中流。” 清 徐釚 《晚发京口》诗:“已从击楫悲荒垒,更想沉舟听鼓鼙。”参见“ 击楫中流 ”。

慷慨

(1) 充满正气,情绪激昂

慷慨就义

(2) 大方;不吝啬

慷慨解囊

投戈

放下武器。谓休战。 汉 扬雄 《解嘲》:“ 叔孙通 起於枹鼓之间,解甲投戈,遂作君臣之仪,得也。” 南朝 陈 徐陵 《移齐文》:“于是 黑山 叛邑,诸城洞开。白虏连羣,投戈请命。” 宋 王安石 《次韵元厚之平戎庆捷》:“投戈更讲诸儒艺,免胄争趋上将风。” 清 侯方域 《颜真卿论》:“ 禄山 甫叛,而堂堂天子,仓皇西走。 哥舒 老将,一战投戈。”

毕竟

(1) 终归;终究;到底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亚洲毕竟是原料丰富的大陆

(2) 坚持

卜良毕竟要说明, 赵尼姑便附耳低言。——《初刻拍案惊奇》

沉酣

①饮酒尽兴畅快:沉酣酒中|老友相聚,沉酣而归。 ②熟睡的样子:他睡得沉酣极了,鼾声不断。 ③比喻深沉地处于某种境界:沉酣于诗境中。

龙天

佛教语。即天龙八部。皆为护法神。《翻译名义集·八部》:“一天,二龙,三夜叉……八摩睺罗伽。” 宋 朱熹 《次昭远致政丈得雨韵》:“诚通幽隐知无閒,喜动龙天信有因。” 明 邵璨 《香囊记·祈祷》:“叩首祷龙天,保禳特赐週全。”参见“ 天龙八部 ”。

浩劫

巨大灾难

战争的浩劫

海岳

亦作“ 海岳 ”。1.大海和高山。 晋 葛洪 《抱朴子·逸民》:“ 吕尚 长於用兵,短於为国,不能仪玄黄以覆载,拟海岳以博纳。”《旧唐书·房玄龄传》:“臣老病三公,旦夕入地,所恨竟无尘露,微增海岳。” 陈毅 《为苏南摩擦答某君》诗:“怒潮翻海岳,雄鬼起风埃。”

(2).见“ 海岳高深 ”。

(3).谓四海与五岳。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海岳降神,才英秀发。”《新唐书·车服志》:“毳冕者,祭海岳之服也。” 明 唐顺之 《冬至南郊》诗:“声容六变合,海岳百灵纷。”

见“ 海岳 ”。

书生

(1) 读书人

白面书生

(2) 指抄写的人

闻道

(1).领会某种道理。《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 唐 韩愈 《师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明 李贽 《卓吾论略》:“吾父子儻亦闻道於此,虽万里可也。”

(2).听说。 唐 杜甫 《秋兴》诗之四:“闻道 长安 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元 秦简夫 《赵礼让肥》第二折:“岂不闻道是哀哀父母劬劳。” 李木庵 《东山吟》:“闻道时危党錮急,伤心不许问家国。”

佛狸

(1). 北魏 拓跋焘 ( 太武帝 )的小字。《宋书·索虏传》:“ 嗣 死,謚曰 明元皇帝 ,子 燾 字 佛貍 代立。”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杨济翁周显先韵》:“谁道投鞭飞渡,忆昔鸣髇血污,风雨 佛貍 愁。”《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二十八年》:“并写臺格以与之云:‘斩 佛貍 首,封万户侯。’” 胡三省 注:“佛,读如弼。”

(2).借指 江苏 六合县 。因县城东南有 瓜步山 ,山上有 佛貍祠 ,故名。 清 陈维崧 《减字木兰花·广陵旅邸送三弟纬南归》词:“ 佛狸 城下,兄弟禪房通夜话。” 清 陈维崧 《添字昭君怨·夜泊銮江》词:“万家帘幙火微明, 佛狸 城。”

(3).借指北方少数民族入侵者。 宋 陆游 《自凤州来客言岐雍间事怅然有感》诗:“前日已传天狗堕,今年寧许佛貍生?”

驻马

(1).使马停下不走。 唐 蒋吉 《高溪有怀》诗:“驻马 高溪 侧,旅人千里情。” 明 王世贞 《自夹山趣颜神感古》诗:“千秋此 夹谷 ,驻马意徘徊。” 清 张大受 《清流道中梅花》诗:“驻马 清流 香气吹,东风渐近落花时。”

(2).犹驻军。 陈毅 《阜平赠 * 同志》诗:“十年驻马 胭脂河 ,抗 日 反顽除万恶。”

佳味

(1).美味,鲜美的滋味。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四:“若蜜蜂歷采百花,自成一种佳味与芳馨。”

(2).指可口的饮食。 唐 李商隐 《杂纂·恼人》:“遇佳味,脾家不和。” 瞿秋白 《赤都心史》一二:“黑面包是常餐便饭唯一的食品, 中国 茶是请客的佳味。”

黄柑

果名。柑的一种。 宋 苏轼 《峻灵王庙碑》:“石峯之侧多荔支、黄柑,得就食。”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二·柑》﹝集解﹞引 陈藏器 曰:“柑有朱柑、黄柑、乳柑、石柑、沙柑。” 清 曹寅 《元夜集西堂》诗:“三寸黄柑照玉盘,玲瓏寳炬遶雕栏。”参见“ 黄甘 ”。

诗文赏析


1、这首诗是作者北行过京口(今江苏镇江)时作,借当地的史事慨叹地明弘光朝的灭亡。
2、降帆:犹"降幡"。唐刘禹锡《西塞山怀古》诗咏晋朝王濬率水军攻吴,吴王孙皓投降,有"一片降幡出石头"之句,降幡,降旗。这里借此咏明福王降清。
3、"击楫"二句:楫,桨。东晋祖逖统兵北伐,渡江,中流击楫而誓归:"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见《晋书·祖逖传》。投戈,放下武器投降。《旧唐书·李光颜传》:"光颜跃马入贼营大呼,贼众万馀人,皆解甲投戈请命。"沉酣,沉湎于酒色。这二句是说,南明朝虽多志士,而福王和权臣荒淫,终致灭亡。
4、"龙天"二句:谓明亡清兵南下,镇江气象荒凉,人民离散,只剩孤塔。龙天,用佛经中"天、龙"等八部神的典故,以指天、人世界,见《法华经·提婆达多品》。孤塔,指镇江金山上的慈受塔。海岳,用米芾典故,他字元章,别号海岳外吏史,宋代著名书画家。他寓居镇江时,曾在城东结海岳庵。
5、"闻道"二句:说敌人南侵,不是贪求黄柑的佳味。佛狸,南北朝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小名。宋文帝元嘉二十七年(45)),魏太武帝攻宋,曾追兵到镇江,在瓜步山上建行宫,驻马事指此。又魏太武帝兵到彭城(今江苏徐州)时,曾使尚书李孝伯至城下与宋沛郡太守张畅通话,要求送黄柑,见《南史·张畅传》。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