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用前韵三首

作者:陈棣 朝代:宋代

再用前韵三首原文

刺头底事向胶盆,沉湎应从通率论。
人世百年都是梦,醉乡四达总无门。
颠狂自索形骸外,酣适宁知礼法存。
日饮亡何真得计,袁丝由此脱全浑。

诗词问答

问:再用前韵三首的作者是谁?答:陈棣
问:再用前韵三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陈棣的名句有哪些?答:陈棣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刺头

(1).犹埋头。《古尊宿语录》:“闻举经举论,便刺头入里许,念言念句,便遇着这般底,便是 * 贼。”

(2).见“ 刺儿头 ”。

底事

(1).何事。 唐 刘肃 《大唐新语·酷忍》:“天子富有四海,立皇后有何不可,关汝诸人底事,而生异议!” 宋 张元干 《贺新郎·送胡邦衡侍制赴新州》词:“底事 崑崙 倾 砥柱 ,九地黄流乱注?” 清 赵翼 《陔馀丛考·底》:“ 江 南俗语,问何物曰底物,何事曰底事。 唐 以来已入诗词中。” 陈毅 《为苏南磨擦答某君书》诗:“投降缘底事?敌伪已图穷。”

(2).此事。 宋 林希逸 《题达摩渡芦图》诗:“若将底事比渠儂,老胡暗中定羞杀。” 清 李渔 《蜃中楼·怒遣》:“归向慈亲告,底事羞还怕。”

沉湎

①沉溺(多指不良嗜好):沉湎酒色。 ②沉浸:沉湎于忧伤中,不能自拔|沉湎古籍,自得其乐。

应从

对某种建议表示同意或答应

他点头应从了大家的建议

通率

旷达坦率。《晋书·孙绰传》:“ 绰 性通率,好讥调。”《宋书·范泰传》:“ 泰 好酒,不拘小节,通率任心。” 明 冯梦龙 《古今谭概·佻达·郑鲜之》:“ 宋 郑鲜之 为人通率。”

(1).通常的比例。《周礼·地官·小司徒》“乃经土地,而井牧其田野” 汉 郑玄 注:“隰皋之地,九夫为牧,二牧而当一井。今造都鄙授民田,有不易,有一易,有再易,通率二而当一,是之谓井牧。”

(2).指通常的标准。 汉 王符 《潜夫论·相列》:“巧匠因象,各有所授,曲者宜为轮,直者宜为舆,檀宜作辐,榆宜作轂,此 * 通率也。”

(3).谓按照自然数顺序增加。 元 李冶 《敬斋古今黈》卷一:“盖数有通率,有进率、退率,不可一概而论。自一、二、三、四而至十,此数之通率也。”

人世

整个人类社会;人类世界

降生人世

非人世所堪。——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百年

(1) 指很多年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百年大计

(2) 指人的一生;一辈子

百年之后,即死了以后

醉乡

饮酒沉醉之后,似乎进入了另一番乡境,飘飘然别有滋味

四达

(1).通往四方的道路。《尔雅·释宫》:“一达谓之道路,二达谓之歧旁,三达谓之剧旁,四达谓之衢。”

(2).通达四方。《庄子·刻意》:“精神四达并流,无所不极,上际於天,下蟠於地。” 成玄英 疏:“流,通也。夫爱养精神者,故能通达四方。”《孔子家语·入官》:“六马之乖离,必於四达之交衢;万民之叛道,必於君上之失政。” 宋 陈亮 《酌古论·曹公》:“徒见 荆州 四达,英雄之所必争,而 巴 蜀 险阻,非图天下者之所急。” 陈毅 《过贵阳》诗:“公社处处见富裕,交通四达局面新。”

(3).谓风行天下。《礼记·乐礼》:“ 周 道四达,礼乐交通。” 孔颖达 疏:“ 周 之道德,四方通达。”《隋书·音乐志下》:“皇道四达,礼乐成。” 明 张居正 《礼乐记》:“爱敬之施,必始於家邦,然后举而措之天下,能四达而不悖也。”

(4).谓通晓事理。 三国 魏 嵇康 《答向子期难养生论》:“若比之於内视反听,爱气嗇精,明白四达,而无执无为,遗世坐忘,以宝性全真,吾所不能同也。”

(5).旧指治民的四件大事。《周礼·地官·遂大夫》:“凡为邑者,以四达戒其功事而诛赏废兴之。” 郑玄 注:“四达者,治民之事。大通者有四:夫家众寡也;六畜车輦也;稼穡耕耨也;旗鼓兵革也。”

无门

没有门户;没有门路。《庄子·知北游》:“其来无迹,其往无崖,无门无房,四达之皇皇也。” 唐 姚鹄 《书情献知己》诗:“有道期攀桂,无门息转蓬。”《三国演义》第十七回:“吾欲归 汉 ,恨无门耳。”《西游记》第三七回:“﹝那怪﹞神通广大,官吏情熟……因此这般,我也无门投告。”

颠狂

言谈举止违背常情,放荡不羁

形骸

形体(多指人的)

酣适

畅快、舒适

饮酒以酣适为度

礼法

礼仪法度。《商君书·更法》:“及至 文 武 ,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礼法以时而定,制令各顺其宜。”《汉书·货殖传》:“及 周 室衰,礼法堕。”《晋书·裴頠传》:“ 何晏 、 阮籍 素有高名於世,口谈浮虚,不遵礼法。” 明 李贽 《又答石阳太守书》:“兄精切於人伦物理之间,一步不肯放过;我则从容於礼法之外,务以老而自佚。”

日饮亡何

每天饮酒,不过问其他的事情。语出《汉书·爰盎传》:“南方卑溼, 丝 能日飮,亡何,説王毋反而已。如此幸得脱”。 颜师古 注:“无何,言更无餘事”。 宋 辛弃疾 《玉蝴蝶·叔高书来戒酒用韵》词:“算从来、人生行乐,休更説、日饮亡何。”亦作“ 日饮无何 ”。 宋 苏轼 《赵既见和复次韵答之》:“酸寒可笑分一斗,日饮无何足 袁盎 。”

得计

计谋获得成功

夺取对政府的控制权的阴谋得计

由此

由于如此;因而;从这里;从此。

例句: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全浑

完整;浑然一体。 宋 苏轼 《惠守詹君见和复次韵》诗:“已破谁能惜甑盆,頽然醉里得全浑。”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