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张参军喜李尚书寄新琴

作者:司空曙 朝代:唐代

同张参军喜李尚书寄新琴原文

新琴传凤凰,晴景称高张。
白玉连徽净,朱丝系爪长。
轻埃随拂拭,杂籁满铿锵。
暗想山泉合,如亲兰蕙芳。
正声消郑卫,古状掩笙簧。
远识贤人意,清风愿激扬。

诗词问答

问:同张参军喜李尚书寄新琴的作者是谁?答:司空曙
问:同张参军喜李尚书寄新琴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同张参军喜李尚书寄新琴是什么体裁?答:五排
问:司空曙的名句有哪些?答:司空曙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293_14

参考注释

凤凰

具有鲜艳羽毛和优美体型和动作的一种鸟,从前中国皇宫里将它驯养,并与神话中的凤凰相联系,作为好运的象征,有人认为它就是眼斑冠雉(青鸾)

高张

(1).谓居高位而嚣张跋扈。《楚辞·卜居》:“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王逸 注:“高张,居朝堂也。” 洪兴祖 补注:“张音帐,自侈大也。”《水浒传》第一○八回:“方今谗人高张,贤士无名,虽材怀 随和 ,行若 由 夷 的,终不能达九重。”

(2).谓高涨。 明 徐枋 《送远诗》:“世路悲嶮巇,谗言何高张!” 闻一多 《文·画展》:“在这复古气焰高张的年代,自然正是你们扬眉吐气的时机。”

(1).高高张挂。 汉 司马相如 《美人赋》:“芳香郁烈,黼帐高张。”《汉书·礼乐志》:“高张四县,乐充宫廷。” 颜师古 注:“ 晋灼 曰:‘四县,乐四县也,天 * 县。’谓设宫县而高张之。” 唐 韩愈 《短灯檠歌》:“一朝富贵还自恣,长檠高张照珠翠。”

(2).大事铺张。 晋 左思 《魏都赋》:“置酒 文昌 ,高张宿设。” 宋 司马光 《御筵送李宣徽知真空府口号》:“秋风萧瑟引华旌,祖宴高张出斗城。”

(3).谓将弦绷紧。《汉书·扬雄传下》:“今夫弦者,高张急徽,追趋逐耆,则坐者不期而附矣。”《文选·颜延之<秋胡诗>》:“高张生絶絃,声急由调起。” 李周翰 注:“高张必致絶弦,立节有以尽命;声急自於调起,词苦由乎恨深。” 唐 顾况 《王郎中妓席五咏·箜篌》:“玉作搔头金步摇,高张苦调响连宵。”

白玉

(1).白色的玉。亦指白璧。《礼记·月令》:“﹝孟秋之月﹞衣白衣,服白玉。”《楚辞·九歌·湘夫人》:“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晋书·慕容德载记》:“ 障水 得白玉,状若璽。”《红楼梦》第四回:“ 贾 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王闿运 《采芬女子墓志铭》:“至于青瑶窗里,明月初回;白玉房前,垂杨自见。”

(2).喻指豆腐。 明 李诩 《戒庵老人漫笔·豆腐诗》:“霍霍磨昆吾,白玉大片裁。烹煎适吾口,不畏老齿摧。”

朱丝

(1).红色的丝绳。《左传·襄公十八年》:“ 晋侯 伐 齐 ,将济 河 , 献子 以朱丝繫玉二瑴而祷。”《淮南子·说山训》:“圣人用物若用朱丝约芻狗,若为土龙以求雨。” 章炳麟 《驳神我 * 说》:“今假众乐之言,以文饰其帝国主义,是犹借兼士之名,以文饰其兼併主义, 墨 孟 有知,必縈以朱丝,攻以雷鼓无疑也。”

(2).朱弦。用熟丝制的琴弦。 唐 刘禹锡 《调瑟词》:“朱丝二十五,闕一不成曲。” 清 唐孙华 《种树》诗:“珍材伐琴瑟,清音发朱丝。”

(3).借指琴瑟。 唐 元孚 《送李四校书》诗:“朱丝写别鹤泠泠,诗满红笺月满庭。” 宋 苏轼 《渚宫》诗:“緑窗朱户春昼闭,想见深屋弹朱丝。”

系爪

弹拨乐器所用的一种工具。形似指甲,戴于指端。 南朝 梁简文帝 《蜀国弦歌篇》:“停弦时繫爪,息吹更治朱。” 南朝 陈后主 《听筝》诗:“促柱点唇鶯欲语,调弦繫爪雁相连。” 明 杨慎 《艺林伐山·系爪义甲》:“妓女以鹿角琢为爪,以弹筝,曰繫爪。”

拂拭

掸去或擦去尘土

铿锵

形容乐器声音响亮节奏分明,也用来形容诗词文曲声调响亮,节奏明快

暗想

私下考虑

山泉

山地涌出的泉水

清澈的山泉

兰蕙

兰和蕙。皆香草。多连用以喻贤者。《汉书·扬雄传上》:“排玉户而颺金铺兮,发兰蕙与穹穷。” 汉 赵壹 《疾邪》诗之二:“被褐怀金玉,兰蕙化为芻。” 唐 褚遂良 《安德山池宴集》诗:“良朋比兰蕙,雕藻迈琼琚。” 清 顾炎武 《送李生南归寄戴笠王锡阐二高士》诗:“风吹兰蕙色,一夜落 关中 。”

正声

(1).纯正的乐声。《荀子·乐论》:“正声感人而顺气应之。” 唐 刘肃 《大唐新语·极谏》:“百戏散乐,本非正声,此谓淫风,不可不改。” 章炳麟 《辨诗》:“ 隋 世 龟兹 乐盛行閭閈, 文帝 尚云‘无復正声,不祥之大’。” 鲁迅 《故事新编·采薇》:“乃为淫声,用变乱正声,怡说妇人。”

(2).谓符合音律的标准乐声。《六韩·五音》:“宫、商、角、徵、羽,此其正声也。”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尔乃理正声,奏妙曲,扬《白雪》,发《清角》。”《续资治通鉴·宋仁宗皇祐二年》:“窃以律吕旋宫之法,既定以管,又制十二鐘準为十二正声。以律计,自倍半。”

(3).正风。雅正的诗篇。 唐 白居易 《编集拙诗一十五卷赠元九李二十》诗:“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

郑卫

(1). 春秋 战国 时 郑国 与 卫国 的并称。《楚辞·招魂》:“ 郑 卫 妖玩,来杂陈些。”

(2).指 郑 卫 二国的音乐。 秦 李斯 《上书秦始皇》:“今弃叩缶击瓮而就 郑 卫 ,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南史·萧惠基传》:“自 宋 大明 以来,声伎所尚,多 郑 卫 ,而雅乐正声鲜有好者。” 唐 白居易 《邓鲂张彻落第》诗:“众耳喜 郑 卫 ,琴亦不改声。”

(3).指《诗经》中 郑国 、 卫国 的民间歌诗。 清 汪熷 《<长生殿>序》:“ 郑 卫 岂导淫之作, 楚 骚非变雅之音。”

(4).古称 郑 卫 之俗轻靡淫逸,因以借指风俗浮华 * 的地方。 清 魏源 《江南吟》之一:“城中奢淫过 郑 卫 ,城外艰苦逾 唐 魏 。”

笙簧

(1).指笙。簧,笙中之 * 。《礼记·明堂位》:“ 垂 之和钟, 叔 之离磬, 女媧 之笙簧。” 郑玄 注:“笙簧,笙中之簧也…… 女媧 作笙簧。”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洛水》:“ 登 ( 孙登 )上峯,行且啸,如簫韶笙簧之音,声振山谷。” 宋 张子野 《木兰花》词:“楼下雪飞楼上宴,歌咽笙簧声韵颤。” 明 杨珽 《龙膏记·宠赐》:“听鸟语笙簧叠奏,看瑶阶绣茵初长。”

(2).指笙的乐音。 张素 《初至江南》诗:“山村隐图画,鸟语替笙簧。”

远识

深远的见识;远见

贤人

德才兼备的人

自古贤人。——《史记·魏公子列传》

明阴洞阳,贤哲罕穷其数。——《西游记》

清风

清凉的风

清风徐来

清风明月

激扬

(1) 激浊扬清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2) 激奋昂扬

激扬的欢呼声

(3) 使激奋昂扬

激扬士气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