侄溥酒边呈诗二首因次韵

作者:陈著 朝代:宋代

侄溥酒边呈诗二首因次韵原文

家住山深绝外喧,三峰直下老云孙。
古声不入唐诗社,泥饮宁知杜酒村。
馈案一真宜晚岁,竹林相醉任多番。
上天下地虽宽大,何物□生偶尚存。

诗词问答

问:侄溥酒边呈诗二首因次韵的作者是谁?答:陈著
问:侄溥酒边呈诗二首因次韵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陈著的名句有哪些?答:陈著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三峰

(1).三山峰。指 华山 之 莲花 、 毛女 、 松桧 三山峰。 唐 陶翰 《望太华赠卢司仓》诗:“行吏到 西华 ,乃观三峰壮。”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泪添九曲 黄河 溢,恨压三峰 华岳 低。”

(2).三山峰。指 江苏 三茅山 之 大茅 、 中茅 、 小茅 三山峰。 唐 陆龟蒙 《寄茅山何威仪》诗之二:“大小三峰次 九华 ,灵踪今尽属 何 家。”

(3). 华州 之代称。《敦煌曲子词·菩萨蛮》:“鑾驾在三峰,天同地不同。” 前蜀 韦庄 《秦妇吟》:“明朝晓至三峰路,百万人家无一户。”

直下

(1).径直趋赴。《晋书·陶回传》:“ 峻 知 石头 有重戍,不敢直下,必向 小丹阳 南道步来,宜伏兵要之,可一战而擒。”

(2).谓径直实行下去。《朱子全书·孟子一》:“ 孟子 见人,即道性善,称 尧 舜 ,此是第一义。若於此看得透,信得及,直下便是圣贤,更无一毫人欲之私,做得病痛。”

(3).直接下达。《资治通鉴·后唐庄宗同光二年》:“租庸使奏,近例皆直下。” 胡三省 注:“时租庸使帖下诸州调发,不关节度观察使,谓之直下。”

(4).垂直向下;向下。 唐 李白 《望庐山瀑布》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宋 范成大 《燕子坡》诗:“大山如墙缺,小山如塜纍,众山直下看,方知此峯危。”《清平山堂话本·简帖和尚》:“ 皇甫松 去衣架上取下一条绦来,把妮子缚了两隻手,掉过屋梁去,直下打一抽,吊将妮子起去。”

(5).下面,底下。 唐 白居易 《海漫漫》诗:“海漫漫,直下无底旁无边。” 元 无名氏 《天净沙》:“梦儿里分明见他,客窗直下。觉来依旧天涯。” 明 康海 《中山狼》第二折:“来到这个三叉路口,不知那条路往 中山 去,因此就在这枯杨直下,歇息一回。”

(6).谓直系下传。 唐 欧阳詹 《许州送张中丞》诗:“ 孙 吴 去后无长策,谁敌 留侯 直下孙。” 唐 欧阳詹 《送郭秀才应举》诗:“ 并州 细侯 直下孙,才应秋赋怀 金门 。”

云孙

(1).从本身算起的第九代孙。亦泛指远孙。《尔雅·释亲》:“仍孙之子为云孙。” 郭璞 注:“言轻远如浮云。” 唐 杜甫 《喜闻盗贼总退口号》之五:“ 大历 三年调玉烛, 玄元皇帝 圣云孙。” 宋 陆游 《镜湖西南有山作短歌》:“云孙相遇不相识,笑问尘世今何年。”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二》:“当年始祖初迁地,此日云孙再造家。”

(2).即天孙。星名。 元 萨都剌 《雪米》诗:“云孙捧出南箕簸,月姊舂来北斗量。”

诗社

诗人定期聚会做诗吟咏而结成的社团。 宋 马令 《南唐书·儒者传上·孙鲂》:“及 吴武王 据有 江 淮 ,文雅之士駢集,遂与 沉彬 、 李建勋 为诗社。” 明 李东阳 《麓堂诗话》:“ 元 季国初,东南人士重诗社,每一有力者为主,聘诗人为考官,隔岁封题于诸郡之能诗者,期以明春集卷,私试开榜次名,仍刻其优者,略如科举之法。”《红楼梦》第三七回:“ 黛玉 道:‘既然定要起诗社,咱们就是诗翁了。’”

泥饮

(1).强留饮酒。 唐 杜甫 有《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诗。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二:“﹝ 杜少陵 ﹞步屧春风,泥饮田父,乐矣,而有眉攒万国之忧。” 清 汪懋麟 《赠徐赞善》诗之三:“相遭即泥饮,每醉杂嘲弄。”

(2).犹痛饮。 宋 陆游 《怀青城旧游》诗:“泥饮不容繁杏落,浩歌常送寒蝉没。” 清 曹寅 《和程令彰十八夜饮南楼》:“为君古淡非今日,泥饮醇醪味得真。” 郁达夫 《中秋无月访诗僧元礼与共饮于江干醉后成诗》:“偶来邃阁如泥饮,便解貂裘作质留。”

杜酒

家酿的薄酒。 唐 杜甫 《题张氏隐居》诗之二:“杜酒偏劳劝,张梨不外求。” 宋 王楙 《野客丛书·杜撰》:“然僕又观俗有杜田、杜园之説。杜之云者,犹言假耳。如言自酿薄酒,则曰杜酒。”

晚岁

(1).晚年。 唐 杜甫 《羌村》诗之二:“晚岁迫偷生,还家少欢趣。” 宋 叶适 《高令人墓志铭》:“晚岁,三子始育,始有宅居。” 清 沉钦圻 《赠徐元叹》诗:“晚岁依空门,菴名落木归本根。”

(2).岁暮。 隋 孙万寿 《远戍江南寄京邑亲友》诗:“晚岁出 函关 ,方春度 京口 。”

(3).谓欠收。喻不得志。《文选·曹植<赠徐干>诗》:“良田无晚岁,膏泽多丰年。” 李善 注:“无晚岁、多丰年,喻必荣也。”《北史·杨侃传》:“亲朋劝其出仕, 侃 曰:‘苟有良田,何忧晚岁?但恨无才具耳。’”

竹林

竹子林

避哨竹林中。——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天下

(1) 四海之内,全中国

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孙子·谋政》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公孙丑下》

天下三分。——诸葛亮《出师表》

天下之美。——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2) 人世间,社会上

天下谁人不识君。——唐· 高适《别董大》

天下物皆然。——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天下事有难易乎。——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3) 全世界,所有的人

天下缟素。——《战国策·魏策》

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

以天下之所顺。

先天下之忧而忧。——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后天下之乐而乐。

(4) 国家或国家的统治权

传天下不足多。——《韩非子·五蠹》

为天下理财。——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共争天下。——《资治通鉴》

天下事谁可支柱者。——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5) 自然界,天地间

知天下之寒。——《吕氏春秋·察今》

宽大

引申指对犯错误者或犯罪者从宽处理

宽大你一回两回就不错了,未必能宽大你三回五回

何物

亦作“ 何勿 ”。1.什么东西;什么人。《管子·小问》:“ 桓公 曰:‘何物可比於君子之德乎?’”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帝问曰:‘ 夏侯湛 作《羊秉叙》,絶可想。是卿何物?有后不?’”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方志》:“ 卢志 於众坐问 陆士衡 :‘ 陆逊 陆抗 是君何物?’”

(2).什么,哪一个。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雅量》:“潮水至, 沉令 起彷徨,问:‘牛屋下是何物人?’”《晋书·王衍传》:“既去,目而送之曰:‘何物老嫗,生寧馨儿!然误天下苍生者,未必非此人也。’”《后汉书·文苑传·祢衡》“死公!云等道” 唐 李贤 注:“等道,犹今言何勿语也。” 宋 岳珂 《桯史·天子门生》:“ 檜 大怒曰:‘我杀 赵逵 ,如獼狐兔耳,何物小子,乃敢尔耶!’”

尚存

现在还存在

办事处的遗迹尚存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