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科斗)

作者:王千秋 朝代:宋代

浣溪沙(科斗)原文

灯火阑珊欲晓时。
夜游人倦总思归。
更须冰蛹替挼丝。
玉篆古文光灿烂,花垂零露影参差。
月寒烟淡最相宜。

诗词问答

问:浣溪沙(科斗)的作者是谁?答:王千秋
问:浣溪沙(科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浣溪沙(科斗)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王千秋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千秋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灯火

泛指亮着的灯烛

阑珊

(1).衰减;消沉。 唐 白居易 《咏怀》:“白髪满头归得也,诗情酒兴渐阑珊。” 明 王錂 《春芜记·讯病》:“情思转阑珊,更粉消珠泪,翠锁眉山。” 叶圣陶 《倪焕之》十三:“他像是个始终精进的人,意兴阑珊是同他绝对联不上的。”

(2).暗淡;零落。 唐 曹唐 《小游仙诗》之十一:“南斗阑珊北斗稀, 茅君 夜著紫霞衣。”

(3).残,将尽。 宋 贺铸 《小重山》词:“歌断酒阑珊,画船簫鼓转,緑杨湾。” 明 朱鼎 《玉镜台记·完聚》:“云锁 巫 阳,霜凋 楚 关,堪悲乡梦阑珊。” 清 龚自珍 《浣溪沙》词:“香雾无情作薄寒,银灯吹处气如兰,凭肩人爱夜阑珊。” 鲁迅 《华盖集·“碰壁”之后》:“此刻太平湖饭店之宴已近阑珊。”

(4).零乱;歪斜。 唐 李贺 《李夫人歌》:“红璧阑珊悬佩璫,歌臺小妓遥相望。” 清 纳兰性德 《一丛花·咏并蒂莲》词:“阑珊玉佩罢霓裳,相对綰红妆。” 清 洪昇 《长生殿·仙忆》:“字阑珊,模糊断续,都染就泪痕斑。” 清 李斗 《杨州画舫录·新城北录下》:“ 周维伯 曲不入调,身段阑珊,惟能説白而已。”

(5).窘困,艰难。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韦庄奏请追赠不及第人近代者》:“﹝ 罗鄴 ﹞既而俯就督邮,因兹举事阑珊,无成而卒。” 宋 苏轼 《减字木兰花》词:“官况阑珊,惭愧青松守岁寒。”

游人

见“游客”

思归

(1).想望回故乡。 汉 张衡 《思玄赋》:“悲离居之劳心兮,情悁悁而思归。” 晋 石崇 《思归引》序:“困於人閒烦黷,常思归而永叹。”

(2).鸟名。即子规,一名杜鹃。 明 田艺蘅 《留青日札·姊规》:“子规,人但知其为催春归去之鸟,盖因其声曰归去了,故又名思归鸟。”

玉篆

(1).篆书的美称。多指典籍、文告、符箓上的文字。 汉 王褒 《立通道观诏》:“圣哲微言,先贤典训,金科玉篆,秘蹟遗书,并宜弘阐,一以贯之。” 唐 孙逖 《和左卫武仓曹赠右卫李骑曹》诗:“文场刊玉篆,武事掌金鐃。”《宋史·乐志十四》:“煌煌寳书,玉篆金缕。”

(2).指仙家名册。 唐 陆龟蒙 《中元夜寄道侣》诗之一:“丁寧独受金妃约,许与亲题玉篆名。” 宋 向子諲 《鹧鸪天·老妻生日》词:“玉篆题名在九天,而今且作地行仙。”

古文

(1)

(2) 上古的文字。泛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和战国时通行于六国的文字

宣王太史 籀箸(今“著”)大篆十五篇,与古或异。—— 汉· 许慎《说文解字·序》

(3) 指秦以前的文献典籍

(4) 五四以前的文言文的统称,一般不包括“骈文”

我们先前的学古文也用同样的方法,教师并不讲解,只要你死读,自己去记住,分析,比较去。——鲁迅《人生识字糊涂始》

(5) 汉朝通行隶书,因此把秦以前的字体叫古文,特指许慎《说文解字》里的古文

灿烂

光彩鲜明夺目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乐府诗集·曹操·步出夏门行》

色彩灿烂

光辉灿烂

零露

降落的露水。《诗·郑风·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漙兮。” 郑玄 笺:“零,落也。” 南朝 宋 鲍照 《代蒿里行》:“驰波催永夜,零露逼短晨。” 清 谭嗣同 《公宴》诗:“华月流綺疏,置酒临高臺。剑佩拂零露,冠盖纷以来。”比喻容易消失的事物。 宋 张元干 《沁园春》词:“富贵浮云,身名零露,事事无心归便归。”一说,露珠。见 高亨 《诗经今注》。

参差

(1) 不齐

参差荇菜。——《诗·周南·关睢》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唐· 杜牧《阿房宫赋》

(2) 早晚相差

参差了三两年

(3) 差池;失误

没半点儿参差

译意参差

(4) 马虎

不敢参差

(5) 关系不融洽

人人不睦,个个参差

寒烟

亦作“ 寒烟 ”。寒冷的烟雾。 南朝 宋 颜延之 《应诏观北湖田收》诗:“阳陆团精气,阴谷曳寒烟。” 元 黄庚 《江村》诗:“极目江天一望赊,寒烟漠漠月西斜。” 清 葆光子 《物妖志·木·柳》:“及其南柯梦后,衰草荒榛,寒烟暮雨,同一邱耳。”

见“ 寒烟 ”。

相宜

合适,符合

在那个场合你说这样的话是不相宜的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