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箕山僧

作者:张籍 朝代:唐代

赠箕山僧原文

久住空林下,长斋耳目清。
1一1团借客坐,石磹甃人行。
似鹤难知性,因山强号名。
时闻衣袖里,暗掐念珠声。

诗词问答

问:赠箕山僧的作者是谁?答:张籍
问:赠箕山僧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赠箕山僧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张籍的名句有哪些?答:张籍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384-112

参考注释

空林

(1).渺无人迹的树林。 晋 张协 《杂诗》之六:“咆虎响穷山,鸣鹤聒空林。” 唐 孟浩然 《题大禹寺义公禅房》诗:“ 义公 习禪处,结构依空林。”

(2).木叶落尽的树林。 唐 章八元 《新安江行》:“古戍悬鱼网,空林露鸟巢。”

长斋

终年吃素

吃长斋念佛,不管闲事

耳目

(1) 耳朵与眼睛;耳闻目睹

耳目之明,如是其狭也。——《荀子·君道》

耳目之福非浅

耳目灵光

(2) 监视人或为别人收集情报者

使者以从事为耳目。——《后汉书·朱浮传》

客坐

见“ 客座 ”。

知性

知道人的本性。《孟子·尽心上》:“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焦循 正义:“知其性,谓知其性之善也。”《朱子语类》卷六十:“人往往説先尽其心而后知性,非也……知性,然后能尽心。先知,然后能尽。”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尽心由於知性,致知在於格物。”

犹智慧。 汉 班固 《游居赋》:“美 周武 之知性,谋人神以动作。”

号名

标志;称谓;位号。《周礼·夏官·大司马》:“羣吏撰车徒,读书契,辨号名之用。” 郑玄 注:“读书契,以簿书校録军实之凡要。号名者,徽识,所以相别也。”《史记·秦始皇本纪》:“朕尊万乘,毋其实,吾欲造千乘之驾,万乘之属,充吾号名。” 唐 韩愈 《原道》:“帝之与王,其号名殊,其所以为圣一也。” 清 方苞 《书周官大司马四时田法后》:“大司马前期命修战法,茇舍、治兵,所辨号名旗物,畿以内毋漏焉。”

念珠

(1) ∶祈祷时记数用的念珠串;特指天主教祈祷时记数用的一种念珠

(2) 佛教徒诵经时用来计算次数的成串的珠子

左臂挂念珠。——明· 魏学洢《核舟记》

(3) 又

为念珠各一。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