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斋居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夏至斋居原文

朵殿纳薰风,雨后生微凉。

致斋屏庶政,益觉清昼长。

渴乌滴珠迟,早蕖流绮香。

时纪验伏阴,王道钦扶阳。

睪然怀古人,仲舒三策详。

诗词问答

问:夏至斋居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夏至斋居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阳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三十四

参考注释

朵殿

大殿的东西侧堂。 宋 范镇 《东斋记事》卷一:“﹝ 仁宗 ﹞冬不御炉。每御殿,则於朵殿设炉以御寒气。” 宋 钱愐 《钱氏私志》:“ 米 ( 米元章 )乃顾朵殿云:‘皇帝叫内侍要唾盂。’” 清 冯桂芬 《五十初度自题小影》诗:“朵殿臚名叨上第,绣衣持节歷南天。”

薰风

(1).和暖的风。指初夏时的东南风。《吕氏春秋·有始》:“东南曰薰风。” 唐 白居易 《首夏南池独酌》诗:“薰风自南至,吹我池上林。” 明 李东阳 《天津八景》诗之四:“层轩南向坐薰风,极目平畴远近同。” 陈毅 《纪念宁沪解放十周年》诗:“解放 寧 沪 吾道东,大军整肃胜薰风。”

(2).相传 舜 唱《南风歌》,有“南风之薰兮”句,见《孔子家语·辩乐》。后因以“薰风”指《南风歌》。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 有虞 继作,政阜民暇,‘薰风’诗於元后,‘烂云’歌於列臣。” 宋 苏轼 《东阳水乐亭》诗:“鏗然涧谷含宫徵,节奏未伐君独喜。不须写入薰风弦,纵有此声无此耳。”

后生

(1) 少年时代与壮年期之间任何年龄的男子

(2) 青年男子,小伙子

(3) 相貌年轻

他长得后生,看不出是四十岁的人

斋屏

斋舍的屏风。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内阁三·元旦诗》:“次年元旦, 申 再有诗及,﹝ 王伯穀 ﹞又和而揭之斋屏,旧者始除去。”

庶政

各种政务。《易·贲》:“山下有火,賁。君子以明庶政,无敢折狱。”《新唐书·高宗纪》:“ 太宗 每视朝,皇太子常侍,观决庶政。”

清昼

白天。 唐 李白 《秦女休行》:“手挥白杨刀,清昼杀讎家。” 宋 杨万里 《题望韶亭》诗:“ 嶧山 桐树半夜鸣, 泗水 石头清昼跃。” 清 王贵一 《观仲儒熹儒煮茗》诗:“熏风破微炎,细雨洒清昼。”

渴乌

(1).古代吸水用的曲筒。《后汉书·宦者传·张让》:“又作翻车渴乌,施於桥西,用洒南北郊路,以省百姓洒道之费。” 李贤 注:“翻车,设机车以引水;渴乌,为曲筒,以气引水上也。” 唐 李白 《天马歌》:“尾如流星首渴乌,口喷红光汗沟珠。”《通典·兵十》:“渴乌隔山取水,以大竹筩去节,雄雌相接,勿令漏洩,以麻漆封裹,推过山外,就水置筒,入水五尺。即於筩尾取松樺乾草,当筩放火,火气潜通水所,即应而上。”

(2).犹金乌。太阳。 谭作民 《噩梦》诗:“ 飞亷 驰,渴乌驶,六合惛瞢万山紫。”

滴珠

旧时用作货币的圆形小银锭。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钱穀·严管解》:“若解餉银,鞘外蒙以生牛皮,铁箍密钉。盖以鞘经风日,木瘦缝开,滴珠狼藉,奸人趁缝敲挖。”

伏阴

(1).盛夏中出现的寒气。谓气候反常。《左传·昭公四年》:“冬无愆阳,夏无伏阴。” 杜预 注:“伏阴,谓夏寒。”《国语·周语下》:“天无伏阴,地无散阳,水无沉气,火无灾燀。”

(2).旧时迷信,谓道士或巫婆敬神、念咒后,灵魂即离体而去,聆受神的指示,以为人禳灾除病。这种做法,称为“伏阴”。《醒世恒言·薛录事鱼服证仙》:“其时道士手举法器,朗诵灵章,虔心禳解,伏阴而去,亲奏星官,要保护 薛少府 重还魂魄,再转阳间。”

王道

(1) 古时指以仁义统治天下的政策

(2) 利害;严厉

睪然

高远貌。睪﹐通"皋"。

古人

泛指前人,以区别于当世的人

仲舒

汉 哲学家、今文经学家 董仲舒 。专治《春秋公羊传》,强调“天人之际,合而为一”之说。 三国 魏 应璩 《与侍郎曹长思书》:“才劣 仲舒 ,无下帷之思;家贫 孟公 ,无置酒之乐。”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才略》:“ 仲舒 专儒, 子长 纯史。” 唐 张说 《酬崔光禄冬日述怀赠答》诗:“才雄 子云 笔,学广 仲舒 帷。”旧题 明 王世贞 《鸣凤记·秋夜女工》:“不用 仲舒 谋,权回 范蠡 舟,旧江山都是新愁。”

三策

(1).三道计谋。《史记·苏秦列传》:“此三策者,不可不孰计也。”

(2). 汉 董仲舒 以贤良对天人三策,为 武帝 所赏识,任为 江都 相。后用为典实,借指经世良谋。 宋 范成大 《乙未元日书怀》诗:“纵有百年今过半,别无三策但当归。” 明 汪廷讷 《种玉记·赠玉》:“空埋没天人三策,枉思量谈笑封侯。”

(3).三篇策论。《西游记》第九回:“及廷试三策, 唐王 御笔亲赐状元,跨马游街三日。”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