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后

作者:曾巩 朝代:宋代

雪后原文

雪景鲜妍犹弄色,柳条葱蒨已抽萌。
风光苒苒流双毂,人事悠悠寄一枰。
射羿未应今独有,嘲雄何必史能评。
且将画诺供谈笑,更选名园载酒行。

诗词问答

问:雪后的作者是谁?答:曾巩
问:雪后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曾巩的名句有哪些?答:曾巩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雪景

下雪时或雪后的自然景色。 宋 黄裳 《蝶恋花》词:“鷺点前汀供雪景,花乘流水传春信。”《西游记》第四八回:“雪景自然幽静。一则游赏,二来与师父宽怀。” 郁达夫 《出奔》:“ 钱时英 尽是默默地含着微笑,在看两岸斜阳里的云景。”

鲜妍

光彩美艳的样子

色彩鲜妍

弄色

显现美色。 宋 苏轼 《宿望湖楼再和》诗:“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五:“过雨樱桃血满枝,弄色的奇花红间紫,垂柳已成丝。” 明 贾仲名 《升仙梦》第一折:“桃也再不去向阳弄色。” 清 许光治 《碧玉箫》曲:“晴弄色,蕉影纱窗外,纔春去也人无赖!”

柳条

编织筐、包、篮子等用的柳树柔软的枝条

柳条包

葱蒨

亦作“葱蒨”。1.草木青翠茂盛貌。 南朝 梁 江淹 《池上酬刘记室》诗:“葱蒨亘华堂,葐蒀杂綺树。” 唐 刘禹锡 《史隐亭述》:“澂明峭絶,靃靡葱蒨。” 唐 李德裕 《金松赋》:“含春蔼而葱蒨,映夕阳而的皪。” 清 王滔 《记香港总督燕制军东游》:“﹝想其见﹞山川之秀淑,林木之葱蒨,必有畅然怡然,而惝然若失者。”

(2).青绿色。 南朝 梁 江淹 《颜特进延之侍宴》诗:“青林结冥濛,丹巘被葱蒨。” 宋 梅尧臣 《依韵和欧阳永叔同游近郊》:“ 洛水 桥边春已回,柳条葱蒨眼初开。” 清 李滢 《望罗浮歌》:“葱蒨见怪竹,吚哑听碧鷄。”

(3).华美,艳丽。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卷上:“﹝ 张协 ﹞词采葱蒨,音韵鏗鏘,使人味之,亹亹不倦。”《乐府诗集·燕射歌辞三·隋宴群臣登歌》:“车旗煜爚,衣缨葱蒨。” 唐 殷寅 《铨试后徵山别业寄源侍御》诗:“朱紱何赫赫,綉衣復葱蒨。” 宋 周密 《台城路》词:“盈盈笑靨,映珠络玲瓏,翠綃葱蒨。”

(4).比喻才华横溢。 明 汤显祖 《龙沙宴作赠王翼清大宪》诗:“四明 山海 姿,公才发葱蒨。”

风光

(1) 风景;景物

江南三月好风光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毛 * 《沁园春·雪》

(2) 名胜风景

(3) 光耀,体面(含贬义)

苒苒

(1) 长势茂盛的

苒苒齐芳草,飘飘笑断蓬。——唐彦谦《移莎》诗

(2) 草木枝叶柔嫩貌

因风初苒苒,覆岸欲离离。——陈诩《龙池春草》

(3) 气味或烟尘轻飘的样子

木末北山烟苒苒,草根南涧水泠泠。——王安石《木末》

(4) 渐渐地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柳永《八声甘州》

(5) 悄然流逝的

驱驱行役,苒苒光阴。——柳永《凤归云》

人事

(1) 指人世间的事

人事沧桑

人事不可量。——《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惩等工作

人事调动

(3) 人情事理

不懂人事

(4) 人的意识的对象

不省人事

(5) 人力能做到的事

尽人事

(6) 馈赠的礼物

送人事

悠悠

(1) 长久,遥远

悠悠长夜

(2) 遥远的

悠悠未来

(3) 形容从容不迫

(4) 众多

(5) 荒谬

悠悠之谈

(6) 飘动的样子

羌笛悠悠雪满地。——宋· 范仲淹《渔家傲》

(7) 庸俗

(8) 形容忧伤

悠悠我思

中心悠悠

悠悠尔心。——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9) 形容悠闲自在

白云千载空悠悠。——唐· 崔颢《黄鹤楼》

悠悠自得

未应

(1).犹不须。 宋 王安石 《评定试卷》诗:“疑有高鸿在寥廓,未应回首顾张罗。” 宋 陆游 《遣兴》诗:“老去可怜风味在,未应山海混渔樵。”

(2).犹不算;不是。 唐 李白 《梁园吟》:“ 东山 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 宋 张纲 《临江仙》词:“年方强仕未应迟。高风轻借便,一鶚看横飞。”

(3).犹不曾。 唐 李白 《关山月》诗:“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嘆息未应闲。” 唐 王维 《听宫莺》诗:“游子未应返,为此始思乡。” 宋 蔡伸 《念奴娇》词:“云浪鳞鳞,兰舟泛泛,共载一轮月。五湖当日,未应此段奇絶。”

(4).不应当。 明 刘基 《旅兴》诗之二四:“晨兴步庭除,足弱几不持;论年未应尔,胡为遽如斯?”

独有

(1).独自具有;独自据有。《管子·形势》:“召远者,使无为焉;亲近者,言无事焉;唯夜行者,独有也。” 支伟成 通解:“夜行,谓阴行其德,则人不与之争,故独有之也。”《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 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

(2).只有;特有。《史记·历书》:“是时,独有 邹衍 ,明於五德之传,而散消息之分,以显诸侯。” 唐 张籍 《贺周赞善闻子规》诗:“此处谁能听,遥知独有君。” 茅盾 《子夜》五:“土匪这样猖獗,真是 中国 独有的怪现象。” 毛 * 《冬云》诗:“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羆。”

(3).指在精神上能特立独行。《庄子·在宥》:“出入六合,游乎九州,独往独来,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 成玄英 疏:“人欲出众,而己独游,众无此能,故名独有。”

何必

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

何必去那么早

画诺

(1).旧时主管官员在文书上签字,表示同意照办。《后汉书·党锢传序》:“后 汝南 太守 宗资 任功曹 范滂 , 南阳 太守 成瑨 亦委功曹 岑晊 ,二郡又为謡曰:‘ 汝南 太守 范孟博 , 南阳 宗资 主画诺。 南阳 太守 岑公孝 , 弘农 成瑨 但坐啸。’” 王先谦 集解引 惠士奇 曰:“诺,犹今施行,谓之画诺。”《北史·令狐整传》:“刺史 魏 东阳王 元荣 辟 整 为主簿…… 荣 器 整 德望,尝谓僚属曰:‘ 令狐延保 ,西州令望,方成重器,岂州郡之职所可縶维?但一日千里,必基武步,寡人当委以庶务,画诺而已。’”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考史四》:“《唐六典》:‘太子令书画诺。’本朝 至道 初改为準。此东宫画诺也…… 梁 江州 刺史 陈伯之 目不识书,得文牒辞讼,惟作大诺,则郡守刺史亦画诺矣。”

(2).泛指同意、赞成。《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虚无党》:“当时之政府既极婪戾,则此之主义,必能为多数国民之所画诺。”

谈笑

说笑;又说又笑

谈笑有鸿儒。——唐· 刘禹锡《陋室铭》

谈笑间。——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更选

改选。《中国同盟会总章》第八条:“本会设总理一人,由全体会员投票公举,四年更选一次。”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