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咏一百首刘蕡

作者:刘克庄 朝代:宋代

杂咏一百首刘蕡原文

貂珰窃大柄,韦布献孤忠。
榜出惟风汉,无名在选中。

诗词问答

问:杂咏一百首刘蕡的作者是谁?答:刘克庄
问:杂咏一百首刘蕡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刘克庄的名句有哪些?答:刘克庄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貂珰

(1).貂尾和金、银璫,古代侍中、常侍的冠饰。 汉 应劭 《汉官仪》卷上:“中当侍, 秦 官也。 汉 兴,或用士人,银璫左貂。 光武 以后,专任宦者,右貂金璫。”《后汉书·朱穆传》:“自 延平 以来,浸益贵盛,假貂璫之饰,处常伯之任。” 李贤 注:“璫以金为之,当冠前,附以金蝉也。”

(2).借指宦官。 宋 梅尧臣 《和谢希深会圣宫》:“龟组恭来诣,貂璫肃奉承。”《明史·彭汝实传》:“弃燕閒於女宠,委腹心於貂璫。” 清 高承勋 《豪谱·儒豪》:“ 张子韶 对策,至晡未毕,貂璫促之。 子韶 曰:‘未也,方谈及公等。’”

大柄

《礼记·礼运》:“是故礼者,君之大柄也,所以别嫌明微,儐鬼神。考制度,别仁义。” 郑玄 注:“柄,所操以治事。”谓礼为人君持以治国之本。后以“大柄”喻握以治事的大权。《元典章·刑部二·繫狱》:“刑罚,国之大柄,有功者赏,有罪者罚,理当然也。”《明史·李森传》:“名爵日轻,廪禄日费,是玩天下之公器,弃国家之大柄也。” 清 昭槤 《啸亭杂录·金司寇》:“既持大柄,倚胥吏为耳目,任意周内罪名。”

韦布

(1).韦带布衣。古指未仕者或平民的寒素服装。 汉 司马相如 《报卓文君书》:“五色有灿,而不掩韦布。”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寸裂之锦黻,未若坚完之韦布。” 清 刘大櫆 《贲趾堂记》:“人之情有弃膏粱而甘藜藿,轻紱冕而躬韦布,然未有不苦劳而乐逸者。”

(2).借指寒素之士,平民。 宋 岳珂 《桯史·万春伶语》:“﹝ 胡给事 ﹞物色为首者,尽繫狱,韦布益不平。”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钱起》:“王公不觉其大,韦布不觉其小。”《明史·文苑传四·徐渭》:“当 嘉靖 时, 王 李 倡‘七子社’, 谢榛 以布衣被摈。 渭 愤其以轩冕压韦布,誓不入二人党。”

孤忠

(1).忠贞自持,不求人体察的节操。 宋 曾巩 《韩魏公挽歌词》:“覆冒荒遐知大度,委蛇艰急见孤忠。” 明 王世贞 《鸣凤记·忠良会边》:“只恐孤忠有功难建,须期个地转天旋,要使离人再得圆。” 清 宋儒醇 《南渡》诗:“独有 史督辅 ,尽瘁继以死。一片孤忠心,众 * 肆毁。” 清 顾炎武 《井中心史歌》:“独力难将 汉 鼎扶,孤忠欲向 湘 纍弔。”

(2).指忠贞自持的人。 清 蒋士铨 《冬青树·自序》:“窃观往代孤忠,当国步已移,尚间关忍死於万无可为之时,志存恢復。”

风汉

言语行动颠狂的人。风,今写作“疯”。 唐 无名氏 《玉泉子》:“ 刘蕡 , 杨嗣復 门生也。对策以直言忤时,中官尤所嫉忌。中尉 仇士良 谓 嗣復 曰:‘奈何以国家科第放此风汉耶?’” 宋 陆游 《自述》诗:“未恨名风汉,惟求拜醉侯。” 林纾 《二箴·言箴》:“髯鬢垂皤,乃类风汉。”

无名

(1) 没有名称或名声

师出无名

(2) 没有缘由或说不清缘由的

无名火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