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尼昩上人

作者:释德洪 朝代:宋代

赠尼昩上人原文

不著包头绢,能披坏墨衣。

愧无灌溪辩,敢对末山机。

未肯题红叶,终期老翠微。

余今倦行役,投杖梦烟扉。

诗词问答

问:赠尼昩上人的作者是谁?答:释德洪
问:赠尼昩上人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赠尼昩上人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释德洪的名句有哪些?答:释德洪名句大全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参考注释

包头

(1).头巾,包头的布。《醒世恒言·陆五汉硬留合色鞋》:“可怜 寿儿 从不曾出门,今日事在无奈,只得把包头齐眉兜了,锁上大门,随众人望 杭州府 来。”《天雨花》第十二回:“夫人忙与展去血痕,用包头扎了。” 方志敏 《可爱的中国》:“另一个是二十馀岁的妇人,面色粗黑,头上扎一块青布包头,似是从乡下逃荒出来的样子。”

(2).借指包着头巾的战士。《太平天囯歌谣·牵驴带马当包头》:“牵驴带马当包头,吃穿二字不用愁。”

(3).戏曲术语。戏曲中旦行脚色头部化装的总称,包括贴片子、勒网子、梳头、上头面等。

(4).戏曲术语。旦行脚色头部饰物的总称。《儒林外史》第三十回:“当下戏子吃了饭,一个个装扮起来,都是簇新的包头,极新鲜的褶子。”

(5).戏曲术语。借指旦脚演员。 清 蕊珠旧史 《京尘杂录·梦华琐簿》:“俗呼旦角曰包头。盖昔年俱戴网子,故曰包头。”

墨衣

(1).黑衣。指丧服。《新唐书·吐蕃传上》:“居父母丧,断髮,黛面、墨衣,既葬而吉。”

(2).指僧服。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六:“至奔 牛埭 ,浮屠出腰间金,市斗酒,夜醉 五百 而髠其首,解墨衣衣之,且加之械而縶焉。”

题红叶

即红叶题诗传情的故事。历来记载颇多,如:(1) 唐宣宗 时中书舍人 卢渥 ,“偶临御沟,见一红叶”,叶上题诗云:“水流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事见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十。 卢渥 , 鲁迅 《唐宋传奇集·稗边小缀》作 韩渥 。(2) 唐玄宗 时 顾况 于“苑中,坐流水上,得大梧叶”,上有题诗云:“一入深宫里,年年不见春。聊题一片叶,寄与有情人。” 况 亦于叶上题诗与之反覆唱和。事见 唐 孟棨 《本事诗·情感》。(3) 唐德宗 时进士 贾全虚 于御沟见一花流至,旁连数叶,上有 王才人 养女 凤儿 题诗,“笔蹟纤丽,言词幽怨”,诗云:“一入深宫里,无由得见春。题诗花叶上,寄与接流人。” 全虚 见诗,为之流泪。 德宗 闻此事,因以 凤儿 赐 全虚 。事见 宋 王銍 《补侍儿小名录·凤儿》。(4) 唐僖宗 时儒士 于祐 与宫人 韩氏 红叶唱酬,后遂结为夫妇。事见 宋 刘斧 《青琐高议》卷五载 张实 《流红记》。(5) 唐僖宗 时进士 李茵 尝游苑中,于御沟得宫娥 云方子 红叶题诗。后 茵 与宫娥同行诣 蜀 ,被内官 田大夫 拆散,“宫娥与 李 情爱至深,至前驛,自縊而死。”事见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九。后以“题红叶”为吟咏情思、闺怨或良缘巧合之典。 宋 侯寘 《满江红》词:“谩彩牋、牙管倚西窗,题红叶。”亦省作“ 题红 ”、“ 题叶 ”。 宋 范成大 《南柯子》词:“缄素双鱼远,题红片叶秋。” 宋 李演 《南乡子·夜宴燕子楼》词:“待觅琼觚藏綵信,流春。不似题红易得沉。”《剪灯馀话·田洙遇薛涛联句记》:“何处空题叶,谁家谩结褵。”

终期

末期的;晚期的

终期癌

翠微

青翠的山色,也泛指青翠的山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毛 * 《答友人》

行役

(1).旧指因服兵役、劳役或公务而出外跋涉。《诗·魏风·陟岵》:“嗟!予子行役,夙夜无已。”《周礼·地官·州长》:“若国作民而师田行役之事,则帅而致之。” 贾公彦 疏:“行谓巡狩,役谓役作。” 汉 桓宽 《盐铁论·备胡》:“行役戍备,自古有之,非独今也。” 唐 戴叔伦 《将巡郴永途中作》诗:“行役留三 楚 ,思归又一春。” 清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兵制一》:“夫五十口而出一人,而又四年方一行役,以一人计之,二十岁而入伍,五十岁而出伍,始终三十年,止歷七践更耳。”

(2).泛称行旅,出行。 南朝 梁 柳恽 《捣衣诗》:“行役滞风波,游人淹不归。” 唐 李白 《估客行》:“海客乘天风,将船远行役,譬如云中鸟,一去无踪跡。”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三:“天下名山福地,类因行役穷日力,且为姑俟回程来观之语所误,竟失一往,貽终身之恨者多矣。” 清 戴名世 《忧庵记》:“余好游,时时行役四方,水行乘舟,舟中即忧庵也。” 郁达夫 《星洲既陷厄苏岛困孤舟中赋此见志》诗:“伤乱倦行役,西来又一关。”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