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福观谒唐玉真公主祠

作者:程公许 朝代:宋代

储福观谒唐玉真公主祠原文

华萼楼前花冥冥,三郎雅知睦天伦。
脂田恩厚说屣轻,独将泡影观此身。
碧瑶六六秀蜀岷,朝来郁勃连夕曛,石坛虚呵存谷神。
笳鼓惊散羯鼓春,兄来问信杳莫闻。
瑶池宴酣归未醒,千岩万壑空烟云。
一念之差隔几尘,蓬莱谁堆有太真。
平生我亦厌俗氛,秘籙曾受金阙君。
玄机偿有三生因,不妨牧羊学初平。

诗词问答

问:储福观谒唐玉真公主祠的作者是谁?答:程公许
问:储福观谒唐玉真公主祠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程公许的名句有哪些?答:程公许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华萼

(1).亦作“ 华蕚 ”。同“ 华鄂 ”。《文选·谢瞻<于安城答灵运>诗》:“华蕚相光饰,嚶鸣悦同响。” 吕延济 注:“华蕚,喻兄弟也。” 唐 李白 《冬日于龙门送从弟京兆参军令问之淮南觐省序》:“见千条之緑杨,折一枝以相赠,则华萼情在,吾无恨焉。” 宋 苏轼 《赐皇弟大宁郡王佖生日礼物口宣》:“乃眷贤王,篤生兹日,本枝之庆,华萼相承,宜分廏库之良,以致乔松之寿。”参见“ 华鄂 ”。

(2).指 唐玄宗 所建的 花萼楼 。 唐 元稹 《连昌宫词》:“往来年少説 长安 , 玄武楼 成 华萼 废。”

冥冥

(1) 不明亮

天色冥冥

杳以冥 冥。——《楚辞·屈原·涉江》

薄暮冥冥。——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2) 指人不明事理

(3) 形容高远;深远

鸿飞冥冥

(4) 迷信的人指有鬼神暗中起作用的境界

三郎

(1).古代三种郎官的合称。《史记·秦始皇本纪》:“以罪过连逮少近官三郎,无得立者。” 司马贞 索隐:“三郎,谓中郎、外郎、散郎。” 张守节 正义引《汉书·百官表》:“有议郎、中郎、散郎,又有左右三将,谓郎中,车郎、户郎。”

(2). 唐 玄宗 小字。因其排行第三,故称。 唐 郑嵎 《津阳门》诗:“ 三郎 紫笛弄烟月,怨如别鹤呼羈雌。”原注:“内中皆以上为 三郎 。” 宋 马永卿 《懒真子》卷一:“ 三郎 谓 明皇 也。 明皇 兄弟六人,一人早亡,胡 明皇 为太子时,号五王宅。 寧王 、 薛王 , 明皇 兄也, 申王 、 岐王 , 明皇 弟也,故谓 三郎 。” 明 屠隆 《彩毫记·为国荐贤》:“一自 三郎 度曲后,许多天乐在人间。” 郁达夫 《毁家诗纪》:“省识 三郎 肠断意, 马嵬 风雨葬花魁。”

(3).泛称排行第三者。《南齐书·陈显达传》:“当世快牛称 陈世子 青、 王三郎 乌、 吕文显 折角、 江瞿曇 白鼻。”

天伦

(1) 指父子、兄弟等亲属关系

天伦之乐

(2) 自然的道理

合于天伦

恩厚

仁爱笃实。《汉书·路温舒传》:“方今天下赖陛下恩厚,亡金革之危,饥寒之患。”《后汉书·刘虞传》:“ 虞 以恩厚得众,怀被 北州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七回:“弓兵伺候了老爷十多年,老爷平日待我们十分恩厚,不过缺苦官穷,有心要调剂我们,也力不从心罢了。”

泡影

(1) 毫无效果的状态;毫无意义的结果;落空

(2) 无,零

我想当一个商界代言人的愿望一夜之间化成了泡影

六六

(1).六的六倍,三十六。《鹖冠子·度万》:“五音六律,稽从身出,五五二十五以理天下,六六三十六以为岁式。” 陆佃 解:“六六,六其律之六也。”

(2).谓 巫山 三十六峰。 宋 范成大 《范氏庄园》诗:“夕阳尘土涨郊墟,六六峯头梦觉餘。” 明 汪道昆 《高唐梦》:“人醉我何醒,莫待黄粱先熟;明烛明烛,梦断 巫山 六六。” 清 袁于令 《西楼记·私契》:“ 巫山 六六梦难成,一幅花笺作主盟。”

(3).鲤鱼的别称。《埤雅·释鱼》:“鲤三十六鳞,具六六之数,阴也。”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二:“﹝ 胡书巢 ﹞《寄香亭》云……森森九种竹,灿灿十样笺。六六双鲤鳞,泠泠三峡泉。”详“ 六六鳞 ”。

朝来

早晨。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简傲》:“ 西山 朝来,致有爽气。” 元 顾德辉 《青玉案》词:“晴日朝来升屋角,树头幽鸟,对调新语,语罢双飞却。”

郁勃

(1).郁结壅塞。《周礼·春官·典同》“弇声鬱” 汉 郑玄 注:“弇则声鬱勃不出也。” 清 黄景仁 《闻龚爱督从河南归》诗:“知君怀古意鬱勃,乃使 黄河 一綫盘君胸。” 钱锺书 《围城》八:“ 鸿渐 郁勃得心情象关在黑屋里的野兽,把墙壁狠命的撞、抓、打,但找不着出路。”

(2).形容气势旺盛或充满生机。《鬼谷子·权篇》“怒者妄动而不治也” 南朝 梁 陶弘景 注:“怒者鬱勃,故妄动而言不治也。” 明 许承钦 《夏仲自正觉寺游佛峪》诗:“龙神气鬱勃,势欲呼雷风。”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精神鬱勃,莫可制抑。”

(3).茂盛,繁盛。 汉 应瑒 《杨柳赋》:“攄丰节而广布,纷鬱勃以敷阳。” 明 黄密 《丰城安汊看梅同徐时浚》诗:“丛竹鬱勃深,村楼列旧畚。”

(4).形容回旋貌。 唐 颜真卿 《魏夫人仙坛碑》:“每至忌辰,则风雨鬱勃,直入室内, 玄室 闻而骇之。”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三》:“晨起,浓云犹鬱勃,惟东方已开。” 清 冒襄 《影梅庵忆语》卷一:“灰上隔砂选香蒸之,歷半夜,一香凝然,不焦不竭,鬱勃氤氲。”

连夕

连续几夜。 金 元好问 《续夷坚志·石桩火出》:“ 泰和 八年冬,京师 大悲阁 前幡竿石桩缝间连夕火出,四十餘日乃止。” 清 赵翼 《诸罗守城歌》:“援师三番不得进,山头连夕惟传烽。”

石坛

(1).石头筑的高台。古代多用于祭祀。《汉书·郊祀志下》:“紫坛伪饰女乐、鸞路、騂驹、龙马、石坛之属,宜皆勿修。” 北周 庾信 《周陇右总管长史豆卢公神道碑铭》:“石坛承祀,丰碑颂灵。” 唐 许浑 《重游飞泉观题故梁道士宿龙池》诗:“云开星月浮山殿,雨过风雷遶石坛。” 清 曹寅 《小游仙诗》之八:“毳毛伐尽浥清寒,自缚茅龙上石坛。”

(2).石制的台或墩。 唐 韩愈 《记梦》诗:“石坛坡陀可坐卧,我手承頦肘拄座。” 郭沫若 《孔雀胆》第一幕:“左前方有大柏树一株,有圆形石坛围护其根。”

谷神

被信仰为促进谷物生长保证五谷丰收并主宰植物每年的生长、腐烂和再生的神

笳鼓

笳声与鼓声。借指军乐。《南史·曹景宗传》:“时韵已尽,唯餘竞病二字。 景宗 便操笔,斯须而成,其辞曰:‘去时儿女悲,归来笳鼓竞。借问行路人,何如 霍去病 ?’帝叹不已。” 唐 韩愈 《大行皇太后挽歌词》之一:“秋天笳鼓歇,松柏遍山鸣。” 宋 苏轼 《西山戏题武昌王居士》诗:“篙竿击舸菰茭隔,笳鼓过军鸣狗惊。” 明 沉采 《千金记·囊沙》:“笳鼓震天鸣,旌旗耀日明。”

惊散

受惊而逃散。《晋书·姚泓载记》:“ 道济 率 王敬 、 沉林子 等逆衝 绍 军,将士惊散。” 南朝 梁武帝 《古意》诗之一:“飞鸟起离离,惊散忽差池。” 宋 苏辙 《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卒凶暴恣行……畏罪惊散,欲为乱。” 茅盾 《子夜》十七:“直到 吴荪甫 汽车上的喇叭在大门外接连叫了两次,门房里那一伙男女方才听到。牌局立刻惊散了。”

羯鼓

我国古代一种鼓。腰部细。据说起源于羯族

问信

(1).打听信息。《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他归你家十来日了,如何到来这里问信。”《红楼梦》第七七回:“恨不得一时亮了就遣人去问信。”

(2).过问。 黄远庸 《旧历新年之一瞥》:“请他们不必问信,办到数月之后,再来问信,包办几个月再看。”

瑶池

神话中昆仑山上的池名,西王母所住的地方;美池,多指宫苑中的池

千岩万壑

语出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顾长康 从 会稽 还,人问山川之美。 顾 云:‘千巖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后用以形容峰峦与山谷极多。 唐 谷神子 《博异志·阴隐客》:“正立而视,乃别一天地日月世界,其山傍向万仞,千巖万壑,莫非灵景,石尽碧琉璃色。” 清 龚自珍 《摸鱼儿》词:“数东南千巖万壑,君家第一奇秀。” 叶圣陶 《我们的骄傲》:“他说 桂林 的山好象盆景,一座座地拔地而起,形状尽有奇怪的,可是没有千巖万壑茫茫苍苍的气概。”

烟云

烟气和云

烟云缭绕

一念之差

一闪念的差错(多指因此引起严重的后果)

一念之贞。——清·袁枚《祭妹文》

蓬莱

又称“蓬壶”。神话中渤海里仙人居住的三座神山之一(另两座为“方丈”、“瀛洲”)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

太真

(1).原始混沌之气。《文选·傅毅<舞赋>》:“啟太真之否隔兮,超遗物而度俗。” 李善 注:“太真,太极真气也。”《子华子·阳城胥渠问》:“太真剖割,通之而为一,离之而为两,各有精专,是名阴阳。”

(2).仙女名。《云笈七籤》卷九八:“ 太真夫人 者, 王母 之小女也。年可十六七,名 婉罗 ,字 勃遂 。”

(3). 唐 杨贵妃 号。《旧唐书·后妃传上·玄宗杨贵妃》:“时妃衣道士服,号曰‘太真’。” 唐 罗隐 《牡丹》诗:“日晚更将何所似, 太真 无力凭栏干。”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 鶯鶯 ﹞有倾国倾城之容, 西子 、 太真 之颜。” 明 杨珽 《龙膏记·邪萌》:“丰若有餘,柔若无骨,嘖嘖 太真 、 飞燕 ,旷世兼长。”

(4).道教称黄金为太真。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金石一·金》﹝释名﹞引 陶弘景 曰:“仙方名金为太真。”

平生

(1) 终身;一生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婚姻是一个人的平生大事

(2) 向来;素来

他平生是很勤俭的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清· 林觉民《与妻书》

俗氛

指尘俗之气或庸俗的气氛。 宋 惠洪 《冷斋夜话·满城风雨近重阳》:“ 潘 答书曰:‘秋来景物,件件是佳句,恨为俗氛所蔽翳。’” 清 秋瑾 《申江题壁》诗:“满眼俗氛忧未已,江河日下世情非。”

秘籙

道教神秘的文书。 唐 陈子昂 《洛城观酺应制》诗:“苍极神功被,青云祕籙开。” 唐 殷尧恭 《府试中元观道流步虚》诗:“玄都开祕籙,白石礼先生。” 明 陈子龙 《古乐府·五游篇》:“云笈传吾道,祕籙署我名。”《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 王曾 ﹞復上疏曰:‘国家受殊祥,膺祕籙,就严城之北隅,啟列真之祕宇。’”

金阙

(1).道家谓天上有黄金阙,为仙人或天帝所居。《神异经·西北荒经》:“西北荒中有两金闕,高百丈。” 唐 杨炯 《盂兰盆赋》:“晃兮瑶臺之帝室,赩兮金闕之仙家。”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馀韵》:“金闕远,紫宸高,苍天梦梦。”

(2).指天子所居的宫阙。 北齐 颜之推 《观我生赋》:“指金闕以长鎩,向王路而蹶张。” 明 沉鲸 《双珠记·廷对及第》:“青云随步朝金闕,各要把此衷竭。” 清 赵翼 《己卯元日早朝》诗:“糺縵五云金闕朗,太平中外一家春。”

玄机

(1) 佛家、道家称奥妙的道理

(2) 神妙的机宜

不露玄机

三生

佛家所说的三世转生,即前生、今生和来生

世说三生如不谬,共疑巢许是前身。——白居易《赠张处士山人》

三生有幸

不妨

(1)

最好还是

你不妨现在就告诉他

(2)

无任何害处

你不妨去碰碰运气

(3)

表示怀疑或不确定

我不妨说,传导声音的机械装置是完善的

牧羊

看羊,放羊

牧羊曲

初平

传说中的仙人。 唐 曹唐 《小游仙》诗之四十:“共爱 初平 住九霞,焚香不出闭 金华 。” 郁达夫 《秋日偕曾荫千游金华承黄志雄导游北山诸胜并示新辑<双龙记胜>读后题诗》之二:“游罢洞天三十六,归来辛苦记 初平 。”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