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周寺丞宰新郑

作者:梅尧臣 朝代:宋代

送周寺丞宰新郑原文

仲冬言徂征,晓月在环玦。
京水生层冰,梅山见残雪。
县庭槐已古,堂壁碑未缺。
惟吾故交意,赠子以为别。

诗词问答

问:送周寺丞宰新郑的作者是谁?答:梅尧臣
问:送周寺丞宰新郑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梅尧臣的名句有哪些?答:梅尧臣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仲冬

冬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十一月

徂征

(1).前往征讨;出征。《书·大禹谟》:“惟时 有苗 弗率,汝徂征。” 宋 陆游 《睡起已亭午终日凉甚有赋》诗:“颇闻王旅徂征近, 敷水 条山 兴已狂。”《金史·完颜匡传》:“徂征 三秦 ,震惊来附。”《清史稿·礼志九》:“ 乾隆 十四年,定命将仪三……徂征仪二。”

(2).谓远行。《文选·陆机<于承明作与士龙>诗》:“牵世婴时网,驾言远徂征。” 吕延济 注:“驾言,谓驾车马出游也。徂,往;征,行也。” 唐 李嘉祐 《送从侄端之东都》诗:“故关逢落叶,寒日逐徂征。” 宋 梅尧臣 《送周寺丞宰新郑》诗:“仲冬吉徂征,晓月在环玦。”

(3).奔流;流逝。 汉 应瑒 《灵河赋》:“汾澒涌而腾騖兮,恒亹亹而徂征。” 明 刘基 《感怀》诗之二八:“沉思空幽寂,岁月已徂征。”

晓月

拂晓的残月。 南朝 宋 谢灵运 《庐陵王墓下作》诗:“晓月发 云阳 ,落日次 朱方 。” 唐 李群玉 《自澧浦东游江表》诗:“哀碪擣秋色,晓月啼寒螿。” 宋 柳永 《殢人娇》词:“晓月将沉,征驂已鞴。愁肠乱,又还分袂。” 曹禺 《原野》第三幕:“左半个天悬着半轮晓月,如同一张薄纸。”

环玦

(1).玉环和玉玦,并为佩玉。《汉书·隽不疑传》:“ 不疑 冠进贤冠,带櫑具剑,佩环玦,褒衣博带,盛服至门上謁。” 颜师古 注:“环,玉环也。玦即玉佩之玦也。带环而又著玉佩也。” 宋 苏轼 《虎跑泉》诗:“至今游人灌濯罢,卧听空堦环玦响。” 清 唐孙华 《溪边步月》诗:“呜咽笙簫别院曲,鏘鸣环玦过桥泉。”

(2).《荀子·大略》:“絶人以玦,反絶以环。” 杨倞 注:“古者,臣有罪,待放於境,三年不敢去;与之环则还,与之玦则絶。皆所以见意也。”后用“环玦”表示官员的内召和外贬。《后汉书·袁谭传》:“愿熟详吉凶,以赐环玦。”亦用为偏义,谓招还。 唐 刘禹锡 《望赋》:“望如何其望最伤,俟环玦兮思帝乡。”

(3).有缺口的玉环。 清 龚自珍 《乙丙之际塾议》十七:“日月星之见吉凶,殆为日抱珥,月晕成环玦,星移徙,彗孛。”

层冰

犹厚冰。 宋 辛弃疾 《念奴娇·和南涧载酒见过雪楼观雪》词:“便拟明年,人间挥汗,留取层冰洁。” 元 袁桷 《渝州老人歌》:“渴饮古涧之层冰,暮宿古松之危枝。” 清 刘大櫆 《金节母传》:“﹝太恭人﹞独身孤立於层冰积雪之中。”

梅山

(1).山名。在今 浙江省 绍兴县 境。传说为 汉 梅福 隐处之一。 宋 陆游 《梅子真泉铭》:“距 会稽城 东北七里有山,曰 梅山 。山之麓有泉,曰 子真泉 。” 子真 , 梅福 之字。 宋 陆游 《朝中措》词:“明月 梅山 笛夜,和风 禹庙 鶯天。”

(2).山名。在今 浙江省 奉化县 境。相传为 梅福 赏游处。《清一统志·浙江·宁波府》:“ 梅山 :在 奉化县 南三十里,旧志谓 梅福 尝游此。兀立众山中,峯峦奇秀,北环大溪,下有龙湫。”

(3).山名。在今 安徽省 含山县 境。山上多梅,传为 曹操 行军望梅止渴处。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江南十一·和州》:“ 梅山 :县( 含山县 )东南五里,山多梅树,俗传 曹操 行军,指梅林以止军士渴处也。 唐 天寳 中,改曰 栖隐山 。”

(4).山名。在今 安徽省 舒城县 境。传说为 梅福 隐处之一。《清一统志·安徽·庐州府》:“ 梅山 ……在 舒城县 西五十里,上有 梅仙洞 , 汉 南昌 尉 梅福 弃官后隐此,亦名 梅福山 。”

(5).山名。在今 安徽省 东至县 境。《清一统志·安徽·池州府》:“ 梅山 ,在 建德县 西南十里。 宋 时僧 志南 居之, 朱子 访至山中,与之倡和,为书‘普门’二字刻於石壁。”

(6).山名。在 湖南省 新化县 、 安化县 间。在 新化 者称 上梅山 ,在 安化 者称 下梅山 。《宋史·神宗纪二》:“﹝ 熙寧 五年十一月﹞ 章惇 开 梅山 ,置 安化县 。”

(7).山名。在 安徽省 金寨县 。1956年在这里建成 梅山水库 。

(8).特指 扬州 梅花岭 。上有 明 史可法 衣冠冢。 清 秋瑾 《宝刀歌》:“痛哭 梅山 可奈何?帝城荆棘埋铜驼。”

残雪

尚未化尽的雪。 唐 杜审言 《大酺》诗:“梅花落处疑残雪,柳叶开时任好风。” 唐 于良史 《冬日野望寄李赞府》诗:“风兼残雪起,河带断氷流。” 明 文徵明 《除夕》诗:“腊意亦知人恋岁,为留残雪隔年看。”

县庭

见“ 县廷 ”。

故交

旧友,老朋友,老相识

红颜意气尽,白璧故交轻。——唐· 卢照邻《羁卧山中》

故旧不遗, * 不偷。——《论语·秦伯》(不偷:不薄,厚道)

以为

认为

自以为不失天下之士。——《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以为旦噬己也。——唐· 柳宗元《三戒》

以为鄙吝。——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资治通鉴》

自以为必死。——《资治通鉴·唐纪》

以为豪。——明· 魏禧《大铁椎传》

以为妙绝。——《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