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韵

作者:陈造 朝代:宋代

再次韵原文

人间十日雪,已润夸父渴。
宿云忽披靡,羲驭与抑遏。
春从九地回,旋放牙甲活。
主张披拂是,大块司予夺。
椒柏追时序,鼓吹听晓聒。
诗坛有同盟,办作衔袖谒。
得雪晴更佳,过是或为孽。
群山半披剥,众巧献一阅。
悬知兵吏集,不待铺木屑。
令尹活人手,小试牛刀割。
广文甘僻左,不肯事容说。
与俗分乐事,盍以韵语说。
独惭长须送,不量好时节。

诗词问答

问:再次韵的作者是谁?答:陈造
问:再次韵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陈造的名句有哪些?答:陈造名句大全

陈造再次韵书法欣赏

陈造再次韵书法作品欣赏
再次韵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人间

指整个人类社会;世间

要留清白在人间。——明· 于谦《石灰吟》诗

人间四月芳菲尽。——宋· 沈括《梦溪笔谈》

十日

(1).古代神话传说天本有十日, 尧 命 后羿 射落九日。《山海经·海外东经》:“ 汤谷 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 黑齿 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淮南子·墬形训》:“若木在建木西,末有十日,其华照下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诸子》:“按《归藏》之经,大明迂怪,乃称 羿 毙十日, 嫦娥 奔月。” 唐 韩愈 《月蚀诗效玉川子作》:“ 尧 呼大水浸十日,不惜万国赤子鱼头生。女於此时若食日,虽食八九无馋名。”参见“ 十日并出 ”。

(2).十干所表示的日子。《周礼·春官·冯相氏》:“ 冯相氏 掌十有二岁、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二十有八星之位,辨其叙事,以会天位。”《左传·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 杜预 注:“甲至癸。” 唐 韩愈 《送幽州李端公序》:“国家失太平,於今六十年矣,夫十日十二子相配,数穷六十,其将復平,平必自 幽州 始。”《新五代史·司天考一》:“周天一藏,四时,二十四气,七十二候,行十日十二辰,以为历。”

夸父

中国神话人物。炎帝的后裔。见“夸父追日”:传夸父曾追逐落日,途中口渴,饮尽黄、渭河水未止。欲北去饮大泽水,中途渴死。死后手杖化为“邓林”。夸父子孙繁衍成夸父国

宿云

夜晚的云气。 唐 宋之问 《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诗:“宿云鹏际落,残月蚌中开。” 宋 苏轼 《答胡道师书》:“ 道师 又不远数百里负笈相从,秉烛相对,恍若梦寐,秋声宿云,了然在吾目中矣。” 元 赵孟頫 《桃源春晓图》诗:“宿云初散青山湿,落红繽纷溪水急。”

披靡

(1)

(2) 随风散乱地倒下

应风披靡,吐芳扬烈。——司马相如《上林赋》

(3) 溃散

婉贞挥刀奋斫,所当无不披靡。——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羲驭

太阳的代称。 羲和 为日驭,故名。 明 高启 《广陵孙孝子爱日堂》诗:“只愁老景苦駸駸,羲驭西驰疾飞鞚。”《儿女英雄传》第三四回:“晓来一轮羲驭涌东隅。”参见“ 羲和 ”。

抑遏

抑制;遏止。 汉 阮瑀 《为曹公作书与孙权》:“抑遏 刘馥 ,相厚益隆。”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二:“父曰:‘真 严挺之 之子!’而每抑遏,恐小其器耳。” 明 归有光 《与沉敬甫书》之四:“人须当任性,何可强自抑遏,以求人道好。” 郁达夫 《薄奠》下:“我被众人的目光鞭挞不过,心里起了一种不可抑遏的反抗和诅咒的毒念。”

九地

(1).指各种隐秘难测的地形。《孙子·形》:“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善攻者动於九天之上。” 梅尧臣 注:“九地,言深不可知。” 郭化若 注:“九地,各种地形,也含有极其深秘的意思在内……九,泛指多数。”

(2).指地的最深处。 南朝 梁 江淹 《遂古篇》:“九地之下,如有天兮。” 宋 文天祥 《呈小村》诗:“雷潜九地声元在,月暗千山魄再明。”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龙飞相公》:“但深在九地,安望重睹天日乎!”

(3).犹九泉。指地下。《晋书·胡奋传》:“ 奋 唯有一子,为 南阳王 友,早亡。及闻女为贵人,哭曰:‘老奴不死,唯有二儿,男入九地之下,女上九天之上。’” 清 汤右曾 《荆州》诗:“ 龙陂桥 外坡陀血,谁洗忠臣九地魂。”

(4).用兵的九种地势。 唐 司空图 《王公河中生祠碑》:“於兵法之中,亦叶道家之理。虽战同九地,或於危地争先。” 元 罗贯中 《风云会》第三折:“作战先将九地量,决战须将五间防。” 清 顾炎武 《井陉》:“颇忆三分国,曾观九地形。”

(5).指根据地质、地形而分的九种土地。 汉 扬雄 《太玄·太玄数》:“九地:一为沙泥,二为泽池,三为沚崖,四为下田,五为中田,六为上田,七为下山,八为中山,九为上山。”

(6).犹言遍地,大地。 宋 张元干 《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词:“底事 崑崙 倾 砥柱 ,九地黄流乱注。” 胡云翼 注:“九地,九州之地,即‘遍地’的意思。” 明 刘基 《题李太白观瀑图》诗:“遥望瀑布水,自天垂白虹。大声回九地,浮光散虚空。”

(7).阴阳家谓历数有九地之数。参见“ 九天 ”。

(8).佛教语。谓众生轮回之三界。凡欲界一地, * 四地,无 * 四地。 南朝 宋 宗炳 《明佛论》:“等是人也,背辙失路,蹭蹬长往,而永没九地,可不悲乎!” 唐 卢照邻 《五悲·悲人生》:“三界九地,往返周旋。”《敦煌变文集·欢喜国王缘》:“和尚於是与夫人説三界九地人所生之处,寿命无限等事。”

主张

(1) 提倡;扶持;对某种行动提出见解

主张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2) 见解

这是我们的一贯主张

两种主张都有道理

(3) 主宰;作主

披拂

摆动,摇摆,飘动;吹动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长发披拂

大块

(1).大自然;大地。《庄子·齐物论》:“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 成玄英 疏:“大块者,造物之名,亦自然之称也。”《文选·张华<答何劭>诗之二》:“洪钧陶万类,大块禀羣生。” 李善 注:“大块,谓地也。” 唐 李白 《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郭沫若 《蜩螗集·题关山月画》:“大块无言是我师,陆离生动孰逾之。”

(2).犹大片。 毛 * 《中国革命和中国 * 》第一章第三节:“从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以后, 日本 帝国主义的大举进攻,更使已经变成半殖民地的 中国 的一大块土地沦为 日本 的殖民地。”

予夺

(1) 给予和剥夺

生杀予夺

(2) 指赞许和贬低

褒贬予夺

椒柏

见“ 椒柏酒 ”。

时序

季节变化的次序;先后的顺序

草木随着时序的变化而枯荣

时序刚刚过了秋分,就觉得突然增加了一些凉意。——《秋色赋》

鼓吹

(1) 宣扬,使众人知道

鼓吹六经

(2) 吹嘘

鼓吹种族优劣论

诗坛

诗歌界

诗坛盛会

有同

如同。 唐 无名氏 《开河记》:“陛下欲听狂夫之言,学亡 秦 之事,但恐社稷崩离,有同 秦 世。”

雪晴

雪止天晴。 唐 戴叔伦 《转应词》:“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 宋 陆游 《雪后寻梅偶得绝句》之一:“雪晴萧散曳笻枝,小坞寻梅正及时。” 元 无名氏 《渔樵记》楔子:“且喜今日雪晴了也,我要去打柴。”

群山

(1) 山连山

群山环抱

(2) 必须飞越的山脉或山峰——主要用于航空学

飞越从智利到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群山

众巧

(1).众多的巧匠。《晋书·文苑传·李充》:“羣能骋技,众巧竭心。”

(2).指众人的智慧。 宋 孔平仲 《乞巧》诗:“尽窒众巧门,化以 孔 与 周 。” 明 李贽 《答邓明府书》:“趋利避害,人人同心。是谓天成,是谓众巧。”

知兵

通晓军事。《史记·项羽本纪》:“ 宋义 论 武信君 之军必败,居数日,军果败。兵未战而先见败徵,此可谓知兵矣。”《宣和遗事》后事:“ 女真 不知兵,岂有孤军深入人境,而能善其归哉?” 清 钱谦益 《兵部职方清吏司主事徐日久授承德郎制》:“欲得知兵谋国之士,错置职方,以参预帷幄之寄。”

不待

不必,不用;不等

不待你来,他就走了

令尹

(1). 春秋 战国 时 楚国 执政官名,相当于宰相。《左传·庄公四年》:“令尹 鬭祁 、莫敖 屈重 除道梁 槎 ,营军临 随 。 随 人惧,行成。”《论语·公冶长》:“令尹 子文 ,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 邢昺 疏:“令尹,宰也…… 楚 臣令尹为长,从他国之言,或亦谓之宰。”《汉书·高帝纪上》:“﹝ 怀王 ﹞以 羽 为 鲁公 ,封 长安侯 , 吕臣 为司徒,其父 吕青 为令尹。” 颜师古 注引臣 瓒 曰:“诸侯之卿,唯 楚 称令尹,其餘国称相。” 唐 张说 《唐西台舍人赠泗州刺史徐府君碑》:“君子大守道而小守位,污隆随时,屈伸以义,亡令尹而不愠,失司寇而遂行。”

(2).泛称县、府等地方行政长官。 宋 梅尧臣 《立春前一日雪中访乌程宰李君俞依韵和答》:“粉絮先春拂面翔,临风跃马到君堂,县民将喜土膏起,令尹未惊农事忙。”《新编分门古今类事》卷五引 宋 刘斧 《青琐高议·寇相毁庙》:“﹝ 寇準 ﹞知 巴东县 。县旧有一庙,不知其名。旧令尹尝梦其神泣告之。”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岳青天》:“ 岳少保 起 , 满洲 人。以孝廉起家。初任 奉天府 尹,前令尹某以贪黷著,公入署时,命僕自屋宇器用皆洗涤之,曰:‘勿緇染其污跡也。’”

活人

(1).使人活;救活他人。《庄子·至乐》:“吾未知善之诚善邪?诚不善邪?若以为善矣,不足活身;以为不善矣,足以活人。”《后汉书·方术传下·华佗》:“ 佗 临死,出一卷书与狱吏,曰:‘此可以活人。’” 明 刘基 《题医者王养蒙诗卷后》:“活人以为功者,医之道也。”

(2).有生命的人。 明 唐寅 《妒花歌》:“佳人见语发娇嗔,不信死花胜活人。”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活人见鬼,其兆不祥。”

小试牛刀

小试:稍微用一下,初显身手。比喻有大本领的人,先在小事情上略展才能。也比喻有能力的人刚开始工作就表现出才华。

广文

唐天宝九年设广文馆。设博士、助教等职,主持国学。明清时因称教官为“广文”,亦作“广文先生”

诸公衮衮登台省,广文先生官独冷。甲第纷纷厌梁肉,广文先生饭不足。——唐· 杜甫《醉时歌赠广文馆学士郑虔》

僻左

人用右手为常,用左手为僻,故称偏僻之地为僻左。 三国 魏 曹丕 《与朝歌令吴质书》:“足下所治僻左,书问致简,益用增劳。” 宋 王禹偁 《躬弩》诗:“罚郡在僻左,时清政多闲。” 章炳麟 《中华民国解》:“独 * 为僻左。”

不肯

——用于否定式助动词表示拒绝

他不听劝告,不肯在他的船上装一台辅助引擎

容说

(1). 汉 王充 《论衡·自纪》:“偶合容説,身尊体佚,百载之后,与物俱殁。”《后汉书·仲长统传》:“信任亲爱者,尽佞諂容説之人也;宠贵隆丰者,尽后妃姬妾之家也。”《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诗所谓‘我躬不説,皇恤我后’者, 寗子 可谓不恤其后矣” 晋 杜预 注:“言今我不能自容説,何暇念其后乎?”

(2).谓存身,容身。

乐事

得意事;使人高兴或满意的事

享受倾听他谈话的乐事

语说

合语之说。合语,谓旅酬时互相谈论义理。《礼记·文王世子》:“大乐正学舞干戚。语説,命乞言,皆大乐正授数。” 郑玄 注:“语説,合语之説也。” 孔颖达 疏:“言合语者,谓合会义理而语説也。” 陈澔 集说:“大乐正教世子及士以舞干戚之容节,及合语之説,与乞言之礼,此三者,皆大乐正授之以篇章之数。”

长须

汉 王褒 《僮约》:“ 资中 男子 王子渊 ,从 成都 安志里 女子 杨惠 ,买亡夫时户下髯奴 便了 。”后因以“长鬚”指男仆。 唐 韩愈 《寄卢仝》诗:“先生又遣长鬚来,如此处置非所喜。” 宋 胡继宗 《书言故事·妓女类》:“僕曰长鬚。” 明 叶宪祖 《鸾鎞记·诗激》:“为嘱长鬚蚤出门,寸牋好与递归辕。”

不量

(1).犹言不嫌弃,看得起。《后汉书·隗嚣传》:“遂共推为上将军。 嚣 辞让不得已,曰:‘诸父众贤不量小子。必能用 嚣 言者,乃敢从命。’”

(2).不自量。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六·朱文公》:“凡此皆 紫阳 论道之言。 杨 又不详考其全文气脉,而毛摘撼之,多见其不量已。”

时节

(1) 季节;时令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唐· 杜甫《春夜喜雨》

(2) 又如:清明时节;秋收时节

(3) 时候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