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长

作者:顾夐 朝代:唐代

应天长原文

瑟瑟罗裙金线缕,轻透鹅黄香画袴。
垂交带,盘鹦鹉,袅袅翠翘移玉步。
背人匀檀注,慢转娇波偷觑。
敛黛春情暗许,倚屏慵不语。

诗词问答

问:应天长的作者是谁?答:顾夐
问:应天长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应天长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顾夐的名句有哪些?答:顾夐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894-18

参考注释

瑟瑟

(1) 形容风声或其他轻微的声音

秋风瑟瑟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2) 形容颤抖

瑟瑟发抖

罗裙

丝罗制的裙子。多泛指妇女衣裙。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攀桃李兮不忍别,送爱子兮霑罗裙。” 唐 白居易 《琵琶行》:“鈿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清 吴伟业 《阆州行》:“将书封断指,血泪染罗裙。”

线缕

亦作“线缕”。即线。 唐 杜甫 《龙门阁》诗:“危途中縈盘,仰望垂綫缕。” 唐 白居易 《绣妇叹》诗:“针头不解愁眉结,线缕难穿泪脸珠。”

黄香

(1).人名。 东汉 江夏 安陆 人。字 文彊 。少时博学能文,时称“天下无双, 江夏 黄童 。”初任郎中,曾被诏入 东观 ,读官藏典籍。官至尚书令。参阅《后汉书·文苑传上·黄香》。后亦借指史官。 唐 杜牧 《除官归京睦州雨霁》诗:“网今开 傅燮 ,书旧识 黄香 。”原注:“曾在史馆四年。《后汉书·黄香传》:初除郎中, 肃宗 詔 香 诣 东观 读所未尝见书。”

(2).荔枝的一种。 明 谢肇淛 《五杂俎·物部三》:“黄香色黄,白蜜色白,江家緑色緑,双髻生皆并蒂,七夕红必以七夕方熟;此皆市上所不恒有者也。”

(3).见“ 黄香梅 ”。

鹦鹉

(1)

(2) 广泛分布于热带地区的许多属于鹦形目(Psittaciformes)的对趾足鸟,头圆,具有特别粗壮、弯曲而且有蜡膜的尖钩喙,上嘴大,常有羽冠,羽毛鲜艳多彩,能模仿人说话

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礼记》

(3) 酒器名

空持暖玉擎鹦鹉。——明· 何景明《明月篇》

袅袅

(1) 形容烟气缭绕升腾

袅袅浮航金画龙。——温庭筠《台城晓朝曲》

青烟袅袅

(2) 形容细长柔软的东西随风摆动

垂杨袅袅

(3) 形容声音延长不绝,宛转悠扬

余音袅袅

(4) 体态柔美的样子

袅袅 *

翠翘

(1).翠鸟尾上的长羽。《楚辞·招魂》:“砥室翠翘,絓曲琼些。” 王逸 注:“翠,鸟名也;翘,羽也。”

(2).古代妇人首饰的一种。状似翠鸟尾上的长羽,故名。 唐 韦应物 《长安道》诗:“丽人綺阁情飘颻,头上鸳釵双翠翘。” 宋 周邦彦 《忆秦娥·佳人》词:“人如玉,翠翘金凤,内家妆束。” 清 李渔 《蜃中楼·训女》:“终朝阿母梳云髻,甚日檀郎整翠翘。”

玉步

(1).《国语·周语中》:“改玉改行。” 韦昭 注:“玉,佩玉,所以节步行也。”后因称合乎礼法的行步为“玉步”。《宋书·始平孝敬王子鸾传》:“思玉步於凤墀,想金声於鸞闕。” 唐 杨炯 《遂州长江县先圣孔子庙堂碑》:“歷三辰而玉步,照四极而金声。” 章炳麟 《訄书·序种姓下》:“二国( 百济 、 朝鲜 )与神州故同柢。同柢者,其玉步同;异柢者,其玉步异。”

(2).指女子的行步。 南朝 梁 费昶 《华光省中夜闻城外捣衣》诗:“金波正容与,玉步依砧杵。”《随园诗话补遗》卷八引 竹士 《题纤纤小照》诗:“可怜病后伶俜甚,莫怪珊珊玉步迟。”

背人

(1) 隐讳不愿使人知道

他得过背人的病

(2) 没有人或人看不到

背人的地方

檀注

指胭脂、唇膏一类的化妆用品。 前蜀 李珣 《浣溪沙》词:“入夏偏宜淡薄粧。 越 罗衣褪鬱金黄,翠鈿檀注助容光。”

娇波

妩媚可爱的目光。 唐玄宗 《题梅妃画真》诗:“霜綃虽似当时态,争奈娇波不顾人。” 宋 柳永 《河传》词:“愁蛾黛蹙,娇波刀翦。”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娇娜》:“少间,引妹来视生。年约十三四,娇波流慧,细柳生姿。”

敛黛

犹敛蛾。 唐 李群玉 《王内人琵琶引》:“三千宫嬪推第一,敛黛倾鬟艳兰室。” 前蜀 韦庄 《悔恨》诗:“几为妬来频敛黛,每思閒事不梳头。” 后蜀 顾夐 《应天长》词:“敛黛春情暗许,倚屏慵不语。”参见“ 敛蛾 ”。

春情

(1) 男女相互爱恋的感情;春心

(2) 春天的景致或意趣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