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日夜应制(一作沈佺期诗)

作者:孙逖 朝代:唐代

原文

洛城三五夜,天子万年春。
彩仗移双阙,琼筵会九宾。
舞成苍颉字,灯作法王轮。
不觉东方日,遥垂御藻新。

诗词问答

问:《正月十五日夜应制(一作沈佺期诗)》的作者是谁?答:孙逖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孙逖的名句有哪些?答:孙逖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118_11

参考注释

三五夜

农历十五日夜晚。 南朝 梁 沉约 《昭君辞》:“唯有三五夜,明月暂经过。” 唐 温庭筠 《南歌子》词:“月明三五夜,对芳颜。” 清 大健 《鹤来庄赠孝隐》诗:“中林三五夜,常把蓽门开。”

天子

古以君权为神所授,故称帝王为天子

归来见天子。——《乐府诗集·木兰诗》

天子坐明堂。

万年

极其久远的年代

彩仗

彩饰的仪仗。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杨恭政》:“至三更,有仙乐,彩仗,霓旌,絳节,鸞鹤纷紜,五云来降,入于房中。” 清 洪昇 《长生殿·定情》:“恩波自喜从天降,浴罢粧成趋彩仗。” 清 赵翼 《镇江观都天会》诗:“七香亭导八掆舆,彩仗前驱一对对。”

彩饰的仪仗。指古代帝王、官员外出时仪卫人员所持的旗帜、伞、扇、武器等。 唐 宋之问 《龙门应制》诗:“綵仗蜺旌遶香阁,下輦登高望 河 洛 。” 明 谢谠 《四喜记·催赴春闱》:“亲闈莫恋斑衣舞,帝里须夸綵仗迎。”

双阙

(1).古代宫殿、祠庙、陵墓前两边高台上的楼观。《古诗十九首·青青陵上柏》:“两宫遥相望,双闕百餘尺。” 唐 吴融 《送僧归破山寺》诗:“别来双闕老,归去片云閒。” 明 王宠 《入消夏湾》诗:“千山翫迴转,双闕开嶙峋。”

(2).借指宫门。 唐 广宣 《驾幸天长寺应制》诗:“宸游双闕外,僧引百花间。” 宋 曾巩 《襄州到任表》:“比亦再过於双闕,未尝一对於清光。”

(3).借指京都。 三国 魏 曹植 《赠徐干》诗:“聊且夜行游,游彼双闕间。” 唐 杜甫 《承间河北诸道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之十:“意气即归双闕舞,雄豪復遣 五陵 知。” 仇兆鳌 注:“双闕,谓都中。” 明 戴缙 《楚江旅怀》诗:“客梦悬双闕,乡心逐五羊。”

琼筵

亦作“璚筵”。盛宴,美宴。 南朝 齐 谢朓 《始出尚书省》诗:“既通金闺籍,復酌琼筵醴。” 南朝 齐 谢朓 《送远曲》:“璚筵妙舞絶,桂席羽觴陈。” 唐 李白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觴而醉月。” 清 汪懋麟 《紫微洞歌》:“麟脯凤髓不足侈,山中橙橘登琼筵。”

九宾

古代外交上最隆重的礼节,有九个迎宾赞礼的官员延引上殿

设九宾。——《战国策·燕策》

设九宾于庭。——《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设九宾礼于庭。

作法

(1) 做法

用模子铸造金属品的作法要比有记载的历史早

(2) 作文的方法

(3) 制定法律

(4) 旧时指道士施行法术

不觉

(1)

(2)

没有发觉,没有感觉到

一路景物极佳,也就不觉路途遥远

(3)

想不到,无意之间

天天作诗著文,天长日久不觉已是著述颇丰

(4)

不禁,不由得

他们两双眼好像无意中碰在一起时,两个都不觉红了脸。——扬沫《青春之歌》

东方

——复姓 如:东方朔(西汉人,知识丰富,生性恢谐。长于文辞,有不少关于他的传说)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