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会饮

作者:汪元量 朝代:宋代

幽州会饮原文

客路相逢在异乡,佐尊先得杜韦娘。
舞回锦臂花争艳,醉吸金波月斗光。
他日未忘今日乐,老年须记少年狂。
五陵游侠休相笑,归去奚奴有锦囊。

诗词问答

问:幽州会饮的作者是谁?答:汪元量
问:幽州会饮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汪元量的名句有哪些?答:汪元量名句大全

汪元量幽州会饮书法欣赏

汪元量幽州会饮书法作品欣赏
幽州会饮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客路

(1).指外乡的路。 唐 皇甫冉 《赴李少府庄失路》诗:“月照烟花迷客路,苍苍何处是 伊川 ?”

(2).指旅途。 唐 戴叔伦 《江干》诗:“予生何濩落,客路转辛勤。杨柳牵愁思,和春上翠裙。” 宋 苏轼 《次韵孙巨源见寄》之三:“应知客路愁无奈,故遣吟诗调 李陵 。” 元 方回 《江行大雨水涨》诗:“客路由来但喜晴,山湥何况舟更行。” 明 徐熥 《寄弟》诗:“春风送客翻愁客,客路逢春不当春。”

相逢

彼此遇见;会见

偶然相逢

异乡

外乡,外地他乡

飘泊异乡

杜韦娘

(1). 唐 歌女名。 唐 教坊用为曲名。 唐 刘禹锡 《赠李司空妓》诗:“高髻云鬟宫样粧,春风一曲《杜韦娘》。”

(2).借指名妓。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 杜韦娘 不似旧时,带围宽清减了瘦腰肢。”

(3).词牌名。 宋 人借 唐 旧曲另翻慢词,双调,一百零九字,仄韵。

(4).曲牌名。属南曲仙吕宫。字句格律与词牌不同。用作引子。

争艳

竞呈美艳。 清 余怀 《板桥杂记·小引》:“携来 吴 门,一时争艳,户外屨恒满。”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仙乐微闻,名花争艳。” 茅盾 《子夜》十七:“船面甲板上装着红绿小电灯的灯彩,在那清凉的夜色中和天空的繁星争艳。”

金波

(1).谓月光。《汉书·礼乐志》:“月穆穆以金波,日华燿以宣明。” 颜师古 注:“言月光穆穆,若金之波流也。” 南朝 齐 谢朓 《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诗:“金波丽 鳷鹊 ,玉绳低 建章 。” 宋 司马光 《闰正月十五日夜监直对月怀诸同舍》诗之一:“雾浄金波溢,天开碧幕空。”

(2).借指月亮。 唐 白居易 《对琴待月》诗:“玉軫临风久,金波出雾迟。” 唐 羊士谔 《和武相早朝中书候传点书怀奉呈》:“耿耿金波缺,沉沉玉漏稀。” 明 李瀚 《十五夜立秋对月》诗:“金波圆静夜,银汉近前楹。”

(3).反射着耀眼光芒的水波。 南朝 梁武帝 《七喻·如炎》诗:“金波扬素沫,银浪翻緑萍。” 宋 孙光宪 《渔歌子》词:“风浩浩,笛寥寥,万顷金波澄澈。”

(4).酒名。亦泛指酒。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七:“﹝ 张次贤 ﹞尝记天下酒名,今著於此:后妃家……河间府金波,又玉醖。”《全元散曲·柳营曲·晋王出寨》:“众番官齐打手,众侍女捧金波。” 明 王九思 《驻马听·四时行乐》套曲:“满饮金波,琵琶一曲把闲愁弹破。”

他日

(1) 将来;来日,将来的某一天或某一时期

他日见于王。——《孟子·梁惠王下》

他日驴一鸣。——《战国策·魏策》

他日不忘老人芋。——清· 周容《芋老人传》

愿他日得志。

(2) 以往;昔日

今日

(1).本日;今天。《孟子·公孙丑上》:“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唐 韩愈 《送张道士序》:“今日有书至。”《水浒传》第四五回:“ 杨雄 道:‘兄弟何故今日见外?有的话,但説不妨。’”《儿女英雄传》第三回:“ 华忠 説:‘今日赶不到的;他连夜走,也得明日早上来。’”

(2).目前;现在。《穀梁传·僖公五年》:“今日亡 虢 ,而明日亡 虞 矣。” 唐 骆宾王 《为徐敬业讨武曌檄》:“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清 黄遵宪 《台湾行》:“今日之政民为主, 台 南 台 北固吾圉!” 丁玲 《韦护》第一章:“然而她们却痛叱 中国 今日之所谓新兴的、有智识的妇女。”

老年

(1) 正常生命历程的最后阶段

(2) 生命的晚年

五十三岁,步入老年了

(3) 表示人们接近晚年的时期

少年

古称青年男子,现在指人大约十岁到十五岁这个阶段

少年儿童读物

五陵

汉代五个皇帝的陵墓,即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在长安附近。当时富家豪族和外戚都居住在五陵附近,因此后世诗文常以五陵为富豪人家聚居长安之地

五陵少年争缠头。——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游侠

古代称豪爽好交游、轻生重义、勇于排难解纷的人

善传游侠。——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归去

回去

离家已久,今当归去

奚奴

(1).《周礼·天官·序官》“奚三百人” 汉 郑玄 注:“古者从坐男女没入县官为奴,其少才知以为奚,今之侍史官婢。或曰:奚,宦女。”后因称奴仆为“奚奴”。 唐 李商隐 《李贺小传》:“恆从小奚奴,骑距驉,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 宋 陆游 《观花》诗:“暮归奚奴负锦囊,路人争看 放翁 狂。” 郁达夫 《题写真答荃君》诗之二:“乱世何人识典謨,遗民终老作奚奴。”

(2).指北方少数民族之为奴者。 唐 曹唐 《暮春戏赠吴端公》诗:“深院吹笙闻 汉 婢,静街调马任奚奴。” 明 詹同 《出猎图》诗:“酪浆跪进玛瑙盘,黄面奚奴眼睛緑。”

(3).用作对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淳绍岁币》:“ 绍兴 癸丑,国信使 郑汝谐 一诗云:‘忍耻包羞事北庭,奚奴得意管逢迎。’”

锦囊

(1).用锦制成的袋子。古人多用以藏诗稿或 * 。《南史·徐湛之传》:“以锦囊盛 武帝 纳衣,掷地以示上。”《新唐书·文艺传下·李贺》:“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 宋 苏舜钦 《送王杨庭著作宰巫山》诗:“落笔多佳句,时应满锦囊。”《花月痕》第四回:“忽奉令箭一枝,锦囊一个,内固封密札。”

(2).借指诗作。 宋 杨万里 《云龙歌赠陆务观》:“金印斗大值几钱?锦囊山齐今几篇?” 清 赵翼 《周长庚邂逅山塘具述倾注之意答诗志愧》:“锦囊幸免遭投厠,红袖知谁肯拂尘。”参见“ 锦囊佳句 ”。

(3).吐绶鸡的别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禽二·吐绶鸡》:“﹝吐綬鷄﹞《古今注》谓之锦囊。”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