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焦山作歌叠旧作韵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游焦山作歌叠旧作韵原文

金山岂无山胜在包以屋,焦山亦有屋胜在山之腹。

髯翁为弟长老兄,至今謦欬聆其声。

君子之交淡如水,每到金焦辄怀彼。

长江风静波不起,青雀片刻旋至止。

定慧寺礼金粟身,左首行斋昔无是。

无过小憩缘此辰,楼台位置费太勤。

成事不说自排解,后言宁免他纷纭。

梅花已开冰玉色,竹枝全写龙凤文。

梅竹之间得句返,兴致亦足标岩云。

槎枒万树青氛氲,一条曲径菁葱分。

造极忽豁万里目,吴颠魏踬气早吞。

百年熙和五载狩,象山迎跸笙歌闻。

诗词问答

问:游焦山作歌叠旧作韵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游焦山作歌叠旧作韵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二十

2. 中江长老见东坡焦山诗非印公也

参考注释

金山

(1).产金之山。《南史·海南诸国·林邑国》:“其国有金山,石皆赤色,其中生金。”

(2).比喻人的仪表英俊、德行崇高。《梁书·朱异传》:“﹝ 异 ﹞器宇弘深,神表峯峻。金山万丈,缘陟未登;玉海千寻,窥映不测。”

(3).西方之山。《后汉书·冯衍传下》:“跃青龙於沧海兮,豢 * 於金山。” 李贤 注:“金山,西方之精也。”

(4).山名。在 江苏省 镇江市 西北。古有 氐父 、 获苻 、 伏牛 、 浮玉 等名, 唐 时 裴头陀 获金于江边,因改名。 南宋 韩世忠 败 金兀朮 于此山下。 元 萨都剌 《江城玩雪》诗:“千重 铁瓮 成银瓮,一夜 金山 换玉山。” 清 陈维崧 《添字昭君怨·夜泊銮江》词:“一点 瓜洲 玉糅,半笏 金山 雪透。”

(5).山名。在今 上海市 松江县 附近海中。 宋 吴聿 《观林诗话》:“ 华亭 并海有 金山 ,潮至则在海中,潮退乃可游山。有 寒穴泉 ,甘冽与 惠山 相埒。”

焦山

山名。在 江苏省 镇江市 东北 长江 中,与 金山 对峙。相传 东汉 处士 焦先 隐此,故名。有 定慧寺 、 华严祠 、 三诏洞 、《瘗鹤铭》等胜迹。向为 江 防要地。 南宋 初, 韩世忠 曾驻此抗击 金 兵。 宋 苏轼 《书焦山纶长老壁》诗:“法师住 焦山 ,而实未尝住。我来輒问法,法师了无语。”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江南七·常州府》:“ 焦山 ,府东九里 江 中,与 金山 并峙,相去十五里。以 后汉 处士 焦先 隐此而名。或名 譙山 ,亦曰 浮玉山 。 刘宋 元嘉 中,以 魏 人临 江 ,尝分兵戍此。 唐 时有 譙山 戍,盖‘焦’与‘譙’通称也。”

弟长

谓年少的和年长的相互友爱。《墨子·非命上》:“是以入则孝慈於亲戚,出则弟长於乡里。”《礼记·乡饮酒义》:“宾酬主人,主人酬介,介酬众宾,少长以齿,终於沃洗者焉,知其能弟长而无遗矣。” 陆德明 释文:“能弟,音悌。” 唐 韩愈 《柳州罗池庙碑》:“嫁聚葬送,各有条法:出相弟长,入相慈孝。”

老兄

(1)

(2) 对兄的尊称

(3) 男性相互间的尊称

至今

(1) 直至此刻

至今杳无音信

(2) 直到今天

謦欬

(1) 咳嗽

利喉曰謦欬——《通俗文》

行路过者,稍顾视謦欬皆呵止也。——陆游《老学庵笔记》

(2) 谈笑

昆弟亲戚之謦欬。——《庄子·徐无鬼》

隔颜色而可亲謦欬。——《清史稿》

金焦

金山 与 焦山 的合称。两山都在今 江苏省 镇江市 。 金山 原名 浮玉 ,因 裴头陀 江际获金, 唐 贞元 间 李骑 奏改。 焦山 因 汉 焦光 隐居此山得名。 元 萨都剌 《题喜寿里客厅雪山壁图》诗:“ 大江 东去流无声, 金 焦 二山如水晶。” 明 张煌言 《和定西侯张侯服留题金山原韵》之三:“天入 金 焦 锁钥旧,地过 丰 镐 鼓鐘新。” 陆曾沂 《杂题社刻十五集诗录后》诗:“别有云天知己泪, 金 焦 两点倚残阳。”

长江

中国第一大河,长6300公里,流域面积180多万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发源于青海唐古拉山,流经青海、西藏、云南、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市,流入东海

静波

(1).使波浪平息。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於是 屏翳 收风, 川后 静波。”

(2).风平浪静,水不扬波。 晋 陆机 《应嘉赋》:“意邈澄霄,神夷静波。” 晋 张华 《武帝哀策文》:“江海静波, 岷岳 无尘。”《云笈七籤》卷二二:“山海静波,诸天肃清。”

不起

(1).不发动;不发生。《庄子·则阳》:“今兵不起七年矣,此王之基也。”《韩非子·姦劫弑臣》:“是以国安而 * 不起。” 明 何景明 《内篇》之十七:“生息安理,盗故不起。”

(2).指不出动。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公如不起,孰拯斯危?”

(3).不肯起来;不能起来。《三国志·魏志·荀彧传》“军国事皆与筹焉”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引《平原祢衡传》:“ 衡 至,众人皆坐不起。” 唐 杜甫 《戏题寄上汉中王》诗之二:“已知嗟不起,未许醉相留。” 仇兆鳌 注引 卢元昌 曰:“不起者,谓王病酒不能起。”

(4).病不能愈。《战国策·秦策一》:“ 孝公 行之八年,疾且不起,欲传 商君 ,辞不受。” 唐 黄滔 《司直陈公墓志铭》:“方期輟从藩屏,入践諫垣,不幸寝疾,浹辰不起矣。”《儒林外史》第十三回:“ 蘧太守 已是病得重了,看来是个不起之病。” 王西彦 《人的世界·第二家邻居》:“这给母亲的打击太大了,因此忧郁成病,终至不起。”

(5).不出任官职。《后汉书·庾乘传》:“﹝ 乘 ﹞后徵辟并不起,号曰:‘徵君’。” 唐 李白 《赠卢徵君昆弟》诗:“二 卢 竟不起,万乘高其风。”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徐中丞》:“迁 江苏 布政使,丁父忧,詔夺情,不起,服闋入都。”

(6).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力量够不上。 元 无名氏 《来生债》第一折楔子:“没钱,请良医不起。”《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主人辞不得,一日供他两番,而今多了,也供不起了。” 杨朔 《雪花飘在满洲》:“他的无谓的冒险举动,当然称不起勇敢,但我不同意你的话。”

青雀

(1).鸟名。桑扈的别名。《淮南子·说林训》“桑扈不啄粟” 汉 高诱 注:“桑扈,青雀,一名窃脂。” 唐 王维 《青雀歌》:“青雀翅羽短,未能远食玉山禾。” 赵殿成 笺注:“青雀,《尔雅》:‘桑扈窃脂。’ 郭璞 注:‘俗谓之青雀。’”参见“ 桑扈 ”。

(2).鸟名。即鷁。水鸟名。《礼记·曲礼上》“则载青旌” 汉 郑玄 注:“青,青雀,水鸟。”

(3).指青鸟。神话传说中 西王母 所使之神鸟。 南朝 宋 鲍照 《野鹅赋》:“无青雀之衔命,乏赤鴈之嘉祥。” 唐 李商隐 《汉宫词》:“青雀西飞竟未迴,君王长在 集灵臺 。”《剪灯新话·秋香亭记》:“彩鸞舞后肠空断,青雀飞来信不传。”

(4).见“ 青雀舫 ”。

(5). 唐太宗 第四子 魏王 泰 的小字。《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七年》:“上谓侍臣曰:‘昨 青雀 投我怀云:“臣今日始得为陛下子,乃更生之日也”。’” 胡三省 注:“ 泰 ,小字 青雀 。” 宋 范成大 《重读唐太宗纪·立晋王》诗:“ 承乾 谋父保天年, 青雀 图兄亦两全。”

片刻

一会儿,短暂时间

稍等片刻

定慧

定学与慧学的并称。定,禅定;慧,智慧。《法华经·序品》:“佛子定慧具足。” 唐 刘长卿 《送薛据宰涉县》诗:“既将慕幽絶,兼欲看定慧。”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一:“古人念念在定慧,临终安得而乱?今人念念在散乱,临终安得而定?”参见“ 三学 ”。

金粟

(1).钱和粮谷。《商君书·去强》:“国好生金于竟(境)内,则金粟两死,仓府两虚,国弱;国好生粟于竟(境)内,则金粟两生,仓府两实,国强。” 宋 张端义 《贵耳集》卷上:“悵念 襄 楚 二城,版筑之用,金粟与城齐矣。” 清 龚自珍 《阮尚书年谱第一序》:“金粟之藏,按簿则有其名,关市之榷,摭实尽无其物。”

(2).“ 金粟如来 ”的省称。 南朝 齐 王屮 《头陀寺碑文》:“ 金粟 来仪, 文殊 戾止。” 前蜀 贯休 《和韦相公见示闲卧》:“堂悬 金粟 像,门枕御沟泉。” 宋 张元干 《西江月·和苏庭藻》词:“且作大真游戏,未甘 金粟 龙钟。”

(3).桂花的别名。因其色黄如金,花小如粟,故称。 宋 范成大 《中秋后两日自上沙回闻千岩观下岩桂盛开复檥石湖留赏一日赋两绝》之一:“金粟枝头一夜开,故应全得小诗催。” 明 徐霖 《绣襦记·闻信增悲》:“看繁英金粟乱开,美人玉纤轻折采。” 清 捧花生 《画舫馀谈》卷一:“不多金粟散天香,应共荷花斗靚妆。”

(4).黄色花蕊。 宋 梅尧臣 《梅花》诗:“坠萼谁将呵在鬢,蕊残金粟上眉虫。”

(5).比喻灯花、烛花。 唐 韩愈 《咏灯花同侯十一》:“黄里排金粟,釵头缀玉虫。” 明 刘基 《正月十五夜灯花大开作》诗:“夜寒衾冷漏声迟,卧看琼枝绽金粟。” 清 许光治 《阅金经·烛花》曲:“絳蜡银荷拥,翠盘金粟丛。”

(6).首饰名。 唐 杨炯 《老人星赋》:“晃如金粟,灿若银烛。” 唐 温庭筠 《归国遥》词:“鈿筐交胜金粟。” 华锺彦 注:“鈿筐、金粟,皆头饰也。”

(7).山名。在 陕西省 蒲城县 东北。 唐玄宗 泰陵 在此山。 唐 刘肃 《大唐新语·厘革》:“ 玄宗 尝謁 桥陵 ,至 金粟山 ,覩岗峦有龙盘凤翔之势,谓左右曰:‘吾千秋后,宜葬此地。’”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陕西三·蒲城县》:“ 金粟山 ,在县东北三十里,山有碎石,若金粟然, 唐玄宗 葬此,曰 泰陵 。”

(8).后世泛指帝王陵墓。 明 李东阳 《中元谒陵遇雨》诗之十:“ 鼎湖 龙作雨, 金粟 鸟呼风。”

左首

左边(多指坐位)

坐在我的左首

行斋

(1).静修的斋室。 唐 周贺 《赠神遘上人》诗:“行斋罢讲仍香气,布褐离牀带雨痕。”

(2).犹游船,行进的船。 宋 时较大的船常以“斋”为名。 宋 辛弃疾 《沁园春·送赵景明知县东归》词:“锦帆画舫行斋。悵雪浪、粘天江影开。”

无过

(1).没有过失。《左传·宣公二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史记·蒙恬列传》:“我何罪於天,无过而死乎?”《文献通考·经籍五》:“诗发乎情者也,而情之所发,其辞不能无过。”

(2).没有超过。《史记·苏秦列传》:“夫挟彊 秦 之势以内劫其主,罪无过此者。”《法苑珠林》卷七:“何者最苦,一人言天下之苦无过婬欲。”《金史·乐志上》:“所以承天,无过乎质。天其祐之,惟精惟一。”

(3).不外乎,只不过。 唐 白居易 《白发》诗:“不肯长如漆,无过总作丝。最憎明镜里,黑白半头时。” 元 无名氏 《冯玉兰》第一折:“你把那行装整顿,无过是一琴一鹤紧随身。”《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五:“﹝ 陈德甫 ﹞无过在解舖里上些帐目,管些收钱举债的勾当。”

(4).犹不如,比不上。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劝农》:“俺天生的快手贼无过。衙舍里消消没的睃,扛酒去前坡。”

小憩

亦作“ 小憇 ”。短暂休息。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权智》:“远行之人,若小憩,则足痹不能立,人气亦阑。” 清 王士禛 《娑罗坪》诗:“小憩 娑罗坪 ,手扶娑罗树。” 清 李静山 《增补都门杂咏·十刹海》:“柳塘莲浦路迢迢,小憩浑然溽暑消。”《花城》1981年第5期:“我想靠着马背小憇一会,我实在太疲劳了。”

楼台

(1) 〈方〉∶凉台

(2) 较高的台榭,泛指楼(多用于诗词戏曲)

近水楼台

位置

(1) 所在或所占的地方

按指定位置放木料

(2) 实际所处的地位

《红楼梦》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高自位置。——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3) 处理;安置

等他平平气,方好位置他

成事不说

对做过的事不再提它。《论语·八佾》:“成事不説,遂事不諫,既往不咎。”《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嘉祐四年》:“一岁再赦,好人喑哑,前世论之详矣。虽成事不説,臣愿朝廷戒之。”《儒林外史》第八回:“自此, 浙 西各郡都仰慕 蘧太守 公孙是个少年名士, 蘧太守 知道了,成事不説,也就此常教他做些诗词,写斗方,同诸名士赠答。”

排解

调解;排除危难

后言

背后訾议。《书·益稷》:“汝无面从,退有后言。”《旧唐书·哀帝纪》:“虽云勇退,乃有后言,自为簿从之酋,颇失人臣之礼。” 蒋维乔 《中国教育会之回忆》:“在社员眼光中,似乎中国教育会反借学社收入之学费以生存。社员之褊激者,即对教育会有后言。”

纷纭

(1)

(2) 众多而杂乱

众说纷纭

彼此错杂,纷纭拿斗,敌枪终不能发。——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众多的样子,引申为罗唆,找麻烦

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梅花

(1) 梅树的花

(2) 〈方〉∶腊梅

(3) 梅花形的

梅花翅。——《聊斋志异·促织》

玉色

(1) 玉的颜色

(2) 比喻坚贞的操守

(3) 比喻美貌

竹枝

(1).竹子的小枝。 唐 杜甫 《示从孙济》诗:“萱草秋已死,竹枝霜不蕃。” 唐 刘沧 《题古寺》诗:“古寺萧条偶宿期,更深霜压竹枝低。”

(2).乐府《近代曲》之一。本为 巴渝 (今 四川 东部)一带民歌, 唐 诗人 刘禹锡 据以改作新词,歌咏 三峡 风光和男女恋情,盛行于世。后人所作也多咏当地风土或儿女柔情。其形式为七言绝句,语言通俗,音调轻快。 唐 刘禹锡 《洞庭秋月》诗:“盪桨 巴 童歌《竹枝》,连檣估客吹 羌 笛。” 宋 范成大 《夔门即事》诗:“《竹枝》旧曲元无调,麴米新篘但有闻。”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一·纪映淮》:“ 金陵 纪青 ……女名 映淮 ,字 阿男 ,尝有《秦淮竹枝》云:‘栖鸦流水点秋光,爱此萧疎树几行。不与行人綰离别,赋成 谢 女雪飞香。’” 朱自清 《中国歌谣》三:“《词律》云:‘《竹枝》之音,起于 巴 蜀 唐 人所作,皆言 蜀 中风景。后人因效其体,于各地为之。’这时《竹枝》已成了一种叙述风土的诗体了。”

(3). 唐 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单调十四字,分平韵、仄韵两体。

凤文

(1).绘有凤凰的图饰。《汉武帝内传》:“﹝ 王母 ﹞戴 太真 晨婴之冠,履玄璚凤文之舄。” 唐 鲍溶 《范真传侍御累有寄因奉酬》之三:“云髻凤文细,对君歌少年。”

(2).即凤篆。 唐 李峤 《柳》诗:“列宿分龙影,芳池写凤文。”《云笈七籤》卷七:“此经旧文,藏在太上六合紫房之内,有六头师子,巨兽夹墻,玉童玉女,侍卫凤文。”参见“ 凤篆 ”。

得句

谓诗人觅得佳句。 唐 周贺 《上陕府姚中丞》诗:“成家尽是经纶后,得句应多諫諍餘。” 宋 陆游 《晴甫一日复大风雨连日不止遣怀》诗:“得句已无前辈赏,开编时与古人游。” 元 萨都剌 《高邮至邵伯》诗之一:“有时得句无人和,风雨寒窻夜读书。” 清 曹寅 《秋日过访芥公》诗:“得句闻敲鉢,逃禪媿闭关。”参见“ 觅句 ”。

兴致

感兴趣

他兴致勃勃地参加了游园会

槎枒

见"槎牙"。

氛氲

(1).指阴阳二气会合之状。《魏书·孝文帝纪上》:“天地氛氲,和气充塞。”

(2).盛貌。《文选·谢惠连<雪赋>》:“霰淅沥而先集,雪纷糅而遂多,其为状也,散漫交错,氛氲萧索。” 李善 注引 王逸 《楚辞注》:“氛氲,盛貌。” 唐 李峤 《宝剑篇》:“淬緑水,鉴红云,五采焰起光氛氲。” 宋 欧阳修 《龙兴寺小饮呈表臣元珍》诗:“蔽日雪云犹靉靆,欲晴花气渐氛氲。” 明 何景明 《赠王文熙》诗之四:“息马中林树,烟靄何氛氲。”

(3).云雾朦胧貌。 南朝 宋 鲍照 《冬日》诗:“烟霾有氛氲,精光无明异。” 唐 王维 《山行遇雨》诗:“骤雨昼氛氲,空天望不分。” 宋 苏轼 《犍为王氏书楼》诗:“江边日出红雾散,綺窗画阁青氛氲。”

(4).指浓郁的烟气或香气。 南朝 梁 沉约 《咏竹火笼》:“覆持鸳鸯被,白鹤吐氛氲。” 唐 无可 《兰》诗:“兰色结春光,氛氲掩众芳。” 清 黄景仁 《初更后有携酒食至者》诗:“满堂酒气飘氛氲,一缕心烟起蓊勃。”

(5).比喻心绪缭乱。 唐 陈子昂 《入东阳峡》诗:“仙舟不可见,遥思坐氛氲。” 唐 李白 《鸣皋歌送岑徵君》:“盘白石兮坐素月,琴松风兮寂万壑,望不见兮心氛氲,萝冥冥兮霰纷纷。” 唐 温庭筠 《咏寒宵》:“话穷犹注睇,歌罢尚持颐。晻曖遥相属,氛氲积所思。”

一条

(1).谓相连相通。《庄子·德充符》:“胡不直使彼以死生为一条,以可不可为一贯者,解其桎梏,其可乎?”

(2).表数量。用于分列的项目或计量条状的东西。 汉 王充 《论衡·自记》:“ 韩非 之书,一条无异,篇以十第,文以万数。” 唐 孟郊 《送李尊师玄》诗:“头冠两片月,肩披一条云。” 唐 李洞 《毙驴》诗:“三尺焦铜背残月,一条藜杖卓寒烟。”《朱子语类》卷四:“此一条论得甚分明。”

(3).犹一股。《宣和遗事》前集:“一条忿气,怒髮衝冠,将起一柄刀,把 阎婆惜 吴伟 两个杀了。”

曲径

曲折迂回的小路

沿着山间曲径,终于找到了那个猎户

菁葱

见“ 菁葱 ”。

亦作“ 菁葱 ”。青葱,葱绿色。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德胜门庵》:“其南则晶淼千顷,草树菁葱。”《红楼梦》第一○八回:“你看独有那几竿翠竹菁葱,这不是 瀟湘馆 么?”

造极

(1).到达最高点。 晋 庐山诸道人 《游石门诗》序:“既至,则援木寻葛,歷险穷崖,猿臂相引,仅乃造极。於是拥胜倚巖,详观其下。” 清 唐甄 《潜书·虚受》:“其心如是,是以受摄广大,造极无上,而与天地準也。”

(2).喻达到完美之境界。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物色》:“然物有恒姿,而思无定检;或率尔造极,或精思愈疏。” 陆侃如 等注:“达到理想的境地。” 唐 皎然 《诗式·文章宗旨》:“ 康乐公 早岁能文,性颖神澈,及通内典,心地更精,故所作诗,发皆造极。” 明 胡应麟 《诗薮·近体下》:“大概 李 ( 李白 )写景入神, 王 ( 王昌龄 )言情造极。”

万里

万里(1916- ) :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山东东平人。1936年加入中国 * 。曾任冀鲁豫地委书记、南京市军管会经济部部长。建国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城市建设部部长、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兼北京市副市长、铁道部部长、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百年

(1) 指很多年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百年大计

(2) 指人的一生;一辈子

百年之后,即死了以后

熙和

(1) 和睦欢乐

(2) 暖和

熙和的天气

迎跸

迎接天子车驾。 明 王世贞 《经功德废寺》诗:“古寺逢人语, 宣皇 御輦过,散香羣帝下,迎蹕万灵呵。”

笙歌

(1)

(2) 和笙之歌

(3) 泛指奏乐唱歌;笙歌鼎沸(形容音乐歌舞热闹非凡)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