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报恩 赠陉阳张书表

作者:马钰 朝代:元代

十报恩 赠陉阳张书表原文

六旬有四卦将休。
猛悟灰心离俗游。
访我搜真归正觉,搜玄索隐做持修。
头分丫髻云霞友,手显擎拳风月俦。
稽首更明珍重理,自然得去赴瀛

诗词问答

问:十报恩 赠陉阳张书表的作者是谁?答:马钰
问:十报恩 赠陉阳张书表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十报恩 赠陉阳张书表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马钰的名句有哪些?答:马钰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灰心

因失败而丧失勇气或信心

故灰心。——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灰心也故怯懦。

不要灰心

离俗

(1).避开俗世。谓隐居。《韩非子·有度》:“离俗隐居,而以作非上,臣不谓义。”《淮南子·人间训》:“ 单豹 倍世离俗,巖居谷饮,不衣丝麻,不食五穀,行年七十,犹有童子之颜色。”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 玄微子 隐居大荒之庭,飞遯离俗,澄神定灵。”

(2).超出凡俗。 清 薛福成 《诰授奉直大夫户部云南司主事王君墓志铭》:“ 王君 默抱孤芳,离俗超羣。”

归正

(1).回到正道。《后汉书·儒林传论》:“故人识君臣父子之纲,家知违邪归正之路。”《晋书·孔坦传》:“诚反族归正之秋,图义建功之日也。”《水浒传》第七九回:“ 宋江 道:‘你们若如此疑心时,如何能够归正?’”沪剧《罗汉钱》第一幕第一场:“任凭她行为怎样坏,有了丈夫管教就归正。”

(2). 宋 代称陷于外邦者返回本朝为归正。 宋 赵昇 《朝野类要·入仕》:“归正,谓元係本朝州军人,因陷蕃,后来归本朝。” 宋 岳珂 《桯史·沙世坚》:“ 乾道 间,有归正官曰 沙世坚 。”

索隐

(1).探求隐微奥秘的道理。《易·繫辞上》:“探賾索隐,钩深致远,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龟。” 孔颖达 疏:“索谓求索,隐谓隐藏。” 唐 萧祜 《游石堂观》诗:“ 沉生 为政哀惸嫠,又能索隐探灵奇。” 宋 范仲淹 《乾为金赋》:“索隐而神道可极,取象而物形何遁。”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四》:“其上焉者,行本好奇,知足索隐。”

(2).对古籍的注释考证。 唐 司马贞 《<史记索隐>序》:“今止探求异闻,採摭典故,解其所未解,申其所未申者,释文演注,又为述赞,凡三十卷,号曰《史记索隐》。” 郭沫若 《文艺论集·古书今译的问题》:“整理 中国 的古书,如考证真伪,作有系统的研究,加新式标点,作群书索隐,都是必要的事。”

丫髻

梳在头两边的发髻

云霞

彩云和彩霞

云霞明灭。——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擎拳

(1).拱手。致礼时的姿势。 宋 沉瀛 《减字木兰花》词:“擎拳仰止,不是凡人名 尹喜 。”参见“ 擎拳合掌 ”。

(2).举拳。谓一举手之力。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寻梦》:“咳,甚甌儿气力与擎拳,生生的了前件。”

风月

(1) 本指清风明月

初秋凉夕,风月甚美。——《南史·褚彦回传》

(2) 男女情爱

如今长大了,渐知风月。——《红楼梦》

稽首

(1)

(2) 古时的一种跪拜礼,叩头至地,是九拜中最恭敬的

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周礼·春官·大祝》。贾公彦疏:“一曰稽首,其稽,稽留之字;头至地多时,则为稽首也。此三者(空首、顿首、稽首)正拜也。稽首,拜中最重,臣拜君之拜。”

宣子拜稽首焉。——《国语·晋语》

孟明稽首曰。——《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于是关公恍然大悟,稽首皈依而去。——《三国演义》

(3) 出家人所行的常礼,一般在见面时用

神仙见 西门庆,长揖稽首就坐。——《 * 》

珍重

(1) 重视;爱惜

珍重两国的团结

(2) 保重身体

临别时互道珍重

负载珍重。——唐· 李朝威《柳毅传》

自然

(1) 宇宙万物;宇宙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总和,即整个物质世界,自然界

改造自然

自然之理也。——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

择于自然。——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近于自然。——蔡元培《图画》

(2)

(3) 属于或关于自然界的、存在于或产生于自然界的、非人为的

自然现象

自然之验。——《史记·货殖列传》

(4) 不勉强,不拘束,不呆板

他的动作很自然

复得返自然。(指无拘无束的田园生活)。——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自然蛾眉。——唐· 李朝威《柳毅传》

(5) 不经人力干预而自由发展

听其自然

(6) 当然

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鲁迅《朝花夕拾》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