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长文赴上庠

作者:杨万里 朝代:宋代

送王长文赴上庠原文

吾乡前辈王南宾,读书万卷笔有神。
娄登天府献和璞,玉工过眼珉夺真。
秪今有孙又奇绝,蹈雪携书诣金阙。
玉皇书院璧水中,肠子半窗桃玉虫。
端能健笔追乃祖,斗薮寸心写千古。
广寒掇取第一枝,早为双亲开两眉。

诗词问答

问:送王长文赴上庠的作者是谁?答:杨万里
问:送王长文赴上庠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杨万里的名句有哪些?答:杨万里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前辈

(1) 年岁大的人

前辈之风俗。——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我的前辈

(2) 较老的一代

革命前辈

(3) 生活在先前时代的人

(4) 一个团体或组织的著名的资格较老的成员

(5) 具有共同遗产的早期的人,不一定能追溯到血缘关系

(6) 在职务或进程上走在别人前面的人

开普勒是 牛顿的前辈

读书

(1) 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

有神

(1).神灵。有,助词。《书·武成》:“惟尔有神,尚克相予。” 孔 传:“神庶几助我。”《大戴礼记·少间》:“故天子昭有神於天地之间,以示威於天下也。”

(2).有神助。喻指奇妙生动,有神韵。 唐 杜甫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李玲修 《笼鹰志》:“他画着,渐渐艺术感觉唤醒了,手平稳了,下笔有神了。”

(3).有精神。 王西彦 《人的世界·第三家邻居》:“这双大眼睛,瞳人深而有神。仿佛即使是在黑暗之中,它们也能发光。”

登天

(1).升天。《左传·成公十年》:“小臣有晨梦负公以登天。”《庄子·大宗师》:“孰能登天游雾,挠挑无极;相忘以生,无所终穷?”《宋史·神宗纪一》:“ 嘉祐 八年侍 英宗 入居 庆寧宫 ,尝梦神人捧之登天。”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一编第五章第九节:“ 秦国 西有 仪渠国 ,父母死,火烧遗体,称为登天。”

(2).指登帝位。《素问·上古天真论》:“昔在 黄帝 ,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迺问於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人将失之耶?’” 王冰 注:“ 黄帝 后铸鼎於 鼎湖山 ,鼎成而白日升天。” 清 俞樾 《内经辨言》:“成而登天,谓登天位也。《易·明夷》传曰:‘初登于天,照四国也。’可説此经登天之义。故下文即云:‘迺问於天师。’迺者承上之词,见 黄帝 既登为帝,乃发此问也。”

(3).指成仙。 晋 葛洪 《抱朴子·对俗》:“若幸可止家而不死者,亦何必求於速登天乎?”

(4).比喻极难。《孟子·尽心上》:“道则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似不可及也。” 金 元好问 《跋闲闲自书乐善堂诗》:“从善如登天,从恶如弃屣,而於趋舍乖,知之不审耳。”《水浒传》第七二回:“花魁的风流声价,播传寰宇,求见一面,如登天之难,何况亲赐酒食。”《红楼梦》第十回:“你如今要闹出了这个学房,再想找这么个地方儿,我告诉你説罢,比登天的还难呢!”

和璞

亦作“ 和朴 ”。即 和氏 璧。亦借指美玉。《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周 有砥砨, 宋 有结緑, 梁 有县藜, 楚 有 和 朴。” 三国 魏 曹植 《玄畅赋》:“思荐寳以继佩,怨 和 璞之始鐫。” 唐 白居易 《三十四牧宰考课策》:“虽有 和 璞之真,不能识也。” 明 张居正 《七贤咏》序:“ 和 璞之緼玄巖,非独鉴冥搜者,谁得而寳之。”参见“ 和氏璧 ”。

玉工

雕琢玉石的工人。《尹文子·大道上》:“ 魏 田父有耕於野者,得宝玉径尺……隣人无何,盗之以献 魏王 。 魏王 召玉工相之。”《淮南子·氾论训》:“剑工惑剑之似莫邪者,唯 欧冶 能名其种;玉工眩玉之似碧卢者,唯 猗顿 不失其情。” 唐 陈子昂 《观荆玉篇》诗:“勿信玉工言,徒悲 荆国 人。”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玉》:“玉工辨璞高下定价,而后琢之。”

过眼

(1).经过眼前。喻迅疾短暂。 宋 苏轼 《吉祥寺僧求阁名》诗:“过眼荣枯电与风,久长那得似花红。” 明 冯梦龙 《洒雪堂·宋婆课女》:“嘆过眼时光去渺茫,休得贪閒放。” 清 吴伟业 《赠总宪龚公芝麓》诗:“侧身天地竟何心,过眼风光有谁羡。”

(2).过目,略加看视。 宋 李清臣 《钦圣宪肃皇后哀册文》:“诸书过眼,疑微洞析。兢兢瞿瞿,殆忘寝食。”《老残游记》第十七回:“那家人揭开盒盖,请老爷们过眼。” 孙犁 《白洋淀纪事·采蒲台》:“她像很疲累了,弯着腰一张一张掀开席,叫收席的人过眼看成色。”

秪今

现在。 唐 岑参 《献封大夫破播仙凯歌六章》:“天子预开 麟阁 待,秪今谁数 贰师 功?” 唐 孟棨 《本事诗·情感》:“﹝ 崔护 ﹞因题诗於左扉曰:‘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暎红。人面秪今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奇绝

奇妙到极点

怪石嶙峋,山势奇绝

金阙

(1).道家谓天上有黄金阙,为仙人或天帝所居。《神异经·西北荒经》:“西北荒中有两金闕,高百丈。” 唐 杨炯 《盂兰盆赋》:“晃兮瑶臺之帝室,赩兮金闕之仙家。”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馀韵》:“金闕远,紫宸高,苍天梦梦。”

(2).指天子所居的宫阙。 北齐 颜之推 《观我生赋》:“指金闕以长鎩,向王路而蹶张。” 明 沉鲸 《双珠记·廷对及第》:“青云随步朝金闕,各要把此衷竭。” 清 赵翼 《己卯元日早朝》诗:“糺縵五云金闕朗,太平中外一家春。”

皇书

即历书。又称皇历或黄历。川剧《乔老爷奇遇》第六场:“你们官宦之家,还是要讲个吉庆啊!拿本皇书选个日子才对!”参见“ 皇历 ”。

璧水

(1).指太学。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治化》:“璧水道庠序之风, 石渠 啟珪璋之盛。” 宋 吴自牧 《梦粱录·学校》:“古者天子有学,谓之‘成均’,又谓之‘上庠’,亦谓之‘璧水’,所以养育作成天下之士类,非州县学比也。” 元 柯丹邱 《荆钗记·启媒》:“昔年璧水壮遨游,学冠同流。”

(2).泛指读书讲学之处。 宋 陈亮 《谢留丞相启》:“如 亮 者才不逮於中人,学未臻於上达。十年璧水,一几明牕。”

(3).砚名。以砚圆如璧,外环以水,故名。《清朝野史大观·清宫遗闻·宫砚》:“内府藏砚甚伙, 乾隆 戊戌,命内廷翰林臚为《西清砚谱》,计陶之属五十五种…… 宋 之虎符、石函、黼黻、綯纹、璧水、列钱。”《清朝野史大观·清宫遗闻·宫砚》:“石之属一百四十五种,如 晋 王廞 之璧水。”

肠子

(1).肠的通称。 萧红 《生死场》三:“肠子因为日久了,干成黑色不动而僵直的片状的绳索。” 郭澄清 《大刀记》五:“方才,他的肚子里还肠子碰得肝花响,可一听入了迷,连饿也忘了。”

(2).心地;心肠。《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至於他父女两个心疼那姑娘,捨不得那姑娘,却是一条肠子。”《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那 邓九公 是箇热肠子人。”

玉虫

(1).喻灯花。 唐 韩愈 《咏灯花同侯十一》:“黄里排金粟,釵头缀玉虫。更烦将喜事,来报主人公。” 宋 范成大 《客中呈幼度》诗:“今朝合有家书到,昨夜灯花缀玉虫。” 元 张可久 《小桃红·春思》曲:“灯花玉虫,罗屏金凤,残月小帘櫳。” 清 许田 《暗香·夜雨》词:“拥孤衾乡梦难成,频把玉虫剔。”

(2).喻灯火。 宋 陆游 《燕堂东偏一室夜读书其间戏作》诗之二:“油减玉虫暗,灰深 * 低。” 清 纳兰性德 《浣溪沙》词:“青雀几时裁锦字,玉虫连夜剪春旛。”

(3).虫状的玉雕首饰。 元 于伯渊 《点绛唇》套曲:“整花枝翠丛,插金釵玉虫,褪罗衣翠绒。”

健笔

雄健的笔,谓善于为文。亦借指雄健的文章。 南朝 陈 徐陵 《让五兵尚书表》:“虽復 陈琳 健笔,未尽愚怀。” 唐 杜甫 《戏为六绝句》之一:“ 庾信 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宋 朱熹 《伏读二刘公瑞岩留题追次元韵偶成》之一:“谁将健笔写崖阴?想见当年抱膝吟。” 清 赵翼 《瓯北诗话·苏东坡一》:“其尤不可及者,天生健笔一枝,爽如 哀 棃,快如 并 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 马茂元 《桐城派方刘姚三家文论评述》:“ 姚鼐 虽每每自恨才短,无雄文健笔,然而他的散文,却能温润清深,自成体貌。”

斗薮

(1).抖动;抖落。 唐 白居易 《骠国乐》诗:“珠缨炫转星宿摇,花鬘斗藪龙蛇动。” 唐 孟郊 《夏日谒智远禅师》诗:“斗藪尘埃衣,謁师见真宗。” 宋 王禹偁 《白龙泉》诗:“斗藪缨上尘,试就清涟濯。”

(2).犹摆脱。 唐 李华 《润州鹤林寺故径山大师碑铭》:“大师亦斗藪尘劳。” 唐 白居易 《赠邻里往还》诗:“但能斗藪人间事,便是逍遥地上仙。”

(3).小的泽地。 宋 苏舜钦 等《地动联句》:“斗藪不知大,轩干主者谁。”

寸心

(1) 微小的心意

略表寸心

(2) 心;心里

得失寸心知

千古

(1) 指久远的年代

千古风流人物。——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千古江山。——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

纵有千古。——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成为千古罪人

(2) 永远地

千古奇冤,江南一叶—— *

千古奇闻

(3) 婉辞,哀悼死者,表示永别或永垂不朽。多用于挽联、花圈等的上款

广寒

(1).即 广寒宫 。 唐 陆龟蒙 《上元日道室焚修寄袭美》诗:“三清今日聚灵官,玉刺齐抽謁 广寒 。” 宋 杨万里 《木犀初发呈张功父》诗:“尘世何曾识桂林,花仙夜入 广寒 深。”《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万丈 广寒 难得到, 嫦娥 今夜落谁家?”

(2).道家所谓北方仙宫。又为山名,亦称“ 广霞 ”。《黄庭内景经·口为》:“审能修之登 广寒 。” 梁丘子 注:“ 广寒 ,北方仙宫之名。又云,山名,亦曰 广霞 。《洞真经》云:冬至之日,月伏於 广寒 之宫,其时育养月魄於 广寒 之池,天人採青华之林条,以拂日月光也。”

第一

(1) 排在最前的

排名第一

(2) 首要的,最重要的

质量第一

早为

已是。 前蜀 李珣 《浣溪沙》词之三:“早为不逢 巫峡 梦,那堪虚度 锦江 春。”

双亲

父亲和母亲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