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范道人

作者:卫宗武 朝代:宋代

赠范道人原文

黄纸布差符不肯布留,飘然布愿逐云水布游。
纡朱拖紫不肯慕,甘著草衣披布素。
金珠斗量佩鸣珂,所得懽华能几何。
形气日随情1*1欲蠹。
曾不百岁同臭腐。
学仙岂必便函成仙,人世且结清净缘。
弘景宁为轩冕锢,子平未免婚嫁累。
有田有庐誓弗归,有子有女弃若遗。

诗词问答

问:赠范道人的作者是谁?答:卫宗武
问:赠范道人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卫宗武的名句有哪些?答:卫宗武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黄纸

(1).指古代铨选、考绩官吏,登记姓名,上报朝廷使用的黄色纸张。《隋书·百官志上》:“若勅可,则付选,更色别,量贵贱,内外分之,随才补用。以黄纸録名,八座通署,奏可,即出付典名。”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 钱思公 ﹞自云:‘平生不足者,不得於黄纸书名,每以为恨也。’” 宋 陆游 《投梁参政》诗:“平生实易足,名幸污黄纸。”

(2).写在黄麻纸上的诏书。《晋书·石季龙载记上》:“先帝创临天下,黄纸再定。” 宋 梅尧臣 《送广西提刑潘比部》诗:“白麻新拜大丞相,黄纸首除南省郎。” 清 吴伟业 《赠家园次湖州守五十韵》:“赤囊条每对,黄纸詔亲承。”

(3).指赦免的文告。 宋 苏舜钦 《感兴》诗之三:“明朝黄纸出,大赦徧中外。”《明史·余珊传》:“乃近年以来,黄纸蠲放,白纸催徵,额外之歛,下及鸡豚。”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三二章:“皇爷确实免过两省受灾州县钱粮,不过他们的本上说‘黄纸虽免,白纸犹催’。看起来小民未蒙实惠。”

不肯

——用于否定式助动词表示拒绝

他不听劝告,不肯在他的船上装一台辅助引擎

飘然

(1) 形容飘摇的样子

(2) 形容轻飘飘像要飞扬的样子

飘然欲仙

(3) 形容心情轻松的样子

云水

(1).云与水。 唐 杜甫 《题郑十八著作丈故居》诗:“ 台州 地阔海冥冥,云水长和岛屿青。” 宋 陆游 《长相思》词:“云千重,水千重,身在千重云水中。” 明 贾仲名 《金安寿》第三折:“这堝里云水林峦,甚么去处。”

(2).谓漫游。漫游如行云流水的飘泊无定,故称。 唐 黄滔 《寄湘中郑明府》诗:“莫耽云水兴,疲俗待君痊。” 明 高启 《太湖》诗:“我性好游观,夙负云水债。” 清 施峻 《中途见雁》诗:“云水家何在,风尘味已諳。”

(3).指僧道。僧道云游四方,如行云流水,故称。 唐 项斯 《日东病僧》诗:“云水絶归路,来时风送船。”《宋史·方技传下·莎衣道人》:“帝岁命内侍即其居设千道斋,合云水之士,施予优普。” 明 李中馥 《原李耳载·寻亲诚感》:“ 原 邑 赵孝子 名 威晋 ,其父好黄冠术,遇全真云水,无不以礼下之。”

(4).河流名。在今 广东省 乐昌县 南境。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溱水》:“ 林水 自源西注于 瀧水 ,又与 云水 合。”

纡朱拖紫

亦作“ 紆朱曳紫 ”。形容地位显贵。朱、紫指高官所佩印绶之颜色。 晋 葛洪 《抱朴子·逸民》:“何必紆朱曳紫,服冕乘軺。” 唐 白居易 《岁暮寄微之》诗之三:“若并如今是全活,紆朱拖紫且开眉。” 明 宋濂 《曾府君石表辞》:“ 曾氏 为尤盛,紆朱拖紫以显融于时,在在皆是。” 明 张居正 《再辞恩命疏》:“紆朱拖紫,揖让人主之前;当轴秉衡,平章军国之重。”

草衣

(1).编草为衣。 南朝 齐 萧子良 《陈时政密启》之二:“民特尤贫,连年失稔,草衣藿食,稍有流亡。”《辽史·营卫志上》:“上古之世,草衣木食,巢居穴处,熙熙于于,不求不争。”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梁提督》:“公因率众卒,草衣卉服,自丛嵐叠嶂间以刀掘路,士卒各怀一铁钉,踵跡相接,攀钉而上。”

(2).引申为粗劣的衣服。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王绩》:“论曰: 唐 兴迨季叶,治日少而乱日多,虽草衣带索,罕得安居。” 明 郑若庸 《玉玦记·投贤》:“官人既无处去,只在老汉家中权住,温习经史。草衣糲饭,不须挂心。”

(3).隐者的衣着。《后汉书·党锢传序》:“至有画半策而綰万金,开一説而锡琛瑞。或起徒步而仕执珪,解草衣以升卿相。”

(4).指一种藻类植物。生长在阴湿的地方,连带一层薄土铲下来可作肥料。《人民日报》1953.12.5:“今年春天,互助起来以后,他光在这垃田里就下了二百担陈壁砖土和一百四十担草衣。”

披布

披露。《汉书·梁怀王刘揖传》:“污衊宗室,以内乱之恶,披布宣扬於天下,非所以为公族隐讳,增朝廷之荣华,昭圣德之风化也。” 晋 袁宏 《后汉纪·桓帝纪一》:“臣诚恐卒为豺狼横见噬食,故冒死诣闕披布肝胆。” 孙中山 《大总统宣言书》:“今以与我国民初期相见之日,披布腹心,惟我四万万同胞共鉴之。”

珠斗

(1).指北斗七星。因斗星相贯如珠,故名。 唐 王维 《同崔员外秋宵寓直》诗:“月迥藏珠斗,云消出絳河。” 赵殿成 笺注:“﹝珠斗﹞谓斗星相贯如珠。” 明 高明 《琵琶记·丹陛陈情》:“但见银河清浅,珠斗斑斕。” 清 黄景仁 《 * ·幽约》词:“嬾步挑釭烬,珠斗斜还整。”

(2).华美的酒器。 明 屠隆 《綵毫记·长安豪饮》:“召顐官屡奉鑾舆,倚宫妃频倾珠斗。”

鸣珂

(1).显贵者所乘的马以玉为饰,行则作响,因名。 南朝 梁 何逊 《车中见新林分别甚盛》诗:“隔林望行幰,下阪听鸣珂。” 唐 王昌龄 《朝来曲》:“月昃鸣珂动,花连綉户春。” 明 梅鼎祚 《玉合记·言祖》:“只把细蕊轻挼,立倦鞦韆架,耳听鸣珂眼盼他。” 清 陈梦雷 《青青陵上柏》诗:“甲第亘长虹,拥节復鸣珂。”

(2).指居高位。 明 李东阳 《重经西涯》诗之一:“岂谓鸣珂还故里,敢将华髮恋微官。” 清 唐孙华 《送宫恕堂北上》诗:“只今交旧尽鸣珂,推挽寧无一人佐。”

所得

指所获得的东西

所得无几

几何

(1) 多少(用于反问)

年几何矣。——《战国策·赵策》

罗敷年几何。——《乐府诗集·陌上桑》

所杀几何。——唐· 李朝威《柳毅传》

相去能几何。——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价值几何。

(2) 几何学简称

形气

(1).形和气。形,指具体物象;气,指构成宇宙万物的最根本的物质。 汉 贾谊 《鵩鸟赋》:“形气转续兮,变化而蟺。” 宋 陈亮 《勉强行道大有功》:“夫道非出於形气之表,而常行於事物之间者也。”

(2).指精气、元气。 汉 班固 《幽通赋》:“形气发於根柢兮,柯叶汇而零茂。” 晋 葛洪 《抱朴子·道意》:“煎熬形气,刻削天和。”

(3).指表情和语气。《三国志·吴志·韦曜传》:“被问寒战,形气呐吃。”

(4).形貌和气质。 唐 高仲武 《中兴间气集·李季兰》:“士有百行,女唯四德。 季兰 则不然,形气既雌,诗意亦荡。” 宋 沉辽 《寄题野翁无闷堂》诗:“想见野翁形气古,少年词华奋瓌瑋。”

百岁

(1).百年。指长时间。《鹖冠子·近迭》:“兵者百岁不一用,然不可一日忘也。” 唐 韩愈 孟郊 《遣兴联句》:“平生无百岁,歧路有四方。” 周立波 《金戒指》:“人生百岁也是死,何处黄土不埋人?”

(2).终身;毕生。 明 叶宪祖 《丹桂钿合》第七折:“愿齐眉廝守,百岁和睦。”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孝女》:“保佑老父沉疴速起,百岁康强。”

(3).死的讳称。《诗·唐风·葛生》:“百岁之后,归于其居。”《史记·吕不韦列传》:“夫百岁之后,所子者为王,终不失势。” 唐 白居易 《读张籍<古乐府诗>》诗:“恐君百岁后,灭没人不闻。” 宋 苏轼 《汉高帝论》:“天下望以为君,虽不肖,而大臣心欲之,如百岁后,谁肯北面事 戚姬 子乎?”

学仙

亦作“ 学僊 ”。学习道家的所谓长生不老之术。《史记·封禅书》:“ 黄帝 且战且学僊。”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天咫》:“人姓 吴 名 刚 , 西河 人,学仙有过,謫令伐树。” 五代 徐夤 《溪隐》诗:“将名将利已无缘,深隐清溪拟学仙。” 金 元好问 《后饮酒诗》之三:“为言学仙好,人间竟何为。”

见“ 学仙 ”。

岂必

犹何必。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 清 顾樵 《秋夜柬顾茂伦》诗:“哀乐境所遇,岂必 雍门 琴!” 清 魏源 《游山吟》之六:“倚天拔地自雄放,岂必面目同员方!”

便函

(1) 形式比较简便的、非正式公文的信件——区别于公函

(2) 记载某些具体事务或预期文件提要的简短的或非正式的记录

成仙

成为神仙。 南朝 陈 伏知道 《为王宽与妇义安主书》:“人慙 萧史 ,相偶成仙。” 唐 王绩 《游仙》诗之一:“ 蔡经 新学道, 王烈 旧成仙。” 许地山 《女儿心》三:“她还想着,他们把她带到那里也许是为教她们也成仙。”

人世

整个人类社会;人类世界

降生人世

非人世所堪。——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结清

(1) 使免除债务或金钱方面的牵累

为结清他的财产所付的钱

(2) 支付…的到期金额

发出支票以结清她的帐目

轩冕

(1).古时大夫以上官员的车乘和冕服。《管子·立政》:“生则有轩冕、服位、穀禄、田宅之分,死则有棺槨、绞衾、壙垄之度。” 晋 陶潜 《感士不遇赋》:“既轩冕之非荣,岂緼袍之为耻。” 唐 陈子昂 《昭夷子赵氏碑》:“故蓬居穷巷,轩冕结辙。”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十四》:“酬酢化尊卑,尊卑化轩冕,轩冕化宫室,宫室化城郭。”

(2).借指官位爵禄。《庄子·缮性》:“古之所谓得志者,非轩冕之谓也,谓其无以益其乐而已矣。” 唐 《过陶徵君隐居》诗:“田园三亩緑,轩冕一銖轻。”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文》:“轩冕失之,有时而復来;节行失之,终身不可得矣。” 明 高叔嗣 《简袁永之狱中》诗:“本同江海人,俱为轩冕误。” 清 纳兰性德 《与顾梁汾书》:“恒抱影於林泉,遂忘情於轩冕。”

(3).指国君或显贵者。《管子·轻重甲》:“故轩冕立於朝,爵禄不随,臣不为忠。”《后汉书·崔駰传》:“临雍泮以恢儒,疏轩冕以崇贤。” 唐 王昌龄 《灞上闲居》诗:“轩冕无枉顾,清川照我门。”《明史·文苑传四·徐渭》:“当 嘉靖 时, 王 李 倡七子社, 谢榛 以布衣被摈。 渭 愤其以轩冕压韦布,誓不入二人党。”

(4).指为官。 清 侯方域 《汤御史传》:“然性素高介,当官则死其职,过即澹然无轩冕情。”

子平

传说 宋 有 徐子平 ,精于星命之学,故后世术士宗之。一说, 子平 ,名 居易 , 五季 人,尝与 * 道者 陈图南 同隐 华山 。见 清 翟灏 《通俗编·艺术》。因即以“子平”指星命之学。是一种根据星象或人的生辰八字推算人的命运的迷信方法。《西游记》第四二回:“先生子平精熟,要与我推看五星。” 清 董潮 《东皋杂抄·海昌陈相国二则》:“﹝相国﹞素善子平,遂索其二女干支,归舟推之。” 丝弦 《空印盒》第三场:“婆母年老去世了,就给奴家讲‘子平’。”参阅 清 顾张思 《土风录·子平算命》。

未免

(1) 实在是,不能不说是

你的发言未免长了些

(2) 不免

初次见面,未免有些拘束

婚嫁

结婚的行为或礼仪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