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和雨中花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原文

真宰倒持生杀柄,闲物命长人短命。
松枝上鹤蓍下龟,千年不死仍无病。
人生不得似龟鹤,少去老来同旦暝。
何异花开旦暝间,未落仍遭风雨横。
草得经年菜连月,唯花不与多时节。
一年三百六十日,花能几日供攀折。
桃李无言难自诉,黄莺解语凭君说。
莺虽为说不分明,叶底枝头谩饶舌。

诗词问答

问:《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和雨中花》的作者是谁?答:白居易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白居易的名句有哪些?答:白居易名句大全

全唐诗

参考注释

真宰

(1).宇宙的主宰。《庄子·齐物论》:“若有真宰,而特不得其眹。” 唐 杜甫 《遣兴》诗之一:“性命苟不存,英雄徒自强,吞声勿復道,真宰意茫茫。” 清 方文 《初度书怀》诗之五:“山灵畏其诚,一夜移千磊,匹夫有至性,可以贯真宰。” 郭沫若 《百花齐放·菜子花》诗:“劳动人民是真正的宇宙真宰。”

(2).指自然之性。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情采》:“有志深轩冕,而汎咏皋壤,心缠几务,而虚述人外:真宰弗存,翩其反矣。” 唐 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含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难,已不堪忧,是有真宰,与之沉浮。” 清 戴震 《孟子字义疏证·理》:“ 老氏 所以言‘常使民无知无欲’,彼自外其形骸,贵其真宰。”

(3).指君主。《魏书·段承根传》:“徇竞争驰,天机莫践,不有真宰,榛棘谁揃。”

持生

(1).维持生命。《韩非子·解老》:“树木有曼根,有直根。根者,书之所谓柢也。柢也者,木之所以建生也。曼根者,木之所以持生也。”

(2).养生。 三国 魏 嵇康 《养生论》:“中道夭于众难,世皆知笑悼,谓之不善持生也。” 唐 清江 《春游司直城西鸬鹚溪别业》诗:“久慢持生术,多亲种药畦。”

物命

(1).物类的寿命或生命。 汉 王充 《论衡·气寿》:“百岁之寿,盖人年之正数也,犹物至秋而死,物命之正期也。”

(2).有生命的物类。《法苑珠林》卷二二:“臣闻佛神清洁,不进酒肉,爱重物命,如护一子。所有供养,烧香而已;所可祭祀,饼果之属。” 金 元好问 《苏彦远墓铭》:“ 彦远 资禀仁厚,自幼重惜物命,有不忍之爱。”《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天圣五年》:“禁中以翡翠为服玩,詔市於 南越 。 修古 以为重伤物命;且 真宗 尝禁采狨毛,故事未远,宜罢之。”

长人

(1).身材高的人。《墨子·大取》:“长人之异,短人之同,其貌同者也。” 孙诒让 间诂引 俞樾 曰:“‘长人之异,短人之同’,当作‘长人之与短人也同’。”《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 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 宋 梅尧臣 《奉呈诸君》诗:“长人执兵立,小竖插花嬉。” 茅盾 《你往哪里跑》:“她在女人中可说是长人,但是比起那男子来,还矮了半个头光景。”

(2).古代传说中 长人国 的人。

(3). 唐 杜甫 《通泉县署壁后薛少保画鹤》诗:“低昂各有意,磊落如长人。”后以“长人”指鹤。 宋 苏轼 《题李伯时画赵景仁琴鹤图》诗之二:“丑石寒松未易亲,聊将短曲调长人。”

(1).为人君长,指统治者。《易·乾》:“君子体仁,足以长人。” 唐 柳宗元 《种树郭橐驼传》:“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 宋 曾巩 《亳州谒夫子庙文》:“ 巩 长人於此,敢不严事。”

(2).指居上位者、官长。《墨子·杂守》:“有长人,有谋士。”《新唐书·循吏传序》:“至宰相名臣,莫不孜孜言长人不可轻授亟易。” 宋 范仲淹 《邠州谢上表》:“假禁廷之要职,居郡国之长人。”

短命

寿命短促,死得早

短命鬼

千年

极言时间久远。 晋 陶渊明 《挽歌诗》:“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復朝。”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盖百代之仪表,千年之领袖。” 唐 卢照邻 《中和乐章·歌登封》:“山称万岁,河庆千年。” 毛 * 《浪淘沙·北戴河》词:“往事越千年, 魏武 挥鞭。”

人生

(1) 人一生中的活动

(2) 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3) 与人的关系生疏,不熟悉

人生地疏

不得

用在动词后面,表示不可以或不能够

吾不得而见之矣。——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龟鹤

(1).龟和鹤。古人以为长寿之物,因用以比喻长寿。 晋 葛洪 《抱朴子·对俗》:“知龟鹤之遐寿,故效其道引以增年。”《文选·郭璞<游仙诗>》:“借问蜉蝣辈,寧知龟鹤年?” 李善 注:“《养生要论》曰:龟鹤寿有千百之数,性寿之物也。” 南朝 梁 刘孝标 《辩命论》:“朝秀晨终,龟鵠千岁,年之殊也。” 宋 苏轼 《和陶<读山海经>》之二:“欲使蟪蛄流,知有龟鹤年。” 宋 江休复 《江邻几杂志》:“ 田元钧 狭而长,鱼轩 富彦国 女弟阔而短,在馆中, 石曼卿 目之为龟鹤夫妻。”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上:“ 建中靖国 初, 韩忠彦 、 曾布 同为宰相, 曾 短瘦而 韩 伟岸,每并立廷下,时谓‘龟鹤宰相’。”

(2).比喻高矮肥瘦悬殊的身材。

来同

犹言来朝。《诗·鲁颂·閟宫》:“至于海邦, 淮夷 来同。” 马瑞辰 通释:“《説文》‘同,会合也。’朝与会同,对文则异,散文则通。诸侯殷见天子曰同,小国会朝大国亦曰同,犹诸侯朝天子曰朝,诸侯自相朝亦曰朝也。” 唐 李白 《大猎赋》:“而忽也,莫不海晏天空,万方来同。” 宋 苏轼 《司马温公神道碑》:“天子万年,四夷来同。”

何异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与某物某事没有两样。 汉 贾谊 《鵩鸟赋》:“夫祸之与福兮,何异纠纆?” 晋 张协 《七命》:“今公子违世陆沉,避地独窜……愁洽百年,苦溢千岁,何异促鳞之游汀泞,短羽之栖翳薈。” 明 刘基 《旅兴》诗之二八:“岁暮等沦落,何异蒿与蓬?” 毛 * 《向 * 的十点要求》:“以此制宪,何殊官样文章。以此行宪,何异 * 。”

遭风

(1).受到风邪。 汉 王充 《论衡·寒温》:“遭风逢气,身生寒温。”

(2).遇风。《六部成语注解·户部》:“遭风,舟行遇风也。”

经年

(1) 经过一年或若干年

此去经年。——宋· 柳永《雨霖铃》

经年不往。——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卧病经年

(2) 全年

经年裹物之用。——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连月

(1).积数月。 汉 王充 《论衡·难岁》:“积分为日,累日为月,连月为时,纪时为岁。”

(2).连续数月。《汉书·王莽传上》:“ 莽 侍疾,亲尝药,乱首垢面,不解衣带连月。”《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公与 绍 ( 袁绍 )相拒连月,虽比战斩将,然众少粮尽,士卒疲乏。” 宋 范仲淹 《岳阳楼记》:“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不与

不赞成

仁陷于愚,固君子之所不与也。——明·马中锡《中山狼传》

时节

(1) 季节;时令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唐· 杜甫《春夜喜雨》

(2) 又如:清明时节;秋收时节

(3) 时候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供攀

谓在供词中把别人牵进来。 元 无名氏 《冯玉兰》第四折:“你道我平白地把你来把你来供攀定,只我这官司里世不曾经。”

桃李

桃花和李花;比喻栽培的后辈和所教的门生;喻人的青春年少;喻争荣斗艳、品格低下的小人庸人

自诉

(1) 自己诉说

(2) 自己提起诉讼

原告自诉

(3) 被害人自己的起诉(区别于“公诉”)

黄莺

亦作“黄鸎”。黄鹂。 三国 吴 陆玑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黄鸟于飞》:“黄鸟,黄鸝留也,或谓之黄栗留, 幽州 人谓之黄鸎。” 唐 王维 《左掖梨花》诗:“黄鶯弄不足,衔入 未央宫 。” 宋 邵雍 《春尽后园闲步》诗:“緑树成阴日,黄鸎对语时。” 王亚凡 《短歌·纺车歌》:“不是秋夜茅舍的幽怨,而像黎明时的黄莺。”

解语

(1).会说话。 唐 司空图 《杏花》诗:“解笑亦应兼解语,只应慵语倩鶯声。”《新五代史·杂传十七·马胤孙》:“ 孔昭序 解语,是朝廷无解语人也!” 明 刘基 《久别离》诗:“久别离,别时小儿未解语。”《花月痕》第十五回:“一朵娇花能解语,却又风前憔悴。”

(2).领会。《清平山堂话本·五戒禅师私红莲记》:“ 五戒 听了此言,心中一时解语,面皮红一回,青一回。”

分明

(1) 清楚(明白)状

此七月望日之事也,汝在九原,当分明记之。——清· 袁枚《祭妹文》

(2) 简单明了地

这分明不对

(3) 清楚地划开界限

枝头

树梢;树枝上。 唐 元稹 《元和五年予官不了罚俸西归》诗:“渐到柳枝头,川光始明媚。” 宋 翁森 《四时读书乐》诗:“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 戴望舒 《残叶之歌·男子》:“你看,湿了雨珠的残叶,摇摇地停在枝头。”

饶舌

滔滔不绝多嘴多舌地、毫无效果地讲话

王趣驾参礼,行修默然,但云:“延寿饶舌。”——《吴越备史》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