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次韵张仲远,是日醉甚,逃席)

作者:张纲 朝代:宋代

原文

论思厌久,动莼鲈清兴,轻辞丹极。
佩玉腰金归故里,光照湖山秋色。
八座仪刑,九重尊宠,才大今词伯。
汉家豪俊,一时谁是勍敌。
三径旧日家声,华堂深稳处,频开瑶席。
春在壶中真自有,一境珠宫仙掖。
谭程挥风,罚筹如猬,数因尊前客。
故应元放,举杯狂醉轻掷。

诗词问答

问:《念奴娇(次韵张仲远,是日醉甚,逃席)》的作者是谁?答:张纲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张纲的名句有哪些?答:张纲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论思

议论、思考。特指皇帝与学士、臣子讨论学问。 汉 班固 《两都赋》序:“朝夕论思,日月献纳。” 唐 李百药 《安德山池宴集》诗:“朝宰论思暇,高宴临方塘。” 清 黄遵宪 《己亥续怀人诗》:“ 金华 讲殿共论思, 圣祖 文宗 旧典貽。” 梁启超 《军机大臣署名与立宪国之国务大臣副署》:“君上日与廷臣前席论思。”

清兴

清雅的兴致。 唐 王勃 《山亭夜宴》诗:“清兴殊未阑,林端照初景。” 元 张可久 《小梁州·访杜高士》曲:“ 飞来峯 下树青青,添清兴,流水玉琴横。” 清 林则徐 《中秋炮台眺月》诗:“ 南阳 尚书清兴发,约我载酒同扁舟。” 朱自清 《海行杂记》:“晚上他们要打牌,你去了足以打扰他们的清兴;他们必也恨恨不平的。”

丹极

宫殿中的红色栋宇。 唐 杜甫 《别蔡十四著作》诗:“流涕洒丹极,万乘为酸辛。” 宋 朱熹 《孝宗皇帝挽歌词》:“遽移丹极仗,便上白云乡。”

佩玉

(1) 贵族身上所佩戴的玉器

(2) 佩戴玉器

腰金

古代朝官的腰带,按品级镶以不同的金饰,品级高者亦以纯金制成。后因以泛指身居显要。金,亦指金印或金鱼袋。 唐 岑文本 《三元颂》:“腰金鸣玉,执贄奉璋。” 宋 苏轼 《柳子玉亦见和因以送之兼寄其兄子璋道人》:“不羡腰金照地光,蹔时假面弄《西凉》。” 元 于石 《咏毛惜惜》:“古今无限腰金者,歌舞筵中过一生。”《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四:“此后 闻人生 在宦途有蹉跌,不甚像意,年至五十,方得腰金而归。”参见“ 腰金衣紫 ”、“ 腰金拖紫 ”。

故里

旧时的门巷故居。指故乡,老家

早思归故里,华发等闲生。——唐· 李中《送人南游》

光照

光线的照射

房间的光照

湖山

(1).湖水与山峦。 唐 元稹 《酬郑从事四年九月宴望海亭》诗:“湖山四面争气色,旷望不与人间同。” 唐 杜牧 《江楼晚望》诗:“湖山翠欲结蒙笼,汗漫谁游夕照中。” 宋 曾巩 《归老桥记》:“虽欲遗章綬之荣,从湖山之乐,余知未能遂其好也。” 元 赵孟頫 《钱塘怀古》诗:“湖山靡靡今犹在,江水悠悠只自流。” 林之夏 《生日同泛西湖》诗之一:“ 林逋 、 苏軾 俱名世,指点湖山感慨深。”

(2).特指用太湖石堆迭成的假山。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写真》:“倚湖山梦绕,对垂杨风裊。”

秋色

(1) 一种中常橄榄棕色,它比一般橄榄棕色稍暗,且稍稍绿些

(2) 秋天的景色

秋色宜人

八座

亦作“ 八坐 ”。1.封建时代中央政府的八种高级官员。历朝制度不一,所指不同。 东汉 以六曹尚书并令、仆射为“八座”; 三国 魏 、 南朝 宋 齐 以五曹尚书、二仆射、一令为“八座”; 隋 唐 以六尚书、左右仆射及令为“八座”。 清 代则用作对六部尚书的称呼。后世文学作品多以指称尚书之类高官。 元 无名氏 《渔樵记》第二折:“但有日官居八坐,位列三台。”《醒世恒言·张廷秀逃生救父》:“ 廷秀 弟兄俱官至八座之位。”

(2).指八抬轿。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杂记上·红白盛事》:“先生( 阮元 )乘八座,行亲迎礼。”

仪刑

(1) 效法;法式

仪刑文王,万邦作孚。——《诗·大雅·文王》

(2) 朱熹集传:“仪,象;刑,法。”

(3) 典范,典型

九重

(1).九层;九道。《楚辞·天问》:“圜则九重,孰营度之?”《韩诗外传》卷八:“ 齐景公 使人於 楚 , 楚王 与之上九重之臺。” 三国 魏 曹植 《当墙欲高行》:“愿欲披心自説陈,君门以九重,道远 河 无津。”

(2).泛指多层。 元 无名氏 《气英布》第四折:“九重围里往来,直似攛梭;万队营中上下,浑如走马。”

(3).指天门;天。《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一·汉郊祀歌一》:“九重开,灵之斿,垂惠恩,鸿祜休。” 唐 李白 《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我皇手把天地户, 丹丘 谈天与天语。九重出入生光辉,东来 蓬莱 復西归。”京剧《贵妃醉酒》:“好一似 嫦娥 下九重,清清冷落在 广寒宫 。”

(4).指宫门。 汉 赵壹 《刺世疾邪赋》:“虽欲竭诚而尽忠,路絶险而靡缘。九重既不可啟,又羣吠之狺狺。”

(5).指宫禁,朝廷。 唐 卢纶 《秋夜即事》诗:“九重深锁禁城秋,月过南宫渐映楼。”

(6).指帝王。 唐 李邕 《贺章仇兼琼克捷表》:“遵奉九重,决胜千里。” 明 无名氏 《金雀记·作赋》:“明朝入禁中,奏闻九重。” 清 钮琇 《觚賸续编·人觚》:“先是, 宝 ( 法宝 )出奔时,九重大怒,命大索天下。”

(7).指皇位。《敦煌曲子词·酒泉子》:“队队雄军惊御輦,驀街穿巷犯皇宫,祇拟夺九重。”

尊宠

(1).尊重宠幸。《墨子·号令》:“有能得若捕告者,以其所守邑小大封之。守还,授其印,尊宠官之。”《史记·蒙恬列传》:“ 始皇 甚尊宠 蒙氏 ,信任贤之。” 明 唐顺之 《都督沉紫江生墓碑记》:“且夫古者尊宠立功之臣,则或为之象 祁连山 、象 铁山 於其墓,以旌其烈於不朽。”

(2).旧指妻妾或其外室。 清 李渔 《慎鸾交·赠妓》:“他从今日起,是 侯家 的尊宠,不是你家的令爱了,回去吧。”《官场现形记》第四十回:“现在看尊嫂如此举动,尊宠只好留在 汉口 ,同了去是不便的。”

词伯

称誉擅长文词的大家,犹词宗。 唐 宋之问 《伤王七秘书监》诗:“书乃墨场絶,文称词伯雄。”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张继》:“诗情爽激,多金玉音。盖其累代词伯,积袭弓裘,其於为文,不雕自饰,丰姿清逈,有道者风。” 清 方文 《题张方伯忠节巷》诗:“公有舅氏 齐重客 ,七十八龄老词伯。”

汉家

即汉朝

汉家山东二百州。—— 唐· 杜甫《兵车行》

为汉家除残去秽。——《资治通鉴》

豪俊

豪杰,势大才高的人

山东豪俊。——汉· 贾谊《过秦论》

一时

(1) 一个时期

此一时彼一时

一时多少豪杰。——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 短时间

一时半刻

一时纫。——《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一时从者千人。——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3) 同一时候。

一时收禽(一时:同时。禽:通“擒”。收禽:逮捕奸党)。——《后汉书·张衡传》

一时皆下。——唐·李朝威《柳毅传》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4) 一些时候

攻一时。——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勍敌

(1).强敌。《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勍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 三国 魏 曹丕 《与锺繇书》:“真君侯之勍敌,左右之深忧也。” 唐 白居易 《汉高皇帝亲斩白蛇赋》:“制勍敌,必示以乃文乃武。”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寂然无声,莫测动静,此必勍敌,攻之,十恒七八败。”

(2).有力的对手,多谓才艺相当的人。 唐 司空图 《戊午三月晦》诗之一:“ 牛 夸棊品无勍敌, 谢 占诗家作上流。” 宋 司马光 《续诗话》:“ 李长吉 歌‘天若有情天亦老’,人以为奇絶无对。 曼卿 对‘月如无恨月长圆’,人以为勍敌。”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三·石鼓诗》:“后 子瞻 作《凤翔八观诗》中《石鼓》一篇,别自出奇,乃是 韩公 勍敌。”

三径

亦作“ 三逕 ”。 晋 赵岐 《三辅决录·逃名》:“ 蒋詡 归乡里,荆棘塞门,舍中有三径,不出,唯 求仲 、 羊仲 从之游。”后因以“三径”指归隐者的家园。 晋 陶潜 《归去来辞》:“三径就荒,松竹犹存。” 唐 蒋防 《题杜宾客新丰里幽居》诗:“退跡依三逕,辞荣继二 疏 。” 宋 苏轼 《次韵周邠》:“南迁欲举力田科,三径初成乐事多。”《花月痕》第十五回:“旁边挂着一副对联是:一帘秋影淡於月,三径花香清欲寒。”

日家

指推算星命的术士。

深稳

深沉稳健。 唐 杜甫 《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引》:“可怜九马争神骏,顾视清高气深稳。”《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半山老人一》引 宋 蔡絛 《西清诗话》:“ 欧阳公 诗温丽深稳,自是学者所宗。” 清 沉初 《西清笔记·纪名迹》:“ 李龙眠 诸卷中,以《三马图》为最上,清高深稳,真为传神三昧。”

瑶席

(1).形容华美的席面,设于神座前供放祭品。一说指用瑶草编成的席子。 唐 魏徵 《五郊乐章·肃和》:“瑶席降神,朱弦饗帝。” 元 王沂 《七曲文昌祠》诗:“初无瑶席椒浆奠,空望灵旗鹤驾来。”

(2).美称通常供坐卧之用的席子。 南朝 宋 鲍照 《代白纻舞歌词》:“象牀瑶席镇犀渠,雕屏匼匝组帷舒。” 明 刘炳 《春夕直左掖怀周侍御》诗:“忆我同袍人,何繇共瑶席。”

(3).指珍美的酒宴。 唐 刘禹锡 《酬严给事贺加五品》诗:“雕盘贺喜开瑶席,彩笔题诗出琐闈。” 宋 陆游 《避暑漫抄·啽呓集》:“满堂诗酒皆词客,夺锦挥毫在瑶席。” 明 王洪 《观灯赋》:“举霞觴,肆瑶席。”

一境

(1).一个地方。 晋 葛洪 《抱朴子·百里》:“牧守虽贤而令长不堪,则国事不举,万机有闕,其损败岂徒止乎一境而已哉!”《南史·王诞传》:“ 孙伯符 岂不欲留 华子鱼 ,但以一境不容二君耳。”

(2).全境。《后汉书·桥玄传》:“为 汉阳 太守,时 上邽 令 皇甫禎 有臧罪, 玄 收考髠笞,死於 冀市 ,一境皆震。”《水浒传》第三十回:“ 快活林 一境之人,都知 武松 了得,那一个不来拜见 武松 。” 清 冯桂芬 《江苏减赋记》:“余议用…… 顾亭林 《日知録》所谓一境通摊之法,以所少之数均分於合县田中行之。”

(3).一种境界。《景德传灯录·南岳怀让禅师》:“是以三諦一境,法身之理常清;三智一心,般若之明常照。”《碧岩录·评唱三》:“一机一境,一言一句,且图有箇入处。”

珠宫

(1).龙宫。 唐 杜甫 《太子张舍人遗织成褥段》诗:“煌煌珠宫物,寝处祸所婴。” 浦起龙 心解:“ 赵 曰:珠宫言龙宫。” 宋 苏轼 《张龙公祠记》:“度公之居,贝闕珠宫。揆公之食,琼醴玉饔。” 元 王旭 《螺杯赋》:“访珠宫於层波,招泉客於鮫室。”

(2).指道院或佛寺。 唐 殷尧恭 《中元观道流步虚》诗:“玉洞花长发,珠宫月最明。” 元 袁桷 《游长 * 分韵得莱字》:“珠宫敞殊界,积构中 天台 。” 明 梁有誉 《峡山飞来寺》诗:“碧流环黛壑,琪树隐珠宫。”

仙掖

唐 时门下、中书两省在宫中左右掖,因以“仙掖”借称门下、中书两省。 唐 沉佺期 《和户部岑尚书参迹枢揆》诗:“御柳垂仙掖,公槐覆礼闈。” 唐 姚合 《和卢给事酬裴员外》诗:“夕郎夜直吟仙掖,天乐和声下禁楼。” 唐 姚合 《西掖寓直春晓闻残漏》诗:“直庐仙掖近,春气曙犹寒。” 唐 张籍 《酬白二十二舍人早春曲江见招》诗:“仙掖高情客,相招共一过。”

罚筹

罚酒计数的筹牌。 唐 韩愈 《祭河南张员外文》:“ 衡阳 放酒,熊咆虎嗥,不存令章,罚筹蝟毛。” 宋 欧阳修 《龙兴寺小饮呈表臣元珍》诗:“罚筹多似 昆阳 矢,酒令严於 细柳 营。”

尊前

(1).在酒樽之前。指酒筵上。 唐 马戴 《赠友人边游回》诗:“尊前语尽北风起,秋色萧条胡雁来。” 南唐 李煜 《虞美人》词:“笙歌未散尊前在,池面冰初解。” 宋 晏几道 《满庭芳》词:“漫留得尊前,淡月西风。” 明 陈所闻 《初春看晴雪》曲:“喜尊前花萼相辉,听曲里阳春同调。”

(2).尊长之前。书信中的敬词。《西游记》第八九回:“我看他帖子上写着‘……右启,祖翁 九灵元圣 老大人尊前’。”

狂醉

大醉。 唐 韩偓 《访同年虞部李郎中》诗:“地罏貰酒成狂醉,更觉襟怀得丧齐。” 南唐 李中 《献乔侍郎》诗:“静吟穷野景,狂醉养天真。” 宋 柳永 《金蕉叶》词:“金蕉叶泛金波齐,未更阑、已尽狂醉。”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