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陵遇孟九云卿

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代

广陵遇孟九云卿原文

雄藩本帝都,游士多俊贤。
夹河树郁郁,华馆千里连。
新知虽满堂,中意颇未宣。
忽逢翰林友,欢乐斗酒前。
高文激颓波,四海靡不传。
西施且一笑,众女安得妍。
明月满淮海,哀鸿逝长天。
所念京国远,我来君欲还。

诗词问答

问:广陵遇孟九云卿的作者是谁?答:韦应物
问:广陵遇孟九云卿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广陵遇孟九云卿是什么体裁?答:五排
问:韦应物的名句有哪些?答:韦应物名句大全

韦应物广陵遇孟九云卿书法欣赏

韦应物广陵遇孟九云卿书法作品欣赏
广陵遇孟九云卿书法作品

全唐诗:卷190_62

参考注释

雄藩

地位重要、实力雄厚的藩镇。《旧唐书·严绶传》:“前后统临三镇,皆号雄藩。”

帝都

帝王所居的城。也叫“帝京”

游士

(1).指 战国 时的说客。《韩非子·和氏》:“官行法则浮萌趋於耕农,而游士危於战陈。”《史记·孟尝君列传》:“天下游士冯軾结靷东入 齐 者,无不欲彊 齐 而弱 秦 者;冯軾结靷西入 秦 者,无不欲彊 秦 而弱 齐 者。” 宋 曾巩 《<战国策目录>序》:“ 战国 之游士则不然,不知道之可信而乐於説之易合,其设心注意,偷为一切之计而已。”

(2).泛指云游四方以谋生的文人。 汉 桓宽 《盐铁论·晁错》:“日者, 淮南 、 衡山 修文学,招四方游士, 山 东儒墨咸聚于 江 淮 之间,讲议集论,著书数十篇。”《后汉书·孔融传》:“郡人无后及四方游士有死亡者,皆为棺具而歛葬之。”《新五代史·李从荣传》:“ 从荣 又命其寮属及四方游士试作《征淮檄》,陈己所以平一天下之意。”

古代称从事游说活动的人。《国语·齐语》:“为游士八十人,奉之以车马衣裘,多其资币,使周游於四方,以号召天下之贤士。”《史记·秦始皇本纪》:“ 吕不韦 为相,封十万户,号曰 文信侯 ,招致宾客游士,欲以并天下。” 唐 李百药 《寄杨公》诗:“分庭接游士,虚馆待时英。”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少吏论》:“《管子·八观篇》云:‘论贤不乡举,则士不及行。’谓游士不及土著。”

俊贤

才德杰出的人。 三国 魏 阮籍 《奏记诣蒋公》:“羣英翘首,俊贤抗足。” 唐 杜甫 《承闻河北诸道节度入朝口号绝句》之九:“ 紫气关 临天地阔, 黄金臺 贮俊贤多。” 陈毅 《湖海诗社开征引》:“ 淮南 多俊贤,歷代挺材异。”

郁郁

(1) 生长茂盛

郁郁葱葱

(2) 形容忧伤苦闷

郁郁不乐

千里

指千里马

先王之千里。——《吕氏春秋·察今》

新知

新结交的好友

满堂

(1).充满堂上。《楚辞·九歌·东皇太一》:“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后汉书·列女传·董祀妻》:“时公卿名士及远方使驛坐者满堂。”《花城》1981年第6期:“‘唷喂!--都满堂了。’我听到身后一个女人的、浓重的 川 西口音。”

(2).整个堂上。《儿女英雄传》第二二回:“当下满堂嬉笑,一片寒暄。”

(3). 春秋 、 战国 时 楚 地。即 两棠 。在今 河南省 荥阳县 西南,为险要之地。 汉 桓宽 《盐铁论·险固》:“ 楚 有 汝渊 、 满堂 之固而灭於 秦 。”

(4).代指金玉。语出《老子》:“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南朝 梁 任昉 《天监三年策秀才文》之一:“今欲使朕无满堂之念,民有家给之饶。” 宋 范仲淹 《稼穑惟宝赋》:“田畴播殖之时,岂惭种玉;仓廪丰登之际,寧让满堂。”

中意

合乎心意;满意

这几件衬衣,我一件都不中意

翰林

皇帝的文学侍从官,唐朝以后始设,明、清改从进士中选拔

翰林天台陶先生。—— 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欢乐

快乐

自叙少小时欢乐事。——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一个欢乐的夜晚

斗酒

亦作“鬭酒”。比酒量。 唐 杜牧 《街西长句》:“游骑偶同人鬭酒,名园相倚杏交花。” 清 陈维崧 《菩萨蛮·为竹逸题徐渭文画紫牡丹》词:“年时鬭酒红栏下,一丛姹紫真如画。” 清 陈于王 《燕九竹枝词》之九:“观傍培塿氍毺新,酒市争看鬭酒人。”

高文

(1). 汉高祖 刘邦 和 汉文帝 刘恒 的并称。 汉 班固 《封燕然山铭》:“将上以攄 高 文 之宿愤,光祖宗之玄灵。”

(2). 唐高祖 李渊 和 唐太宗 (谥 文皇帝 ) 李世民 的并称。 唐 杜牧 《感怀诗》:“ 高 文 会 隋 季,提剑徇天意。”

(3).指优秀诗文。亦用作对对方诗文的敬称。 晋 葛洪 《抱朴子·喻蔽》:“格言高文,岂患莫赏而减之哉。” 宋 曾巩 《回傅侍讲启》:“高文大策,久耸动於朝端。” 清 黄鷟来 《咏怀》之六:“高文存逸调,豁达远权利。”

颓波

(1).向下流的水势。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沔水》:“泉涌山顶,望之交横,似若瀑布,頽波激石,散若雨洒,势同厌源风雨之池。” 明 徐阶 《送司封仲芎杨子赴留都》诗:“頽波无停留,灵耀亦西驰。” 清 王士禛 《分甘馀话》卷下:“余不识 许中丞 ,即此一事,真頽波中砥柱也。”

(2).比喻衰颓的世风或事物衰落的趋势。 唐 李白 《上留田》诗:“高风缅邈,頽波激清。” 宋 陈亮 《<高士传>序》:“惟其屹然立於頽波靡俗之中,可以为高矣。” 高旭 《自题<未济庐诗集>》诗:“岂真词笔挽頽波?侠骨行看渐折磨。”

四海

(1) 指全国各地

四海为家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三国志·诸葛亮传》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指世界各地

放之四海而皆准

(3) 豪放、豁达

老牛说:“真是大手笔,四海得很”

不传

不移动。《礼记·内则》:“父母舅姑之衣、衾、簟、蓆、枕、几不传。” 郑玄 注:“传,移也。”

不传习。《史记·五帝纪论》:“ 孔子 所传 宰予 问《五帝德》及《帝繫姓》,儒者或不传。” 司马贞 索隐:“二者皆非正经,故 汉 时儒者以为非圣人之言多不传学也。”

西施

亦称“西子”,春秋末年越国苎罗(今淅江诸暨南)人,为春秋时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的美女,后人用以代称美女

众女

(1).比喻群小、谗人。《楚辞·离骚》:“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謡諑谓余以善淫。” 王逸 注:“众女,谓众臣。”《清诗别裁集·许汝霖<赠汤宗伯潜庵先生>》:“明良既相遇,众女任謡諑。” 沉德潜 注:“众小丑正恶直。” 黄节 《七夕园坐夜归同菑叟》诗:“万鸦顿尽成寥廓,众女方怜託蹇修。”

(2).古代传说中的多女之国。《淮南子·墬形训》:“东方曰 棘林 ,曰 桑野 ;东南方曰 大穷 ,曰 众女 。”

(3).特指各方所荐的皇后候选人。《汉书·王莽传上》:“事下有司,上众女名。”

明月

(1) 明亮的月亮

明月几时有

(2) 指夜明珠

淮海

指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河以北及海州(现在的连云港市西南)一带的地区

哀鸿

(1).悲鸣的鸿雁。 南朝 宋 谢惠连 《泛湖归出楼中玩月》诗:“哀鸿鸣沙渚,悲猨响山椒。” 唐 韩愈 《酬裴十六功曹巡府西驿途中见寄》诗:“哀鸿鸣清耳,宿雾褰高旻。” 清 孙枝蔚 《泊舟毘陵触目有述》诗:“傍晚朔风急,哀鸿断几行。”

(2).《诗·小雅·鸿雁》:“鸿鴈于飞,哀鸣嗸嗸。”《序》云:“《鸿鴈》,美 宣王 也。万民离散,不安其居,而能劳来还定,安集之。”后以“哀鸿”比喻流离失所的人们。 清 洪昇 《长生殿·收京》:“流离百室,哀鸿满路悲戚。” 刘国钧 《辛壬之间杂诗》:“胡卢依样君休问,中泽哀鸿血未枯。”

长天

(1).辽阔的天空。 唐 王勃 《滕王阁诗序》:“落霞与孤鶩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元 白朴 《乔木查·对景》套曲:“长天雁字斜,秋香次第开彻。” 清 龚自珍 《点绛唇》词:“目送飞鸿,影入长天灭。” 鲁迅 《集外集·<无题>诗》:“大野多钩棘,长天列战云。”

(2).犹终日、整天。 艾芜 《流离》:“长天大日头晒着,没有水喝,没有饭吃,晚上还要双手捆在背后。”

京国

京城;国都。 三国 魏 曹植 《王仲宣诔》:“我公实嘉,表扬京国。” 唐 牟融 《赠韩翃》诗:“京国久知名,江河近识荆。” 明 高明 《琵琶记·听女迎亲》:“若是到京国,相逢处,做箇好筵席。”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