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殷尧藩先辈

作者:许浑 朝代:唐代

寄殷尧藩先辈原文

十载功名翰墨林,为从知己信浮沈。
青山有雪谙松性,碧落无云称鹤心。
带月独归萧寺远,玩花频醉庾楼深。
思君一见如琼树,空把新诗尽日吟。

诗词问答

问:寄殷尧藩先辈的作者是谁?答:许浑
问:寄殷尧藩先辈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寄殷尧藩先辈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许浑的名句有哪些?答:许浑名句大全

许浑寄殷尧藩先辈书法欣赏

许浑寄殷尧藩先辈书法作品欣赏
寄殷尧藩先辈书法作品

全唐诗:卷535-42

参考注释

功名

功绩和名位;封建时代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

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三国演义》

但是,他们(指东林党人)比起那一班读死书的和追求功名利禄的人,总算进步多了。——《事事关心》

翰墨林

笔墨之林。比喻文章汇集之处,犹文坛。 晋 张协 《杂诗》之九:“游思竹素园,寄辞翰墨林。” 宋 陆游 《书叹》诗:“早得虚名翰墨林,谢归忽已岁时侵。” 陈寅恪 《昨闻琉璃厂书肆之业旧书者悉改业新书》诗:“而今举国皆沉醉,何处千秋翰墨林。”

为从

附从。多指从犯。《老残游记》第四回:“这家就报了案,经这 玉大人 极力的严拿,居然也拿住两个为从的伙计。”

知己

(1) 了解、赏识自己

(2) 亲密的朋友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莫愁前路无知己。——唐· 高适《别董大》

(3) 彼此相互了解而关系密切的

知己话

浮沈

亦作“ 浮沉 ”。1.古代一种祭河川的仪式。《尔雅·释天》:“祭川曰浮沉。” 郭璞 注:“投祭水中,或浮或沉。”

(2).在水中或空中忽上忽下。 唐 李绅 《溯西江》诗:“孤棹自迟从蹭蹬,乱帆争疾竞浮沉。” 艾青 《鱼化石》诗:“在浪花里跳跃,在大海里浮沉。”

(3).随波逐流。谓追随世俗。《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袁盎 病免居家,与閭里浮沉,相随行,鬭鸡走狗。”《旧唐书·裴度传》:“﹝ 度 ﹞及晚节,稍浮沉以避祸。” 宋 司马光 《右班殿直傅君墓志铭》:“然不能与世浮沉,平视贵要。” 清 龚自珍 《对策》:“其仕也,餘力及之而已,浮沉取容,求循资序而已。”

(4).喻升降、盛衰、得失。 汉 班倢伃 《捣素赋》:“佇风轩而结睇,对愁云之浮沉。” 三国 魏 曹植 《七哀诗》:“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文选·王僧达<答颜延年>诗》:“结游略年义,篤顾弃浮沉。” 李善 注:“ 高诱 《淮南子》注曰:‘浮沉,犹盛衰也。’” 唐 刘复 《出东城》诗:“一为浮沉隔,会合殊未央。”《明史·文苑传四·李维桢》:“﹝ 维楨 ﹞浮沉外僚,几三十年。” 茅盾 《子夜》八:“好计策!不是十年宦海浮沉,磨老了的,就想不出来。”

(5).埋没;沉沦。 宋 苏轼 《与人书》之二:“君自名臣子,才美渐著,岂復久浮沉里中?” 明 宋濂 《故绍兴路总管府金府君墓碣》:“吾掌腴且厚如此,肯浮沉田閒乎?” 清 陆嵩 《赠龚蓝生》诗:“浮沉下位不得志,眼看时事动愤懣。”

(6).出现和消失。 汉 陆贾 《新语·道基》:“天气所生,神灵所治,幽閒清浄,与神浮沉。” 周立波 《第一夜》:“蒙矓里,许多的幻影在前面浮沉。”

(7).指书信未送到。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殷羡 作 豫章郡 太守。临去,都下人因寄百计函书。既至 石头 ,悉掷水中,因祝曰:‘沉者自沉,浮者自浮, 殷洪乔 不能作致书邮!’”后称书信未送到为“浮沉”。 清 孙枝蔚 《淮渎庙楼寓作》诗:“ 扬州 虽咫尺,书信易浮沉。”

青山

长满绿色植物的山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松性

像松柏那样的坚贞秉性。 南朝 梁 江淹 《知己赋》:“我筠心而松性,君金采而玉相。”

碧落

天空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唐· 白居易《长恨歌》

鹤心

高远之心;出尘之想。 唐 孟郊 《送李尊师玄》诗:“松骨轻自飞,鹤心高不羣。” 唐 温庭筠 《西陵道士茶歌》:“疎香皓齿有餘味,更觉鹤心通杳冥。”

带月

谓披戴月色。 晋 陶潜 《归园田居》诗之三:“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唐 刘长卿 《送张十八归桐庐》诗:“归人乘野艇,带月过江村。” 明 杨慎 《伯劳吟》:“村妇侵星提瓮汲,山农带月架犂耕。”

萧寺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中:“ 梁武帝 造寺,令 萧子云 飞白大书‘萧’字,至今一‘萧’字存焉。”后因称佛寺为萧寺。 唐 李贺 《马》诗之十九:“萧寺驮经马,元从 竺国 来。”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楔子:“可正是人值残春 蒲郡 东,门掩重关萧寺中。”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鲁公女》:“ 招远 张于旦 ,性疎狂不覊,读书萧寺。”

庾楼

(1).楼名。一名 庾公楼 ,在 江西 九江 。传说为 晋 庾亮 镇 江州 时所建,不足信。 宋 陆游 《入蜀记》卷四:“楼正对 庐山 之 双剑峯 ,北临 大江 ,气象雄丽…… 庾亮 尝为 江 荆 豫 州刺史,其实则治 武昌 。若 武昌 南楼 名 庾楼 ,犹有理,今 江州 治所,在 晋 特 柴桑县 之 湓口关 耳,此楼附会甚明。” 唐 白居易 《庾楼晓望》诗:“三百年来 庾楼 上,曾经多少望乡人。”

(2).泛指楼阁。 明 高明 《琵琶记·中秋望月》:“真珠帘捲, 庾楼 无限佳兴。”

琼树

(1).仙树名。《汉书·司马相如传下》“咀噍芝英兮嘰琼华” 颜师古 注引 三国 魏 张揖 曰:“琼树生 崑崙 西流沙滨,大三百围,高万仞。” 唐 曹唐 《小游仙诗》之七五:“琼树扶疏压瑞烟,玉皇朝客满花前。”

(2).形容白雪覆盖的树。 南朝 宋 谢惠连 《雪赋》:“庭列瑶阶,林挺琼树。” 唐 李商隐 《对雪》诗之二:“已随 江令 夸琼树,又入 卢家 妬玉堂。”

(3).树木的美称。 唐 许稷 《赋得风动万年枝》诗:“琼树春偏早,光飞处处宜。晓浮三殿日,暗度万年枝。”

(4).喻品格高洁的人。语本《晋书·王戎传》:“ 王衍 神姿高彻,如瑶林琼树。” 唐 杜甫 《寄刘峡州伯华使君》诗:“伏枕思琼树,临轩对玉绳。” 宋 苏轼 《次韵赵令铄》:“故人年少真琼树,落笔风生战堵墻。” 清 唐孙华 《次和酬恺功院长见怀一百韵》:“瑶华烦远寄,琼树最相思。”

(5).喻美女。 宋 周邦彦 《黄鹂绕碧树·春情》词:“纵有魏珠照乘,未买得流年住。争如盛饮流霞,醉偎琼树。”

新诗

(1).新的诗作。 晋 张华 《答何劭诗》之一:“良朋貽新诗,示我以游娱。” 唐 杜甫 《解闷》诗之七:“陶冶性灵存底物?新诗改罢自长吟。” 清 黄遵宪 《奉命为美国三富兰西士果总领事留别日本诸君子》诗:“海外偏留文字缘,新诗脱口每争传。”

(2).指“五四”以来的白话诗。 毛 * 《关于诗的一封信》:“诗当然应以新诗为主体。” 李一氓 《<阿英文集>序》:“你写新诗,我填旧词,也是个诗人高唱的时代。”

尽日

(1).犹终日,整天。《淮南子·氾论训》:“尽日极虑而无益於治,劳形竭智而无补於主。” 唐 郑璧 《奉和陆鲁望白菊》:“终朝疑笑 梁王 雪,尽日慵飞 蜀帝 魂。” 清 魏源 《武林纪游》诗之六:“尽日不逢人,终年无啟关。”

(2).指农历月末最后一天。 清 褚人穫 《坚瓠续集·大尽小尽》:“月满三十日为大尽,少一日为小尽,月之尽日犹年之除夜也。”

终日,整天。 明 陈子龙 《南乡子》词:“儘日对红颜,画阑深深半掩关。”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