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壁间郑宣威早春赏杏花之作司令洪太命余即

作者:程公许 朝代:宋代

原文

过雨麴尘缲浅绿,倚风绶带娜殷红。
稍知春在酒深处,尤觉日长书课中。
典记误令参邓下,封囊也拟学新丰。
黄去催执崆峒麦,破敌何须鹤唳风。

诗词问答

问:《观壁间郑宣威早春赏杏花之作司令洪太命余即》的作者是谁?答:程公许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程公许的名句有哪些?答:程公许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麴尘

亦作“麯尘”。1.酒曲上所生菌。因色淡黄如尘,亦用以指淡黄色。 唐 谷神子 《博异志·阎敬立》:“须臾吐昨夜所食,皆作朽烂气,如黄衣麴尘之色,斯乃櫬中送亡人之食也。” 清 钱谦益 《蜡梅》诗之一:“ 罗浮 曾见梦中身,髣髴新粧改麴尘。”

2.借指柳树,柳条。嫩柳叶色鹅黄,故称。 唐 唐彦谦 《黄子陂荷花》诗:“十顷狂风撼麴尘,缘堤照水露红新。” 宋 张先 《蝶恋花》词:“柳舞麴尘千万线,青楼百尺临天半。”参见“ 麴尘丝 ”。

3.初春时嫩柳倒映水中而呈鹅黄色的春水。 前蜀 毛文锡 《虞美人》词:“垂杨低拂麴尘波,蛛丝结网露珠多。” 清 夏葛 《渡江云》词:“风信峭,麴尘新涨,千片已东流。”

4.指茶。 唐 白居易 《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诗:“阳添勺水煎鱼眼,末下刀圭搅麴尘。” 唐 白居易 《睡后茶兴忆杨同州》诗:“白瓷甌甚洁,红炉炭方炽。沫下麴尘香,花浮鱼眼沸。”

倚风

谓随风倾侧摇摆。 唐 李商隐 《蜂》诗:“ 宓妃 腰细纔胜露, 赵后 身轻欲倚风。” 宋 朱熹 《次韵雪后书事》之二:“未觉春光到柳条,谁教柳絮倚风摇。” 清 朱锡 《幽梦续影》引 雪蕉 云:“海棠倚风,粉篁洒雨,是有舞意。”

绶带

(1).古代用以系官印等物的丝带。 唐玄宗 《千秋节赐群臣镜》诗:“更衔长綬带,留意感人深。”《新唐书·车服志》:“ 德宗 尝赐节度使时服,以鵰衔綬带。”

(2).指衣带。 前蜀 薛昭蕴 《小重山》词:“忆昔在 昭阳 ,舞衣红綬带,绣鸳鸯。” 宋 陶穀 《清异录·香琼绶带》:“ 薛能 《赏酴醿诗》云:‘香琼綬带雪缨络。’”《武王伐纣平话》卷上:“ 玉女 遂解綬带一条与 紂王 。 玉女 言曰:‘此为信约。’”

殷红

发黑的红色

殷红的血迹

血流殷地。——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深处

(1)

(2) 很深的地方

白云深处有人家

海洋深处的宝藏

(3) 内部

心灵深处

书课

(1).书载官吏考绩。 唐 包佶 《立春后休沐》诗:“定知书课日,优詔许辞归。”

(2).指修习的课业。 宋 陆游 《春雨》诗:“黯黯阴连月,萧萧滴到明。窗昏减书课,弦缓咽琴声。”

典记

典籍要记。指重要的书籍典册。 明 唐顺之 《重修瓜州镇龙祠记》:“龙之祠不秩於三代之典记,《礼》者,谓之四灵,盖以为鳞虫之灵者耳。” 章炳麟 《辨诗》:“风与雅、颂、赋所以异者,三义皆因缘经术,旁涉典记,故 相如 、 子云 小学之宗,以其绪餘为赋。”

拟学

犹仿效。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此是屋上架屋耳,事事拟学,而不免俭狭。”

新丰

(1).县名。 汉高祖 七年置, 唐 废。治所在今 陕西省 临潼县 西北。本 秦 骊邑 。 汉高祖 定都 关中 ,其父太上皇居 长安 宫中,思乡心切,郁郁不乐。 高祖 乃依故乡 丰邑 街里房舍格局改筑 骊邑 ,并迁来 丰 民,改称 新丰 。据说士女老幼各知其室,从迁的犬羊鸡鸭亦竞识其家。太上皇居 新丰 ,日与故人饮酒高会,心情愉快。后乃用作新兴贵族游宴作乐及富贵后与故人聚饮叙旧之典。 南朝 宋 鲍照 《数名诗》:“五侯相饯送,高会集 新丰 。” 南朝 陈后主 《长安道》诗:“游荡 新丰 里,戏马 渭桥 傍。” 唐太宗 《重幸武功》诗:“列筵欢故老,高宴聚 新丰 。” 清 严遂成 《歌风台》诗:“鸡犬 新丰 乐故乡,万岁千秋魂渺茫。”

(2).镇名。在今 江苏省 丹徒县 ,产名酒。诗文中用以泛指美酒产地。 南朝 梁武帝 《登江州百花亭怀荆楚》诗:“试酌 新丰 酒,遥劝 阳臺 人。” 唐 李白 《叙旧赠江阳宰陆调》诗:“多酤 新丰 醁,满载 剡溪 船。”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新丰》:“ 丹徒县 有 新丰镇 。 陆游 《入蜀记》:‘六月十六日,早发 云阳 ,过 夹冈 ,过 新丰 。小憩。’ 李白 诗云:‘南国 新丰 酒, 东山 小妓歌。’又 唐 人诗云:‘再入 新丰 市,犹闻旧酒香。’皆谓此,非 长安 之 新丰 也。”

崆峒

(1)

(2) 山名,在甘肃

(3) 岛名,在山东

(4) 指仙山

此去定教扶圣主,将军真可倚崆峒。——《杨家将演义》

破敌

击败敌军。《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夺 魏公子卬 ,安 秦 社稷,利百姓,卒为 秦 禽将破敌,攘地千里。”《后汉书·应劭传》:“若令 靖 ( 邹靖 )募 鲜卑 轻骑五千,必有破敌之效。”《英烈传》第五六回:“筵席间细商破敌之计,恨无长策。” 清 吴伟业 《圆圆曲》:“ 鼎湖 当日弃人閒,破敌收京下 玉关 。”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一章:“若夫良工创器,惨淡於精思;将士力征,唾手於破敌。”

何须

犹何必,何用。 三国 魏 曹植 《野田黄雀行》:“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敏速》:“宰相曰:‘七千可为多矣,何须万?’” 宋 贺铸 《临江仙》词:“何须绣被,来伴拥蓑眠?” 鲁迅 《华盖集·导师》:“青年又何须寻那挂着金字招牌的导师呢?”

鹤唳

(1).鹤鸣。 清 王充 《论衡·变动》:“夜及半而鹤唳,晨将旦而鸡鸣。” 唐 沉佺期 《峡山赋》:“闲凭晚阁,指天外之霞飞;梦断晓鐘,听云间之鹤唳。”亦指鹤鸣声。 老舍 《骆驼祥子》二二:“隔着街能听到些响亮清脆的声儿,像从天上落下的鹤唳。”

(2).形容惊恐疑虑,自相惊扰。 唐 刘禹锡 《赠澧州高大夫司马霞寓》诗:“残兵疑鹤唳,空垒辨乌声。” 宋 叶适 《高宗皇帝挽词》之二:“鹤唳空虚警,云生仗自移。” 明 李东阳 《氐带箭》诗:“ 秦 鞭断 江 江 逆流, 八公 草木皆为仇。山头鹤唳争回首,城南 老氐 带箭走。”参见“ 鹤唳风声 ”。

诗文赏析


【原题】:
观壁间郑宣威早春赏杏花之作司令洪太命余即事用韵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