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四韵十六首

作者:张伯端 朝代:宋代

七言四韵十六首原文

莫把孤阴为有阳,独修一物转羸尪。
劳形按引皆非道,炼气餐霞总是狂。
毕世谩求铅汞伏,何时得见虎龙降。
劝君穷取生身处,返本还元是药王。

诗词问答

问:七言四韵十六首的作者是谁?答:张伯端
问:七言四韵十六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张伯端的名句有哪些?答:张伯端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一物

(1).一种事物;一件事物。《管子·白心》:“然而天不为一物枉其时,明君圣人亦不为一人枉其法。”《史记·周本纪》:“此一物足以释 西伯 ,况其多乎!” 唐 杜牧 《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第中无一物,万卷书满堂。” 清 郑燮 《同起林上人重访仁公》诗之三:“莫教轻一物,可待报他生。” 马南邨 《燕山夜话·共通的门径》:“没有无所不知的博学之士,也没有只知一事一物而不知其他的专门家。”

(2).同类物;同一事。《周礼·夏官·校人》:“掌王马之政,辨六马之属,种马一物,戎马一物,齐马一物,道马一物,田马一物,駑马一物。” 宋 沉括 《梦溪补笔谈·药议》:“药有用根,或用茎叶,虽是一物,性或不同,苟未深达其理,未可妄用。”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十二章:“云耶,电耶,雨耶,雪耶,实一物也,不过因热度之异而变耳。”

(3).犹一事。《礼记·文王世子》:“行一物而三善皆得者,唯世子而已。” 郑玄 注:“物犹事也。” 南朝 梁武帝 《报侯景书》:“朕为万乘之主,岂可失信於一物。”

(4).犹言一个标准。《墨子·尚贤上》:“上之所以使下者,一物也;下之所以事上者,一术也。”

羸尪

1.亦作"羸尩"。

2.瘦弱。亦指瘦弱之人。

出处:

宋 陆游 《病起杂言》诗:“壮夫一卧多不起,速死未必皆羸尩。”

清 赵翼 《逃荒叹》诗:“云是 淮扬 稽天浸,幸脱鱼腹餘羸尪。”

金一 《心声》:“医者入门而视羸尪之疾。”

劳形

谓使身体劳累、疲倦。《庄子·渔父》:“苦心劳形,以危其真。” 唐 殷尧藩 《李舍人席上感遇》诗:“一官到手不可避,万事役我徒劳形。”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家居》:“余本以疾归,酬应则有劳形之苦,饮燕则收颐养之功。”

非道

(1).不合道义;不正当的手段。《书·太甲下》:“有言逆于汝心,必求诸道;有言逊于汝志,必求诸非道。” 孔 传:“人以言咈违汝心,必以道义,求其意,勿拒逆之;逊,顺也。言顺汝心,必以非道察之,勿以自臧。” 宋 储泳 《祛疑说》:“君子可欺以其方,难罔以非其道,惟达理者不受非道之欺。”

(2).不恰当;不适宜。《韩非子·奸劫弑臣》:“处非道之位,被众口之譖,溺於当世之言,而欲当严天子而求安,几不亦难哉!”

(3).非常事故,变故。《太平广记》卷一一五引 唐 戴孚 《广异记·王乙》:“洎夜秉烛,其从悉已大酣,乙虑有非道,默坐念咒。”

炼气

道家指通过吐纳导引等以求长生的一种方法。 清 袁枚 《新齐谐·挂周仓刀上》:“ 绍兴 钱二相公 ,学神仙炼气之术。”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娄真人》:“真人虽嗣道教,颇不喜言炼气修真之法。”

鍊氣:亦作“ 鍊炁 ”。道家指通过吐纳导引等以求长生的一种方法。 南朝 宋 鲍照 《代淮南王》诗:“ 淮南王 ,好长生,服食鍊气读仙经。” 唐 李白 《凤笙篇》:“始闻鍊气餐金液,復道朝天赴玉京。” 唐 李翱 《故处士侯君墓志》:“少为道士,学 黄 老 鍊气保形之术。” 明 刘基 《淮南王》诗:“ 淮南王 ,好神仙,澄心鍊炁守自然。”

餐霞

餐食日霞。指修仙学道。语出《汉书·司马相如传下》:“呼吸沆瀣兮餐朝霞。”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列仙传》 陵阳子 言春﹝食﹞朝霞,朝霞者,日始欲出赤黄气也。夏食沆瀣,沆瀣,北方夜半气也。并天地玄黄之气为六气。” 三国 魏 曹植 《驱车篇》:“封者七十帝, 轩皇 元独灵。餐霞漱沆瀣,毛羽被身形。” 黄节 注:“《楚辞》曰:‘飡六气而饮沆瀣兮,潄正阳而含朝霞。’” 唐 马戴 《送道友入天台山作》诗:“漱齿飞泉外,餐霞早境中。” 明 张居正 《七贤咏·嵇中散》:“少无适俗韵,早有餐霞愿。”

总是

永远地;无例外地

毕世

即毕生

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清· 黄宗羲《原君》

铅汞

(1).铅和汞。道家炼丹的两种原料。 宋 苏轼 《真一酒歌引》:“铅汞以为药,策易以候火,不如天造之真也。” 元 李好古 《张生煮海》第三折:“你那里得熬煎铅汞山头火?你那里觅医治相思海上方?” 清 郑燮 《燕京杂诗》之一:“不烧铅汞不逃禪,不爱乌纱不要钱。”

(2).指炼丹。 唐 白居易 《同微之赠别郭虚舟炼师五十韵》:“专心在铅汞,餘力工琴碁。” 清 王韬 《淞滨琐话·倪幼蓉》:“女少长喜閲《道藏》书,且多妙解。於炉火铅汞之事,独不深信。”

(3).道教语。指先天元气。 清 赵翼 《挽唐再可》诗:“丹元养铅汞,胎息调龙虎。”

何时

(1).什么时候。表示疑问。《楚辞·九辩》:“皇天滛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时而得乾?” 唐 韩愈 《赠别元十八协律》诗之六:“寄书 龙城 守,君驥何时秣?”《宋史·岳飞传》:“或问:‘天下何时太平?’”

(2).什么时候。表示时间难以确定。 刘大白 《石下的松实》诗:“一棵松树,落下许多松实;不知何时,被压着一块大石。”

生身

(1) 生育自己的

生身父母

(2) 出生

生身之地

返本还元

犹言返本还源。 元 李寿卿 《度柳翠》楔子:“那时着第十六尊罗汉 月明尊者 ,直至人间点化 柳翠 ,返本还元,同登佛会。”《快心编二集》第四回:“如此则以外物染移灭了真性,不能返本还元,那得成仙作祖。”参见“ 返本还源 ”。

药王

(1).旧时民间奉 神农 、 扁鹊 等为“药王”。 清 高士奇 《扈从西巡日录》:“ 鄚州城 在北有 药王庄 ,为 扁鹊 故里,药王庙专祀 扁鹊 ; 明 万历 间, 慈圣太后 出内帑,增建 神农 、 轩辕 三皇之殿,以古今名医配食。”

(2).佛教菩萨名。梵语为“穰麌梨”。《 * 华经·药王菩萨品》:“是 药王 品威德所立,所流布处若有疾病,闻是经法病则消除,无有众患。” 唐 钱起 《静夜酬通上人问疾》诗:“何事沉痾久,含毫问 药王 。” 辽 希麟 《续一切经音义》卷十:“穰麌梨,梵语也。此云 药王 ,或云 药君 也。”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