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二月十四日)·其一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雨(二月十四日)·其一原文

春云时散复时凝,诘旦霏微势渐增。

扶寸已沾又蒙泽,为兹兆庶喜难胜。

诗词问答

问:雨(二月十四日)·其一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雨(二月十四日)·其一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雨(二月十四日)·其一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蒸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十

2. 二月十四日

参考注释

春云

春天的云。喻女子的美发。 元 徐再思 《梧叶儿·春思》曲:“鸦鬢春云嚲,象梳秋月敧,鸞镜晓粧迟。”《花月痕》第七回:“春云低掠两鸦鬟,小字新鐫在玉山。”

诘旦

平明,清晨。《宋书·柳元景传》:“自詰旦而战,至于日昃,虏众大溃。” 宋 司马光 《柳枝词》之十一:“ 五柳先生 门乍开,宅边植杖久徘徊。陌头遥认 颜光禄 ,詰旦先乘瘦马来。” 宋 王明清 《玉照新志》卷四:“至夜,乳婢忽窜去,遍索不可得。詰旦,舟尾乃见尸浮於水面。” 清 冒襄 《影梅庵忆语》:“若宿卿处,詰旦不能报平安。”

霏微

(1).飘洒;飘溢。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神仙》:“雨散漫以霑服,云霏微而袭宇。” 唐 韩愈 《喜雪献裴尚书》诗:“浩荡乾坤合,霏微物象移。”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三:“盖泉自石门而下,初势甚微,已而散布半空……霏微滴沥,溅面洒肌。” 清 冒襄 《影梅庵忆语》:“使冷韵幽香,恒霏微于曲房斗室。”

(2).蒙蒙细雨。 元 王恽 《玉堂嘉话》卷八:“﹝ 竇儼 《水论》﹞五日一霏微,十日一霢沐。” 郭沫若 《烛影摇红》词:“霏微期过暑如蒸,空袭频投弹。”

(3).雨雪细小貌。 唐 李端 《巫山高》诗:“回合云藏日,霏微雨带风。” 元 刘伯亨 《朝元乐》曲:“这雪他初下霏微则是后渐疾,赤紧的风踅的雪急。” 清 纳兰性德 《浣溪沙》词:“五月 江 南麦已稀,黄梅时节雨霏微。” 聂绀弩 《林冲杨志合论》:“天冷了,窗外细雨霏微,窗纸叫风吹得飒飒地响。”

(4).迷蒙。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熙朝乐事》:“ 西湖 观月,秋爽最宜,烟波镜浄,上下一色。渔灯依岸,城角传风,山树霏微。” 清 顾炎武 《送张山人应鼎还江阴》诗:“旧京秋色转霏微,目送 毘陵 一雁飞。” 鲁迅 《呐喊·白光》:“然而白光却分明的又起来了,这回更广大,比硫黄火更白净,比朝雾更霏微。”

扶寸

古代长度单位,铺四指为扶,一指为寸。形容甚小。《韩非子·扬权》:“上失扶寸,下得寻常。”《尚书大传》卷二:“五岳皆触石而出云,扶寸而合,不崇朝而雨天下。” 三国 魏 应璩 《与从弟君苗君胄书》:“扶寸肴脩,味踰方丈。”

蒙泽

(1).蒙受恩泽。《后汉书·杨厚传》:“﹝ 杨统 ﹞ 建初 中为 彭城 令,一州大旱, 统 推阴阳消伏,县界蒙泽。”

(2).地名。 春秋 宋 地。故城在今 河南 商丘 东北。《左传·庄公十二年》:“ 宋万 弑 閔公 于 蒙泽 。”

兆庶

犹言兆民。《后汉书·崔駰传》:“济此兆庶,出於平易之路。” 唐 元结 《二风诗·至劳》:“呜呼劳王,功亦何大!去尔兆庶,洪湮灾害。” 明 归有光 《洪范传》:“‘建用皇极’者,天於兆庶之中,独命皇以治之。”

难胜

难以承担、承受。 南朝 梁 江淹 《恨赋》:“千秋万岁,为怨难胜。” 唐 骆宾王 《别李峤得胜字》:“芳尊徒自满,别恨转难胜。” 唐 韩愈 《宪宗崩慰诸道疏》:“伏惟攀慕永痛,哀感难胜。”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