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方机宜

作者:陈宓 朝代:宋代

和方机宜原文

侵晓同穿紫翠寒,轻云随步去仍还。
谁言滨海无多地,着得擎天有底山。
空阔望中愁目短,险巇历尽觉心顽。
石田樵汲真堪絬,岂惜疏茅结一间。

诗词问答

问:和方机宜的作者是谁?答:陈宓
问:和方机宜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陈宓的名句有哪些?答:陈宓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侵晓

天色渐明之时;拂晓

轻云

(1).薄云,淡云。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颻兮若流风之迴雪。” 南朝 齐 谢朓 《奉和随王殿下》之十二:“轻云齐广甸,微风散清漪。” 宋 苏轼 《醉落魄·离京口作》词:“轻云微月,二更酒醒船初发。” 清 宋照 《雾凇》诗:“东方渐见升阳曦,还怜化作轻云飞。”

(2).喻薄纱。 唐 聂夷中 《大垂手》诗:“金刀剪轻云,盘用黄金缕。”

(3).名马名。 北周 庾信 《拟咏怀》之十五:“轻云飘马足,明月动弓弰。” 倪璠 注:“《西京杂记》称 汉文帝 马有‘浮云’之名,故马曰‘轻云’,言马壮也。”

随步

信步。 唐 赵嘏 《和令狐补阙<春日独游西街>》:“映鞭柳色微遮水,随步花枝欲碍山。”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寻梦》:“画廊前,深深驀见啣泥燕,随步名园是偶然。” 清 东轩主人 《述异记·怪洋》:“其中三十餘客,相携游步海岸;过一山坡,见石板街道,阔餘二丈,长约数里,随步而行。”

滨海

靠近海边;沿海。 汉 赵晔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寡人国僻远东滨海。”《后汉书·法雄传》:“ 永初 三年,海贼 张伯路 等三千餘人,冠赤幘,服絳衣,自称‘将军’,寇滨海九郡,杀二千石令长。” 王西彦 《风雪》一:“她的名字叫做 梁冠英 ,现在带着女儿 海仑 到一个滨海的省份去。”

无多

没有多少。 唐 杜荀鹤 《和友人寄孟明府》:“莫嫌月入无多俸,须喜秋来不废吟。” 清 周亮工 《郭去问还家未半载复作章贡之行送之》诗:“乱后还家庆更生,无多日月復成行。”

擎天

(1).托住天。形容坚强高大有力量。 唐 孟郊 《怀南岳隐士》诗:“见説 祝融峯 ,擎天势似腾。”《宋史·外戚传·刘永年》:“生四岁…… 仁宗 使赋《小山诗》,有‘一柱擎天’之语。”《水浒传》第十七回:“ 梁山泊 中,聚一伙擎天好汉。” 王西彦 《寻常事》:“几株擎天老樟树,矗立在路边。”

(2).形容重大。 清 无名氏 《论语齐景公待孔子五章》弹词:“自古大道属 文宣 ,他把那擎天担子一肩担。”

有底

知道底细或内情而有把握

空阔

广阔而没有阻碍视线的东西

平野空阔

望中

(1).视野之中。 唐 权德舆 《酬冯监拜昭陵途中遇雨》诗:“ 甘谷 行初尽, 轩臺 去渐遥;望中犹可辨,耘鸟下山椒。” 宋 周必大 《次韵沉世得抚干川泳轩》:“华闕望中敞,棠阴坐上得。”

(2).想望之中。 宋 王安石 《江口送道源》诗:“六朝人物草连空,今日无端入望中。” 宋 辛弃疾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 扬州 路。” 明 谢榛 《秋日怀弟》诗:“别后几年儿女大,望中千里弟兄孤。”

险巇

见“ 险戏 ”。

历尽

多次经历或遭受

历尽沧桑

觉心

佛教语。谓能去迷悟道的心。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尊生》:“能照见其妄,而斩断念头,禪家谓之觉心。”

石田

(1).多石而不可耕之地。亦喻无用之物。《左传·哀公十一年》:“得志於 齐 ,犹获石田也,无所用之。” 唐 寒山 《诗》之六六:“土牛耕石田,未有得稻日。” 清 薛福成 《滇缅分界大概情形疏》:“得之则曰犹获石田,失之则曰不勤远略。” 梁启超 《论生利分利》:“顾同一土地也,在野蛮民族之手,则为石田;在文明民族之手,则为奇货。”

(2).贫瘠的田地。 宋 秦观 《次韵子由题蜀井》:“ 蜀 冈精气滀多年,故有清泉发石田。” 元 王逢 《赠龙虎山人郑良楚》诗之二:“石田岁稔茅屋好,种菊乞诗 虞翰林 。”《剪灯新话·天台访隐录》:“有居民四五十家,衣冠古朴,气质淳厚,石田茅屋,竹户荆扉,犬吠鸡鸣,桑麻掩映,儼然一村落地。”

(3).指石砚。 清 钮琇 《觚賸·石言》:“ 石户 之封可守,石田之穫不虚;传子孙而无累,貽朋友而欣愉。” 清 方文 《病中寄邓柬之》诗:“药裹但随庭草积,学徒应共石田荒。”

樵汲

打柴汲水。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九:“《司马法》又有炊家子、廏巷、衣装、樵汲二十五人当出外。” 清 褚人穫 《坚瓠广集·韦驮显圣》:“ 德藏寺 僧 真諦 ,人戇騃而恪守戒律,第为寺中樵汲。”

一间

表数量。用于桥梁、房屋。《六韬·军用》:“渡沟壍飞桥一间,广一丈五尺,长二丈以上。” 唐 韩愈 《题楚昭王庙》:“犹有国人怀旧德,一间茅屋祭 昭王 。”《朱子语类》卷八:“先去修治,得一间半房。”

谓相距极近。间,间隙。《孟子·尽心下》:“ * 之父,人亦杀其父; * 之兄,人亦杀其兄;然则非 * 之也,一间耳。” 赵岐 注:“一间者,我往彼来,间一人耳。与 * 其亲何异哉?”《二程遗书》卷十二:“若孔乃在其中焉,此未达一间也。”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嘻!续《西厢》者之才,去作《西厢》者,止争一间。” 梁启超 《法理学大家孟德斯鸠之学说》:“以古代 希腊 罗马 之制,为民主政之极则,而于法治之真精神,尚一间未达也。”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