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船行

作者:王昊 朝代:清代

兵船行原文

阵云压城日光白,羽檄纷驰骑充斥。

飓风昨夜起鲛宫,斗靓千群复何益?

忆昔军兴催造船,吴民髓竭无金钱。

刺史流汗县令哭,老农含血遭笞鞭。

一朝连烽迷海道,帆樯如山倏然倒。

旗鼓虚张杨仆营,艨艟已入田横岛。

沙溪十里飞黄埃,人家门户昼不开。

横刀跃马满街市,海船方去官军来。

君不见军中健儿不羞走,尽是幽并好身手。

十村九村无人烟,不扫鲸鲵扫鸡狗。

诗词问答

问:兵船行的作者是谁?答:王昊
问:兵船行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王昊的名句有哪些?答:王昊名句大全

注释

1. 造船累民,为清海氛也。乃遇寇退避,复扫村民,兵船之祸烈于寇矣。吴野人有《造船匠》一篇,应纪一时之事。

参考注释

阵云

(1).浓重厚积形似战阵的云。古人以为战争之兆。《史记·天官书》:“阵云如立垣。” 南朝 梁 何逊 《学古》诗之一:“阵云横塞起,赤日下城圆。” 唐 高适 《燕歌行》:“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叶叶 《梦吴江行》:“千骑万骑夹危堞, 吴江 城外阵云叠。”

(2).比喻拥挤的人群。 茅盾 《子夜》十一:“忽然一个四十多岁圆脸儿的男子从前面那投机者的阵云中挤出来,跌跌撞撞挤进了这‘后方病院’区域。”

日光

(1) 太阳光,既无散射又无反射的太阳定向射线

(2) 白天的光亮,与夜晚的黑暗相反。太阳光加天空的光,与月光和人造光相反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羽檄

古代军事文书,插鸟羽以示紧急,必须迅速传递。《史记·韩信卢绾列传》:“ 陈豨 反, 邯郸 以北皆 豨 有,吾以羽檄徵天下兵,未有至者,今唯独 邯郸 中兵耳。” 裴駰 集解:“ 魏武帝 《奏事》曰:‘今边有小警,輒露檄插羽,飞羽檄之意也。’推其言,则以鸟羽插檄书,谓之羽檄,取其急速若飞鸟也。” 晋 左思 《咏史》之一:“边城苦鸣鏑,羽檄飞京都。”《儒林外史》第八回:“ 王太守 接了羽檄文书,星速赴南 赣 到任。” 郁达夫 《庚辰元日闻南宁捷报醉胡社长宅和益吾老岁晚感怀原韵》:“羽檄连翩至,愁怀次第开。”

驰骑

驱马疾行。《宋史·张保续传》:“ 开运 二年, 契丹 入寇, 杜重威 、 李守贞 、 符彦卿 等率兵御之。命 保续 驰骑往来军中諭机事。” 明 高攀龙 《南京光禄寺少卿泾阳顾先生行状》:“同官 危之 代为署名,先生驰骑手抹去之。”

充斥

充满,到处都是

敝邑以政刑之不修,寇盗充斥。——《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徐灏曰:“斥,广也。充益广远之谓。”

外国货充斥市场

飓风

最初只指加勒比海的热带气旋;后来又可指任何具有狂风的热带气旋

昨夜

(1).昨天夜里。 南朝 宋 鲍照 《上浔阳还都道中》诗:“昨夜宿 南陵 ,今旦入 芦洲 。” 前蜀 毛文锡 《醉花间》词之一:“昨夜雨霏霏,临明寒一阵。” 巴金 《探索集·长崎的梦》:“昨夜,我梦见我在 长崎 。”

(2).日前。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夫人与 郑恆 亲。虽然昨夜见许,未足取信。”

鲛宫

即鲛室。 明 唐寅 《题画》诗:“渔翁稳作船头睡,梦入鮫宫白渺茫。” 清 曹寅 《归舟和培山见答韵》:“初疑俯鮫宫,恍惚失庭径。” 清 魏源 《秦淮灯船引》:“泉客鮫宫万游戏, 汉 佩 湘 珠千出没。”参见“ 鮫室 ”。

军兴

(1).谓征集财物以供军用。《周礼·地官·旅师》“平颁其兴积” 汉 郑玄 注:“县官徵聚物曰兴,今云军兴是也。”

(2).指战时的法令制度。《汉书·雋不疑传》:“﹝ 暴胜之 ﹞以军兴诛不从命者,威振州郡。” 颜师古 注:“有所追捕及行诛罚,皆依兴军之制。”《后汉书·章帝纪》:“有不到者,皆以乏军兴论。” 李贤 注:“军兴而致闕乏,当死刑也。”

(3).军事行动的开始。《商君书·垦令》:“而命其商人自给甲兵,使视军兴。” 唐 韩愈 《感春》诗之一:“选壮军兴不为用,坐狂朝论无由陪。”《清史稿·礼志六》:“是时军兴,死事扬烈者踵起。”

金钱

货币大多由金属所制成,故称“金钱”;“钱”

刺史

古代官名,自汉设立本为监察郡县的官员,宋元以后沿用为一州长官的别称

流汗

(1).淌汗。从毛汗腺中分泌出大量汗液。《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奴之病得之流汗数出。” 晋 左思 《吴都赋》:“流汗霡霂,而中逵泥泞。” 明 李东阳 《奉敕谕》:“盛暑鑠金,流汗成血,兼时倍力,困苦益增,又不若不督之为愈也。”

(2).形容羞愧不安到极点。《汉书·王莽传上》:“臣见诸侯面言事於前者,未尝不流汗而慙愧也。” 唐 柳宗元 《答贡士萧纂欲相师书》:“不意足下曲见记忆,远辱书讯,貺以高文,开其知思,而又超僕以宗师之位,贷僕以丘山之号,流汗伏地,不知逃匿。” 清 吴伟业 《临江参军》诗:“左右为流汗,天子知质直。”

县令

官名,旧时一县的行政长官

今之县令。——《韩非子·五蠹》

会县令摄篆。——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县令遣媒。——《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老农

年老的农民;从事农业生产长久而经验丰富的农民

含血

(1).含有血液。形容人类或其他动物。《史记·律书》:“自含血戴角之兽见犯则校,而况於人怀好恶喜怒之气?”血,一本作“ 齿 ”。 汉 王符 《潜夫论·边议》:“ 公刘 仁德,广被行苇,况含血之人,己同类乎?”《后汉书·文苑传下·赵壹》:“使乾皮復含血,枯骨復被肉,允所谓遭仁遇神,真所宜传而著之。”又指人及其他动物。 汉 王粲 《大暑赋》:“根生苑而焦炙,岂含血而能当?”

(2).犹吮血。吮吸伤口的瘀血。形容爱抚将士。 唐 白居易 《七德舞》诗:“含血吮疮抚战士, 思摩 奋呼乞效死。”按, 李思摩 曾中弩, 唐太宗 亲为吮血。

笞鞭

拷打。 汉 刘向 《列女传·汉孝平王后》:“自 刘氏 废,常称疾不朝会, 莽 敬惮哀伤,意欲嫁之,令立国将军 孙建世 子 豫 将医往问疾,后大怒,笞鞭旁侍御,因废疾,不肯起, 莽 遂不敢强也。” 清 陆嵩 《鬻儿行》:“是儿亲生不论价,但愿小过休笞鞭。”

一朝

一旦

一朝而天。——《国语·晋语》

连烽

(1).连延的烽燧。 北周 庾信 《同卢记室从军》诗:“连烽对岭度,嘶马隔河闻。”

(2).喻战事。 清 徐旭丹 《兵船行》:“一朝连烽迷海道,帆檣如山倏然倒。”

海道

海路,海上航道。《晋书·庾翼传》:“时东土多赋役,百姓乃从海道入 广州 。”《新唐书·归崇敬传》:“ 大历 初,授仓部郎中,充弔祭册立 新罗 使,海道风涛,舟几坏。”《初刻拍案惊奇》卷八:“前日由海道到 崇明县 。”

帆樯

(1) 船桅,桅杆

(2) 船帆与桅樯,常指舟楫

倏然

亦作“倐然”。1.迅疾貌。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八:“﹝青衣小儿﹞乃发声而泣,倐然不见。” 宋 梅尧臣 《师厚明日归南阳夜坐有怀》诗:“半夜出户望,参毕已正中;倐然变阴黑,烈烈鸣窗风。”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三:“又或夜静月明,梢人见有物若巨木,偃卧沙际,方报告惊諦,则倐然入水。” 冰心 《我的朋友的母亲》:“她的面色倏然苍白了,连忙回身邀我进到内屋去。”

(2).形容轻微的声音。 骆宾基 《寂寞》一:“夜里,我得见星斗永恒无变的陈列;得听落叶坠地的倏然声。”

旗鼓

旗和鼓。古时军中用以发号施令

故国之旗鼓。——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张杨

1936年12月发动 西安 事变的著名将领 张学良 、 杨虎城 的并称。 续范亭 《抗战六周年七七感言》:“ 西安 事变后本是团结最好机会,惜未能示宽大于 张杨 。”

艨艟

古代战船,船体用牛皮保护

田横岛

秦 末,原 齐 贵族 田横 起事,自立为 齐王 。 汉 朝建立, 横 率部属五百人逃亡海岛。 高祖 召之, 横 不欲臣服,于途中 * 。其部属闻之,悉于岛上 * 。事见《史记·田儋列传》。后以“田横岛”指忠烈之士亡命之处。 清 赵翼 《海上望台湾》诗:“当年曾比 田横 岛,今日重烦 杨僕 船。” 周咏 《去国吟》:“扁舟飞过海洋数万里, 田横 岛上励志磨戟堪悠游。”

黄埃

黄色尘土

家门

(1) 家庭住所的大门

(2) 家族

家门不幸

(3) 门第

辱没家门

(4) 借指家

适还家门。——《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5) 又

各各还家门。

(6) 戏曲中指剧中人物的家世或类型,昆曲中也指角色行当

自报家门

横刀跃马

犹言横戈跃马。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一章:“他( 孙传庭 )刚刚坐定,这一大群人已经跟了进来,用各种阿谀逢迎的言词称颂他神机妙算……还称颂他如何在战场上横刀跃马,气吞河山。”

街市

商店较集中的市区

海船

航海的大船。《三国志·魏志·明帝纪》:“詔 青 、 兖 、 幽 、 冀 四州,大作海船。” 唐 王建 《送郑权尚书南海》诗:“市喧山贼破,金贱海船来。” 许地山 《海角底孤星》:“下了海船,改乘小舟进去。”

官军

旧时国家的正式军队

天阴黑,自张柴村以东道路皆官军所未尝行。——《资治通鉴·唐纪》

不见

(1)

不曾相见

老哥俩可有日子不见了

(2)

见不着;丢失

一辆新自行车转身就不见了

健儿

(1) 英勇善战的人

(2) 长于体育技巧的人

(3) 泛指强健的人

不羞

不以为羞惭;不害羞。《汉书·季布栾布田叔传赞》:“彼自负其材,受辱不羞,欲有所用其未足也,故终为 汉 名将。”《二刻拍案惊奇》卷三:“ 桂娘 啐了一啐道:‘亏你不羞!’”

尽是

到处是,很多很多

这儿尽是石头

幽并

幽州 和 并州 的并称。约当今 河北 、 山西 北部和 内蒙古 、 辽宁 一部分地方。其俗尚气任侠。因借指豪侠之气。 南朝 宋 鲍照 《拟古》诗之三:“ 幽 并 重骑射,少年好驰逐。”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五:“举子 尉迟匡 , 幽 并 耿概之士也。”《金史·文艺传下·元好问》:“歌謡慷慨,挟 幽 并 之气。” 清 吴伟业 《吴门遇刘雪舫》诗:“排阁一少年,其气为 幽 并 。”参见“ 幽并儿 ”。

好身手

(1).体格雄健,精于武艺。 唐 杜甫 《哀王孙》诗:“朔方健儿好身手,昔何勇鋭今何愚。” 元 王逢 《天门行》诗:“羽林坚鋭莫汝攖,慎勿轻夸好身手。”

(2).后世泛指高超的技艺或本领。

人烟

住户的炊烟,借指人家,住户

没有人烟

鲸鲵

(1).即鲸。雄曰鲸,雌曰鲵。 唐 卢纶 《奉陪浑侍中上巳日泛渭河》诗:“舟檝方朝海,鲸鯢自曝腮。” 元 马致远 《岳阳楼》第一折:“想鸞鹤只在秋江上,似鲸鯢吸尽银河浪。” 明 李梦阳 《鄱阳湖十六韵》:“力屈鲸鯢仆,声回雁鶩呼。”

(2).比喻凶恶的敌人。《左传·宣公十二年》:“古者明王伐不敬,取其鲸鯢而封之,以为大戮。” 杜预 注:“鲸鯢,大鱼名,以喻不义之人吞食小国。”《晋书·愍帝纪》:“扫除鲸鯢,奉迎梓宫。”《资治通鉴·晋愍帝建兴元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鲸鯢,大鱼,钩网所不能制,以此敌人之魁桀者。”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诛妖檄文》:“ 雍正 、 乾隆 以下,姦奴 和昇 揽权,卖官鬻爵,荼毒等於鲸鯢。” 康有为 《遣人入北寻幼博墓携骸南归》诗:“鲸鯢横波斜日曛,誓起义师救圣君。”

(3).借指海盗。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李壮烈战迹》:“海中盗艇猖獗,鲸鯢日盛。”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七:“扫荡鲸鯢,肃清海甸,总是大快事,不必计较功伐。”

(4).比喻无辜被杀之人。旧题 汉 李陵 《答苏武书》:“妻子无辜,并为鲸鯢。” 唐 元稹 《王迪贬永州司马》:“﹝家属﹞适遭蜂蠆,并为鲸鯢。” 章炳麟 《讨满洲檄》:“ 汉 民无罪,尽为鲸鯢。”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