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瓜

作者:张舜民 朝代:宋代

木瓜原文

商州楚地户,宛在江汉偏。
草木已渐包,果实尤可怜。
木瓜大如拳,橙橘家家悬。
隔崖有宿叶,黄紫凝霜烟。
高秋万嶂出,一望通郧川。
都邑虽僻陋,来者多名贤。

诗词问答

问:木瓜的作者是谁?答:张舜民
问:木瓜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张舜民的名句有哪些?答:张舜民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楚地

指古 楚国 所辖之地。《战国策·楚策一》:“ 楚 地西有 黔中 巫郡 ,东有 夏州 海阳 ,南有 洞庭 苍梧 ,北有 汾 陘 之塞 郇 阳 ,地方五千里。” 南朝 宋 谢庄 《山夜忧吟》:“登 楚 都,入 楚 关, 楚 地萧瑟 楚 山寒。” 宋 苏轼 《荆州》诗之三:“ 楚 地阔无边,苍茫万顷连。”

江汉

(1). 长江 和 汉水 。《书·禹贡》:“ 江 汉 朝宗於海。”《诗·小雅·四月》:“滔滔 江 汉 ,南国之纪。” 朱熹 集传:“ 江 汉 ,二水名。” 北周 庾信 《周柱国大将军纥干弘神道碑》:“ 江 汉 之间,不惊鸡犬; 樊 襄 之下,更多冠盖。” 清 黄景仁 《黄鹤楼用崔韵》:“欲把登临倚长笛,滔滔 江 汉 不胜愁。”

(2).指 长江 与 汉水 之间及其附近的一些地区。古 荆楚 之地,在今 湖北省 境内。 晋 陆机 《演连珠》之四十:“ 江 汉 之君,悲其坠屨, 少原 之妇,哭其亡簪。”《后汉书·荀彧传》:“ 绍 既新败,众惧人扰,今不因而定之,而欲远兵 江 汉 ,若 绍 收离纠散,乘虚以出,则公之事去矣。”《文选·江淹<望荆山>诗》:“奉义至 江 汉 ,始知 楚 塞长。” 李善 注:“ 江 汉 , 荆 楚 之境也。”

(3).指 长江 与 汉水 之间及其附近的一些地区。古 巴 蜀 之地。今 四川省 的东部地区。 唐 杜甫 《枯棕》诗:“嗟我 江 汉 人,生成復何有?” 仇兆鳌 注:“ 江 汉 ,指 巴 蜀 。”

(4).指 长江 与 汉水 之间及其附近的一些地区。今 湖北省 及其附近地区。 陈毅 《吟 * 形势》:“ 江 汉 飞传 刘 邓捷,中原重见 李 郑 回。”

草木

(1).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易·坤》:“天地变化,草木蕃。” 唐 韩愈 《送李愿归盘谷序》:“ 太行 之阳有 盘谷 , 盘谷 之閒,泉甘而土肥,草木藂茂,居民鲜少。” 明 刘基 《<悦茂堂诗>序》:“故人不得其性则痛,鸟兽不得其性则瘏,草木不得其性则萎以枯。”

(2).指荒野。《韩非子·说疑》:“此十二人者,或伏死於窟穴,或槁死於草木,或飢饿於山谷,或沉溺於水泉。”

(3).比喻卑贱。多用作自谦之词。 唐 陈子昂 《谏刑书》:“臣草木微品,天恩降休,伏刻肌骨,不敢忘捨。” 宋 苏轼 《笏记》之一:“徒倾艸木之心,莫报乾坤之施。”

渐包

亦作“ 渐苞 ”。不断滋长;丛生。《书·禹贡》:“厥土赤埴坟,草木渐包。” 孔 传:“渐,进长;包,丛生。” 陆德明 释文:“包,必茅反。字或作苞。” 孔颖达 疏引 孙炎 曰:“物丛生曰苞。” 晋 左思 《蜀都赋》:“红葩紫饰,柯叶渐苞。”

果实

同“果 1 ”

大黄其实是一片叶子的叶柄,却被当成果实

可怜

(1) 值得怜悯

露出一副可怜相

(2) 数量少或质量坏得不值一提

可怜的家产

木瓜

(1).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长椭圆形,春末夏初开花,花红色或白色。果实长椭圆形,色黄而香,味酸涩,经蒸煮或蜜渍后供食用,可入药。

(2).指此种植物的果实。《诗·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后因用以借指互相馈赠之物。 唐 贾岛 《投张太祝》诗:“欲买双琼瑶,慙无一木瓜。”参阅《埤雅·释木》。

家家

每户

黄紫

黄色与紫色。 唐 韩愈 《杏花》诗:“山榴躑躅少意思,照耀黄紫徒为丛。”《新唐书·马周传》:“品官旧服止黄紫,於是三品服紫,四品五品朱,六品七品緑,八品九品青。”

霜烟

亦作“ 霜烟 ”。迷蒙的月色。 唐 孟郊 《往河阳宿峡陵寄李侍御》诗:“行路解鞍投古陵,苍苍隔山见微月。鴞鸣犬吠霜烟昏,开囊拂巾对盘飧。” 宋 朱松 《三峰康道人墨梅》诗:“一枝春晓破霜烟,影写青陂最可怜。衲被犯寒归吮墨,也知无地著朱铅。”

见“ 霜烟 ”。

高秋

秋高气爽的时节

高秋夜方静,神居肃且深。——南朝齐· 谢脁《谢宣城集·奉和隋王殿下》

一望

(1).眺望一下;看一下。 南朝 梁 王僧孺 《落日登高》诗:“凭高且一望,目极不能捨。” 宋 孙光宪 《浣溪沙》词:“蓼岸风多橘柚香, 江 边一望 楚 天长。”《西游记》第三六回:“佇立草坡,一望并无客旅。”《儿女英雄传》第五回:“隔墙一望,里面塔影冲霄,松声满耳,香烟冷落,殿宇荒凉。”

(2).指目力所及的距离。亦泛指较近的距离。 元 王实甫 《丽春堂》第一折:“则见贝闕蓬壶一望中。”《三国演义》第四九回:“ 武昌 一望之地,最为紧要。”《西游记》第九三回:“我这寺一望之前,乃是 舍卫国 。”

都邑

(1).城市。《商君书·算地》:“故为国任地者,山林居什一,藪泽居什一,谿谷流水居什一,都邑蹊道居什四,此先王之正律也。” 晋 袁宏 《后汉纪·献帝纪二》:“ 畴 谓其父老曰:‘诸君不以 畴 不肖,远来相就。众成都邑,而莫相统一,恐非久安之道。’” 梁启超 《新民议·禁早婚议》:“其居於山谷鄙野者,婚嫁之年,必视都邑之民较早。”

(2).指京城,京都。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一:“上元张灯,天下止三日,都邑旧亦然。后都邑独五夜。” 清 顾炎武 《北岳辨》:“故 吴宽 以为帝王之都邑无常,而五岳有定。”

僻陋

偏僻简陋

来者

(1) 将来的事或人

来者犹可追

使来者读之。——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2) 前来的人或物

来者不拒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