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云寺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碧云寺原文

清暇停游䍐,萧辰憩照园。

树丹秋未老,室白昼馀温。

幻袅天衣缕,灵淙石髓源。

羔羊侍臣咏,静寄合忘言。

诗词问答

问:碧云寺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碧云寺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碧云寺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三十

参考注释

清暇

清静安闲。亦指清闲之时。 元 乔吉 《两世姻缘》第一折:“解元,趁此清暇,好歹多饮几杯咱。”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大内规制纪略》:“四海昇平,翠幄雍容探六籍;万几清暇,瑶编披览惜三餘。” 清 姚鼐 《偕一青仲郛应宿登城北小山至夜作》诗:“情集交悲欢,生得几清暇。”

萧辰

秋季。 唐 岑参 《暮秋山行》诗:“千念集暮节,万籟悲萧辰。” 宋 王安石 《上江宁府王龙图启》:“萧辰方肃,宇荫尚遥,伏希上为治朝保和福履。” 清 钱谦益 《后观棋绝句》之一:“客舍萧辰看奕棋,秋风卷籜响枯枝。”

白昼

在白天;在光天化日之下

白昼见鬼

天衣

(1).佛教谓诸天人所着之衣。《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下:“一切菩萨行道劫数久近者,譬如一里二里乃至十里石,方广亦然。以天衣重三銖,人中日月岁数,三年一拂此石乃尽,名一小劫。” 南朝 陈 徐陵 《天台山徐则法师碑》:“夫海水扬尘,几千年而可见;天衣拂石,几万年而应平。”

(2).泛指仙神所着之衣。 唐 司空图 《云台三官堂文》:“尘蒙而庙貌全隳,蘚驳而天衣半褫。” 许地山 《缀网劳蛛·商人妇》:“ 阿丹浩挖 被天魔 阿扎贼 来引诱,吃了 阿拉 所禁的果子,当时他们二人底天衣都化没了。”

(3).帝王所着之衣。《南齐书·舆服志》:“衮衣 汉 世出 陈留 襄邑 所织。 宋 末用绣及织成, 建武 中, 明帝 以织成重,乃采画为之,加饰金银薄,世亦谓为天衣。” 唐 杜甫 《伤春》诗之三:“烟尘昏御道,耆旧把天衣。” 明 唐顺之 《喜峰口观三卫贡马》诗:“天衣沾蚪蟒,国马出驹駼。”

(4).喻指天空中飘浮的云。 元 张可久 《人月圆·会稽怀古》曲:“荷花十里,清风鑑水,明月天衣。” 明 王守仁 《登泰山》诗:“长风吹海色,飘颻送天衣。”

石髓

即石钟乳。古人用于服食。也可入药。《晋书·嵇康传》:“ 康 又遇 王烈 ,共入山, 烈 尝得石髓如飴,即自服半,餘半与 康 ,皆凝而为石。” 南朝 梁 沉约 《游沉道士馆》诗:“朋来握石髓,宾至驾轻鸿。” 清 魏源 《黄山》诗之四:“老松生空山,一物无可恃。得天惟云液,得地惟石髓。”参见“ 石鐘乳 ”。

羔羊

(1)

(2) 小羊。尤指未满一岁或未长恒齿的小绵羊

(3) 天真、纯洁、温顺而柔弱的人

…她究竟是可怜的小羔羊。——朱自清《生命的价格》

侍臣

皇帝左右的近臣

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某得八焉。——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静寄

优闲地寄寓、依托。 晋 陶潜 《停云》诗:“静寄东轩,春醪独抚。” 宋 陆游 《渔隐堂独坐至夕》诗:“三尺桐丝多静寄,一樽玉瀣足幽欣。”

忘言

(1).谓心中领会其意,不须用言语来说明。语本《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三国 魏 曹植 《苦思行》:“中有耆年一隐士,鬚髮皆皓然,策杖从我游,教我要忘言。” 宋 陈师道 《次韵德麟植桧》:“萧萧孤竹君,忘言理相契。”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就逮》:“莫笑忘言真有道,自惭搜句百无功。”

(2).指不借语言为媒介而相知于心的友谊。《晋书·山涛传》:“后遇 阮籍 ,便为竹林之交,著忘言之契。” 唐 韩愈 《祭薛中丞文》:“况某等忘言斯久,知我俱深。”

(3).忘其所言;不须言说。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言事·抗疏中辍》:“二公皆名士正人,所言必不妄,但权奸已败,即往事果真,亦当忘言,此等追叙,似乎蛇足。”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