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氏天和堂

作者:徐铎 朝代:宋代

朱氏天和堂原文

先生晦迹谷水东,志趣不与晋贤同。

遥听鹤唳笑二陆,巢倾穴碎非为工。

浩然养素远声利,脱去羁束离樊笼。

醉隐亭中三十载,桃红李白摇春风。

感时啸咏聊自适,谁知富贵为穷通。

羡君高操超流俗,直疑变姓称朱公。

诗词问答

问:朱氏天和堂的作者是谁?答:徐铎
问:朱氏天和堂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徐铎的名句有哪些?答:徐铎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东韵

2. 朱朴隐居华亭,自号天和子。元徐硕《至元嘉禾志》卷三○作徐鹗诗。

参考注释

先生

(1)

(2) 一般在一个男子姓氏后所用的一个习惯性的表示礼貌的称呼

对杜先生讲话

(3) 称别人的丈夫或对人称自己的丈夫

(4) 旧时称管帐的人

在商号当先生

(5) 旧时称以说书、相面、算卦、看风水等为职业的人

算命先生

(6) 对长者的尊称

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7) 老师

从先生授经。——清· 袁枚《祭妹文》

(8) 医生

晦迹

见“ 晦迹 ”。

亦作“ 晦跡 ”。谓隐居匿迹。 南朝 梁 沉约 《郊居赋》:“侨栖仁於东里,凤晦迹於西堂。” 唐 杜甫 《岳麓山道林二寺行》诗:“昔遭衰世皆晦迹,今幸乐国养微躯。”《剪灯新话·鉴湖夜泛记》:“僕晦迹江湖,忘形鱼鸟。” 清 钮琇 《觚賸·序赋创格》:“ 陈鹤客 , 三岛 长洲 人, 崇禎 末为博士弟子有声,国初晦跡授徒。”

谷水

(1).山沟中时断时续的流水。《管子·度地》:“山之沟,一有水,一毋水者,命曰谷水。” 许维遹 校:“‘山’下脱‘水’字,《文选·班叔皮<北征赋>》注引有‘水’字。”

(2).指谷间的流水。 汉 班彪 《北征赋》:“风猋发以漂遥兮,谷水灌以扬波。”《宋史·吴挺传》:“郡东北有二谷水, 挺 作二堤以捍之。”

(3). 松江 的别名。 晋 陆机 《赠从兄车骑》诗:“髣髴 谷水 阳,婉孌 崑山 阴。” 清 沉道映 《登泖中潮音阁眺望有怀》诗:“ 谷水 崑 阴俱在眼,可怜二 陆 久凋零。” 明 陶宗仪 《辍耕录·诗谶》:“ 谷水 、 云间 皆 松江 别名也。”

志趣

志向与情趣;心意所向

志趣相投

不与

不赞成

仁陷于愚,固君子之所不与也。——明·马中锡《中山狼传》

鹤唳

(1).鹤鸣。 清 王充 《论衡·变动》:“夜及半而鹤唳,晨将旦而鸡鸣。” 唐 沉佺期 《峡山赋》:“闲凭晚阁,指天外之霞飞;梦断晓鐘,听云间之鹤唳。”亦指鹤鸣声。 老舍 《骆驼祥子》二二:“隔着街能听到些响亮清脆的声儿,像从天上落下的鹤唳。”

(2).形容惊恐疑虑,自相惊扰。 唐 刘禹锡 《赠澧州高大夫司马霞寓》诗:“残兵疑鹤唳,空垒辨乌声。” 宋 叶适 《高宗皇帝挽词》之二:“鹤唳空虚警,云生仗自移。” 明 李东阳 《氐带箭》诗:“ 秦 鞭断 江 江 逆流, 八公 草木皆为仇。山头鹤唳争回首,城南 老氐 带箭走。”参见“ 鹤唳风声 ”。

二陆

(1).指 晋 陆机 、 陆云 兄弟。《晋书·陆云传》:“﹝ 陆云 ﹞少与兄 机 齐名,虽文章不及 机 ,而持论过之,号曰‘二 陆 。’”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自新》:“乃自 吴 寻二 陆 , 平原 不在,正见 清河 。” 唐 高适 《酬裴员外以诗代书》:“兄弟真二 陆 ,声华连八 裴 。”

(2).指 南朝 陈 陆瑜 、 陆琰 。 宋 王应麟 《小学绀珠·氏族·二陆》:“ 陈 陆瑜 、 琰 ,并以文学侍东宫,时人以二 陆 比二 应 。”

(3).指 南宋 陆九龄 、 陆九渊 兄弟。《宋史·陆九龄传》:“与弟 九渊 相为师友,和而不同,学者号‘二陆’。”

(4).指 宋 陆细 、 陆传 兄弟。 宋 王十朋 《会稽风俗赋》:“二 陆 棠棣,如 云 与 衡 。” 周世则 注:“ 陆左丞佃 ,字 农师 ,弟 传 ,字 岩老 ,俱有才名,比 晋 二 陆 。”

非为

(1).干不顾法纪或礼法的坏事。 元 无名氏 《陈州粜米》第二折:“贪赃坏法,饮酒非为。” 明 陶宗仪 《辍耕录·鬼爷爷》:“然颇慎行止,不敢非为。”

(2).指违法或违反道德的坏事、坏行为。《水浒传》第三五回:“不孝逆子,做下非为。”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土番点卯》:“尔宜躬先奉法以统一乡之众,以尽轨于法,稍有非为,惟尔总是问。”

(3).不顾法纪或礼法。 元 无名氏 《硃砂担》第四折:“我痴心想望贞洁,你做事忒杀非为。”《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三:“小人颇知礼法,极守本分的,怎敢干此非为之事。”

浩然

(1).水盛大貌。《法苑珠林》卷八二引 南朝 齐 王琰 《冥祥记》:“时积雨大水, 懿 前望浩然,不知何处为浅,可得揭躡。”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一》:“崖头之南,江流浩然自放。” 鲁迅 《坟·科学史教篇》:“洪波浩然,精神亦以振,国民风气,因而一新。”

(2).广大壮阔貌。《管子·内业》:“精存自生,其外安荣,内藏以为泉原。浩然和平,以为气渊。”《淮南子·要略》:“诚通其志,浩然可以大观矣。” 唐 李白 《日出入行》:“囊括大块,浩然与溟涬同科。” 明 方孝孺 《题<郑叔致字辞>后》:“发之为文章,则浩然而无涯。” 鲁迅 《故事新编·理水》:“吾尝登 帕米尔 之原,天风浩然,梅花开矣,白云飞矣。”

(3).正大豪迈貌。 晋 陶潜 《扇上画赞》:“至於 於陵 ,养气浩然。” 元 张可久 《金字经·偕王公实寻梅》曲:“浩然英雄气,塞乎天地间。”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三:“﹝ 赵忠节 ﹞有侠丈夫风,呼卢纵饮,意气浩然。”参见“ 浩然之气 ”。

(4).不可阻遏、无所留恋貌。《孟子·公孙丑下》:“夫出昼,而王不予追也,予然后浩然有归志。” 朱熹 集注:“浩然,如水之流不可止也。” 唐 温庭筠 《送人东游》诗:“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 清 徐士鸾 《宋艳·丛杂》:“ 杨蟠 宅在 钱塘湖 上,晚罢 永嘉郡 浩然挂冠。” 朱自清 《“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再到 南美洲 去看那茫茫的大沙漠……到 南沙群岛 去看那郁郁的大森林--于是浩然归国。”

养素

修养并保持其本性。《文选·嵇康<幽愤诗>》:“志在守朴,养素全真。” 张铣 注:“养素全真,谓养其质以全真性。” 宋 王禹偁 《乞赐终南山人种放孝赠表》:“伏见 终南山 处士 种放 ,山林养素,孝友修身。”《元史·隐逸传·张特立》:“前监察御史 张特立 ,养素丘园,易代如一。”

声利

犹名利。 南朝 宋 鲍照 《咏史》:“五都矜财雄,三川养声利。” 唐 韩愈 《送区册序》:“与之翳嘉林,坐石磯,投竿而渔,陶然以乐,若能遗外声利,而不厌乎贫贱也。”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张諲》:“ 諲 , 永嘉 人,初隐 少室 下,闭门修肄,志甚勤苦,不及声利。” 清 薛福成 《送吴南屏游庐山序》:“ 巴陵 吴南屏 先生以邃学鸿文,遗外声利,家居有年。”

脱去

(1).逃走;摆脱。《史记·晋世家》:“ 顷公 乃与其右易位,下取饮,乃得脱去。” 唐 韩愈 《忽忽》诗:“忽忽乎余未知生之为乐也,愿脱去而无因。” 宋 曾巩 《与王深甫书》:“方其险阻艰难之时,常欲求脱去而卒无由。”

(2).脱掉。《水浒传》第七四回:“ 燕青 、 李逵 起来,问店小二先讨汤洗了面,梳光了头,脱去了里面衲袄,下面牢拴了腿綳护膝。”《万花楼》第三四回:“当即卸下盔甲,脱去征袍。”

羁束

亦作“羇束”。1.犹拘束。《文选·张协<杂诗>之八》:“述职投边城,羈束戎旅间。” 吕延济 注:“羈束,犹拘束也。” 唐 白居易 《早春游曲江》诗:“散职无羈束,羸驂少送迎。” 宋 司马光 《昔别赠宋复古张景淳》诗:“他时綰金印,羇束愈愁寂。” 清 陈维崧 《念奴娇·送韩闻西之吴门》词:“平生疎放,几曾甘受羈束。”

(2).羁旅困顿。 唐 杜甫 《客堂》诗:“客堂叙节改,具物对羈束。” 仇兆鳌 注:“羈束,旅困也。”

樊笼

(1) 鸟笼

(2) 比喻不自由的境地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三十

(1).数词。十的三倍。《诗·小雅·无羊》:“三十维物,尔牲则具。”《左传·宣公三年》:“ 成王 定鼎于 郟鄏 ,卜世三十,卜年七百。”

(2).指三十岁。《穀梁传·文公十二年》:“丈夫三十而娶。” 南朝 梁简文帝 《戏赠丽人》诗:“自矜心所爱,三十侍中郎。” 唐 崔灝 《赠王威古》诗:“三十羽林将,出身常事边。”

(3).指三十年。 唐 权德舆 《古兴》诗:“人生大限虽百岁,就中三十称一世。”

桃红

像桃花一样的颜色;粉红色

李白

(701—762) 中国唐朝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绵州昌隆人(今四川江油)。才华横溢。诗歌今存900首。

春风

(1) 春天的风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2) 比喻和悦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长环境

感时

感慨时序的变迁或时势的变化。 汉 王逸 《九思·哀岁》:“岁忽忽兮惟暮,余感时兮悽愴。” 唐 杜甫 《春望》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清 吴敏树 《九日鹿角登高》诗序:“而骚人赋客,又或喜为感时伤物之语,以益其悲。” 钱基博 《吴禄贞传》:“ 禄贞 能为诗,感时抚事,随口吟唱,如不经意。”

啸咏

见“ 啸咏 ”。

亦作“ 啸咏 ”。犹歌咏。《晋书·阮孚传》:“窃以今王莅镇,威风赫然……正应端拱啸咏,以乐当年耳。” 唐 谷神子 《博异志·刘方玄》:“唯闻厅西有家口语言啸咏之声,殆不多辨。” 宋 苏轼 《与张朝请书》之三:“新春海上啸咏之餘,有足乐者。”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罗刹海市》:“宫中有玉树一株,围可合抱……叶类碧玉,厚一钱许,细碎有浓阴,常与女啸咏其下。”

自适

自我舒适

富贵

富裕而又有显贵的地位

公子为人…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史记·魏公子列传》

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家人读书有几?——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穷通

(1).困厄与显达。《庄子·让王》:“古之得道者,穷亦乐,通亦乐,所乐非穷通也;道德於此,则穷通为寒暑风雨之序矣。”《吕氏春秋·高义》:“然则君子之穷通,有异乎俗者也。” 南朝 梁 刘孝标 《辨命论》:“故性命之道,穷通之数,夭閼纷纶,莫知其辨。” 清 刘大櫆 《难言三》:“人之有穷通得丧,天也。”

(2).谓干涸与流通。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滱水》:“ 川渠 又东北合 滱水 ,水有穷通,不常津注。”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淄水》:“水流亦有时穷通,信为灵矣。”

(3).谓阻隔与通畅。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资政新篇》:“夫事有常变,理有穷通,故事有今不可行而可豫定者,为后之福;有今可行而不可永定者,为后之祸。”

高操

高尚的德操。 晋 陶潜 《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诗:“歷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高操非所攀,谬得固穷节。”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景宁寺》:“ 元慎 清尚卓逸,少有高操,任心自放,不为时覊。” 明 谢肇淛 《秋日邀龙君御同锺伯敬林茂之赋诗君御时将赴湟中》:“营道植高操,大音谢俗机。”川剧《评雪辨踪》:“你本是读书之人饱学儒,讲的苦节与高操。”

流俗

(1) 世俗,一般的风俗习惯

文史星历近乎仆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 司马迁《报任安书》

诋尽流俗

(2) 也指一般的风俗习惯。另指世俗之人

朱公

即 陶朱公 。 范蠡 的别称。《史记·货殖列传》:“﹝ 范蠡 ﹞乃乘扁舟浮於江湖,变名易姓,适 齐 为 鴟夷子皮 ,之 陶 为 朱公 。” 宋 陆游 《连日大雨门外湖水渺然》诗:“尚鄙 朱公 养鱼术,肯为 宁戚 饭牛歌?” 章炳麟 《建立宗教论》:“ 句践 命工以写 朱公 之像,皆由心有感慕,以此寄形,固未尝执为实事。”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