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作者:释正觉 朝代:宋代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原文

云水之身,山林之气。
不专乎学,不游乎艺。
默坐而心空,妙传而道贵。
西风凄清秋有痕,长天碧净云无蒂。
从来佛祖真宗,只麽克承家世。

诗词问答

问: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的作者是谁?答:释正觉
问: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正觉的名句有哪些?答:释正觉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云水

(1).云与水。 唐 杜甫 《题郑十八著作丈故居》诗:“ 台州 地阔海冥冥,云水长和岛屿青。” 宋 陆游 《长相思》词:“云千重,水千重,身在千重云水中。” 明 贾仲名 《金安寿》第三折:“这堝里云水林峦,甚么去处。”

(2).谓漫游。漫游如行云流水的飘泊无定,故称。 唐 黄滔 《寄湘中郑明府》诗:“莫耽云水兴,疲俗待君痊。” 明 高启 《太湖》诗:“我性好游观,夙负云水债。” 清 施峻 《中途见雁》诗:“云水家何在,风尘味已諳。”

(3).指僧道。僧道云游四方,如行云流水,故称。 唐 项斯 《日东病僧》诗:“云水絶归路,来时风送船。”《宋史·方技传下·莎衣道人》:“帝岁命内侍即其居设千道斋,合云水之士,施予优普。” 明 李中馥 《原李耳载·寻亲诚感》:“ 原 邑 赵孝子 名 威晋 ,其父好黄冠术,遇全真云水,无不以礼下之。”

(4).河流名。在今 广东省 乐昌县 南境。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溱水》:“ 林水 自源西注于 瀧水 ,又与 云水 合。”

山林

有山和树木的地方

山林地区

默坐

静坐;沉默地坐着

心空

佛教语。谓心性广大,含容万象,有如虚空之无际。亦指本心澄澈空寂无相。 唐 王维 《青龙寺昙壁上人兄院集》诗:“眼界今无染,心空安可迷。” 唐 庞蕴 《杂诗》:“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

西风

(1) 从西方吹来的风

温带的盛行西风

(2)

(3) 指秋风

(4) 比喻腐朽没落的力量或气势

凄清

(1) 形容微寒

凄清的月光

(2) 凄凉

歌声凄清

天碧

青碧如天空之色。 后蜀 欧阳炯 《浣溪沙》词:“天碧罗衣拂地垂,美人初著更相宜。” 宋 张先 《木兰花》词:“双头莲子一时花,天碧秋池水如镜。” 宋 何薳 《春渚纪闻·歙山斗星砚》:“石色正天碧,细罗文,中涵金星七,布列如斗宿状,辅星在焉。”

无蒂

没有牵挂或牵连。形容活动自如。语本汉班固《答宾戏》:"上无所蒂,下无所根。"

从来

向来,一向——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表示动作、行为或情况从过去到现在一直是那样

从来如此

佛祖

(1).佛教称修行成道者为佛,开创宗派者为祖师,故称成佛作祖者为佛祖。 宋 志磐 有《佛祖统纪》五十四卷,详载 天台宗 的源流。 宋 苏轼 《和蔡景繁海州石室》诗:“前年开阁放柳枝,今年洗心归佛祖。” 宋 何薳 《春渚纪闻·苏黄秦书各有所僻》:“余家收 山谷 所书禪句几三十餘首,有云……‘自是钓鱼船上客,偶除鬚鬢著袈裟,佛祖位中留不住,夜来依旧宿芦花。’” 元 宋旡 《答无住和太初韵见寄》:“眼高无佛祖,诗癖有山兄。”

(2).指佛教的创始人 释迦牟尼 。

(3).犹言老天爷。表示惊叹之词。《红楼梦》第四一回:“ 刘姥姥 听了,摇头吐舌説道:‘我的佛祖!倒得十来隻鸡来配他,怪道这个味儿!’”

真宗

释道两教谓所持的真正宗旨;正宗。 唐 张九龄 《敕岁初处分》:“我 玄元皇帝 著《道德经》五千文,明乎真宗,致於妙用。” 唐 孟郊 《夏月谒智远禅师》诗:“謁师见真宗,何必千万劫?” 清 黄轩祖 《游梁琐记·龙门鲤》:“﹝ 朱大祺 ﹞徒步至 嵩山 东岳庙 謁 北摩禪师 。居一年,尽得 少林 真宗。”

克承

能够继承。 唐 韩愈 《息国夫人墓志铭》:“婉婉夫人,有籍宫门,克承其后。” 清 侯方域 《重修白云寺碑记》:“余惟昔者 崇禎 以前,实克承 庆历 之业。” 唐弢 《尺素书》:“在对待 鲁迅 问题上, 姚文元 也精通家学,克承父业,袭用了 姚蓬子 的手法。”

家世

人出生的门第;家庭世系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