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午元旦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戊午元旦原文

元之三更六之三,嘉庆乾隆父子覃。

训政心仍昼宵笃,承欢膝下凊温谙。

知予望捷衷均苦,剪逆同筹不尽谈。

吉戊向阳旋宝运,喜旌应即到西南。

诗词问答

问:戊午元旦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戊午元旦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戊午元旦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覃韵 出处:御制诗馀集卷十七

参考注释

三更

第三更,约在半夜十二时左右

嘉庆

(1).吉祥喜庆。亦指喜庆的事。 汉 焦赣 《易林·萃之夬》:“千懽万悦,举事为决,获受嘉庆,动作有得。” 宋 晏殊 《诉衷情》词:“世间荣贵月中人,嘉庆在今辰。” 明 吴承恩 《元寿颂》:“ 承恩 蒙公殊遇,垂二十年,謁选来都,又出公之敦喻,值兹嘉庆,良有愜於中也。”

(2).谓外出归家拜见父母。 南朝 宋 颜延之 《秋胡诗》:“上堂拜嘉庆,入室问何之。” 唐 孟浩然 《夕次蔡阳馆》诗:“明朝拜嘉庆,须着 老莱 衣。” 唐 王维 《休假还旧业便使》诗:“上堂嘉庆毕,顾与姻亲齿。”嘉,一本作“ 家 ”。

乾隆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的年号。(公元1736—1795年)

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清· 姚鼐《登泰山记》

康熙乾隆咸丰三朝。——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乾隆丁亥冬。—— 清· 袁枚《祭妹文》

父子

父亲和儿子,古时也指叔侄

训政

(1).旧时皇帝退位为太上皇,嗣皇帝仍须禀承训示处理大政,或皇太后垂帘听政,皆谓之“训政”。 清 朱珪 《<御制毓庆宫记>恭跋》:“丙辰元日,重光重轮,授璽於我皇上,以 毓庆宫 为重华之协,训政、听政者三年,所谓继德者如是之久而化成也。” 清 黄遵宪 《感事》诗:“授受元辰纪上仪, 帝尧 训政典留貽。” 何刚德 《春明梦录》卷下:“ 孝钦太后 重出训政,引见迟至黎明,则微露倦勤意矣。”

(2).指 孙中山 提出的建立“民国”程序的第二阶段。他把建立“民国”的程序分为军政、训政、 * 三个时期。主张在训政阶段施行约法,由政府派出经过训练、考试合格的人员,到各县筹备地方自治,并对人民进行使用民权和承担义务的训练。凡一省之内全部的县已实行自治,就可结束训政,开始 * 阶段。

昼宵

白昼与黑夜。《淮南子·要略》:“其血气与雷霆风雨比类,其喜怒与昼宵寒暑竝明。” 高诱 注:“宵,夜。”

承欢膝下

承欢:旧指侍奉父母;膝下:子女幼时依于父母膝下,故表示幼年。旧指侍奉父母。

不尽

(1)

不完全

不尽合理

(2)

没有尽头;不完

感恩不尽

向阳

面对太阳;朝着太阳;比喻蒙受恩遇

宝运

国运;皇业。 南朝 梁 沉约 《<武帝集>序》:“夫成天地之大功,膺乐推之宝运,未或不文武兼资,能事斯毕者也。”《北史·周纪下·宣帝》:“朕以眇身,祇承宝运。” 唐 孙逖 《故右丞相赠太师燕文贞公挽词》之一:“一言兴宝运,三入济羣生。” 宋 柳永 《透碧霄》词:“帝居壮丽,皇家熙盛,宝运当千。”

西南

(1) 西南方

其西南诸峰。——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2) ;向西向南

潭西南而望。——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3) 指我国西南地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西藏等省区

标签:元旦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